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人的粽子
2003-06-15贾霄锋杨惠玲
贾霄锋 杨惠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个热闹而又难忘的日子。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端午节,在这天回到了龙的传人的怀抱。伴随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东方巨龙的子孙们开始尽情地以节日的独特方式欢度“端午”。人们身挂香袋,头上或家中插上菖蒲或艾叶,观赏那扣人心弦的龙舟赛会,或者参加那精彩纷呈的斗百草游戏。在这当中,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吃那诱人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已成国人习俗,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龙舟赛会可以不看,斗百草之戏可以不参加,雄黄酒可以不喝,但粽子不可不吃。当吃着那可口的粽子之时,我们可曾想过端午节缘何吃粽子,粽子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或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的,北方有的地方也用黄米做粽子。现今所说的粽子,可能起自魏晋时代,时人周处撰写的《风土说》中讲道:“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又以菰叶裹粽黍米煮之,状似尖角,古民古名角黍。”东汉以前,人们在端午节虽也吃类似的食品,但那实际上是用竹筒盛糯米煮成的糯米饭而已。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食,唐都长安有专营粽子的店铺,且制作技艺也相当高,人们开始把各种果仁包在粽子里食用。到了宋代,就有用艾叶浸米裹包的“艾香粽子”。艾叶,类似菱茭白叶,是古时包粽子的材料。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讲的就是”艾香粽子”。时至今日,朝鲜、日本等地仍用菰叶包粽子。
用芦叶包粽子,是在明弘治年间才出现的,这才是我们现在吃的粽子。芦叶不但光滑不粘米粒,而且有一种特有的清香味。当时,粽馅的内容也品种繁多,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核桃仁等,因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各异。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上三百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说明了用肉作粽馅。这种粽子仍留传至今。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目前粽子的品种已越来越丰富。仅从用料上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纯米粽子,陕西人叫“蜂蜜凉粽子”;二是有馅的粽子,即依不同地区的习俗,个人的爱好,分别包有豆沙、枣泥、芝麻、松仁、核桃仁等馅心;三是夹果粽子,一般用枣、粟、柿、银杏等分别与糯米包裹而成。
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也有多种说法,一是人们用粽子投喂水中的鱼鳖,以免它们吃掉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还有一种传说,粽子是屈原的姐姐为了祭奠屈原而做的。无论哪种说法,端午节早已同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人物屈原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明屈原在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粽子就这样与端午节合同为一家,成了该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而深受世人青睐。
当徜徉在中国文明的大河之中再次品味端午节时,我们会禁不住咏叹:诱人的棕子,难忘的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