APP下载

金沙江水电工程光纤信息网建设设想

2004-01-11廖树明

中国三峡建设 2004年2期
关键词:东德宜昌光缆

廖树明

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通信越来越发挥作用,对国家级水利重点工程,无论在筹建期,还是在施工期或是在投产运行期信息通信的作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性的三峡建设模式,历经10年建设和发展的三峡信息通信网不但在技术领先国内水平,而且在体制创新上也取得了独特的经验。金沙江水电工程信息网建设应吸收和借鉴三峡信息网建设的成功经验,这对促进溪洛渡工程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 三峡工程光纤信息网的建设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强等诸多优点,且是宽带业务传输的理想通道,因此总公司已在宜昌至三峡以及三峡坝区范围内建立了以光为传输介质的信息网络体系。以满足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和三峡建成后计算机宽带网络系统、电话交换网络系统、电力调度通信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水情信息测报传输监控调度系统等系统信息的传递需要。三峡水利枢纽内光通信传输系统主要由环绕葛洲坝大江开关站、葛洲坝二江电厂、三峡总公司西坝总部、枢纽通信中心、三峡左岸电站、三峡右岸电站等6个节点的SDH光纤环网所组成,其6个节点见图1。

由图1可见,在三峡至葛洲坝SDH光纤环网中的葛洲坝大江开关站、葛洲坝二江电厂、西坝三峡总公司、枢纽通信中心、三峡左岸电厂、三峡右岸电厂的6个节点均通过单模光缆组成光纤环网结构,三峡左岸电厂至三峡枢纽通信中心,西坝三峡总公司至葛洲坝二江电厂、葛洲坝大江电厂、葛洲坝大江开关站采用普通24芯铠装光缆,而三峡枢纽通信中心至西坝三峡总公司采用从葛洲坝二江开关站沿220kV线路(葛三线)架设至三峡陈家冲变电所24芯OPGW复合光缆和沿高速公路敷设的20芯双铠地埋光缆构成三峡至宜昌的光自愈环,其长度约为35公里,它是三峡至宜昌光纤网的主要通道。

宜昌至三峡光缆于1997年6月开工,1997年10月完工。光缆投资339万元,葛陈线OPGW复合光缆于2003年2月28日开工,2003年3月24日全线架设完毕,共投资450万元,也就是说,从宜昌敷设两条光缆到三峡坝区共800万元(含光缆施工费),目前48芯光缆已有40芯用在计算机MIS系统、电话交换系统、水情调度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电力调度、图像监控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等信号的传输。假如从宜昌租用公众网的光纤到三峡坝区,按公众网光纤租用价格,每二芯光纤每年租用的价格为9600元/公里,也就是说从宜昌租用48芯公众网的光纤至三峡坝区每年所需要的费用为:

24芯X0.96万元/公里X35公里=806.4万元。

2 金沙江流域光纤信息网的设想

目前在全国电力系统通信的十五规划期间,三峡已经列入7大通信节点之一,考虑以后金沙江电站群在全国电网中的地位将不低于三峡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因此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电站光纤信息网的建设除了满足建设阶段信息传输的需要外,还要考虑电站建成后电力系统介入接口的需要。

金沙江流域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4座电站的信息通信系统由信息传输系统、计算机宽带网络系统、电话交换网络系统、电力调度通信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水情信息测报、传输、监控系统,电源等9个部分组成。

第一层,信息传输系统。构成整个信息通信系统的基础平台。

第二层,由其余的7个部分组成,构成应用平台。

不难看出,基础平台(或称作基础设施),与规划中的所有应用平台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规划中应把建好基础平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应用平台具有相互独立的特性,可以分项、分步进行建设,这里只重点考虑信息网(基础平台)的设想。

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电站之间无论在建期间或建成投产后其信息传输量是不亚于三峡至宜昌的信息传输量的,根据三峡光纤信息网的建设经验,在信息流量较大时自建光纤传输网无论从网络的安全性和运行的经济性都优于租用公众网的传输网络,因此乌东德、白鹤滩、溪渡、向家坝4座电站之间建议自建以光传输为传输通道的信息网络,向家坝至成都,应根据将来业务的传输情况做经济分析确定自建光传输网络还是租用公众网的电路,成都至宜昌,成都至北京由于所传输的信息量不大,建传输平台费用较高,在使用电路时尽量优先租用公众网的电路,而向家坝至乌东德距离 较远(527公里),在电站建设期内难于敷设光缆,为使整个网络形成网状结构,拟从乌东德租用公共网电路至成都,使整个网络自愈(如图3所示)。

4电站的信息传输系统是整个三峡总公司信息通信网的 一个组成部分。宜昌、北京、成都是三峡总公司信息通信网络的一级汇接中心。如图3所示,4电站传输网络与成都汇接中心相连,通过汇接中心之间的骨干网络与三峡总公司信息通信网中的其它网络连接。

2.1 4电站与成都汇接中心的连接

第一种方式:通过租用电信DDN公网N*64KBPS帧中继链路来实现4座电站的信息系统与成都汇接中心的连接。

第二种方式:通过自建成都到向家坝(暂定)光缆或者租用成都到向家坝(暂定)光芯实现4座电站信息系统与成都汇接中心的连接。

2.2 4电站间的传输网络设想

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4座电站之间采用光缆作为信息传输介质。采用SDH同步光传输系统作为数字传输平台、计算机网络、电话交换网络、可视电话会议系统、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水情监控系统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都建立在SDH平台上(如图4)。

图3给出了4座电站构成一个环形结构的同步数字光传输系统网络。图3有两段光缆隔站连接,是因为4电站的地理分布呈链状。如果邻段逐一连接,则从最后一个电站(乌东德)环回到第—个电站(向家坝)的光缆太长,需增加掺铒光放大器才能满足SDH传输系统的光路衰耗要求。

近期SDH系统可配置STM一16 622M带宽。每电站安装一台ADM一4分插复接器。将来,如果传输业务量增加,可将ADM一4升级为ADM一16,将传输带宽增加到2.5G。

3 结束语

三峡工程经过l0年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三峡工程的信息通信网络已由施工通信向永久通信网络过度,目前三峡枢纽内已形成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2.5G的自愈环,有效地保证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的通信需求,随着工程建设工作重点逐步转移,我深信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安全、稳定、可靠的信息通信网络将在金沙江流域的水电开发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东德宜昌光缆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追忆东德美好时光
湖北宜昌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穿越25年:柏林墙倒塌时
浅谈光缆连接器的小型化改进
德国争论禁止东德标志
亨通光缆中标 中电信西部干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