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三章
2003-04-29刘鸿渝
刘鸿渝
走到了巴黎的门槛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如果你有幸年轻时住在巴黎,那末终你一生,巴黎都会围绕你身边。”
巴黎,这个令人神往的世界驰名城市,是欧洲浪漫的中心,那漂亮的时装、醇香的美酒、古雅的建筑、诗意的鲜花,我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亲眼领略你绰约多姿的风采,欣赏你古色古香的韵味。
我们的旅行车从特利尔向西南行驶一小时便进入到了法国边境,奇怪的是公然有三位男警察和一名女警察上车来检查我们的护照,这是我们在欧洲旅行进进出出五六个国家也从未遇到过的,陈清小姐说她在欧洲十年了,这也是第一次遇到。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习以为常的,因为在中国,检查边境证的、检查木材的、检查违禁品的、检查驾驶证的,在公路上常常自行设卡,所以,要说感到不自然的,就只是驾驶员和两位陪同了。
驾驶员乌都,是个脾气很犟的德国人,他对法国警察上车盘查极为不满,一脸的怒气,一言不发,表示抗议,他的情绪像外面的鹅毛大雪一样让人感到冷峻。
虽然是冬天,巴黎的景色仍然是迷人的,我们的汽车行驶在铺着小方石头的林荫大道上,路旁是真正的法国梧桐,虽然没有了树叶,但是地上的落叶仍然片片金黄。街道上的橱窗晶莹剔透,就像一个多棱镜的水晶体,我们从每一个侧面和每一个高度来看它都有不同的色调,庄严而又轻佻,辉煌而又阴暗,欢乐而又忧郁,是花都也是渊薮,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有它美丽、有它神秘、有它浪漫、有它传奇。法国警察路上检查护照的插曲,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巴黎的热爱。
汽车在巴黎的市区穿行,我们也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但我看到了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值得赞美的情景。在我的视线里,不断闪现那些密如林立并不高大但十分考究的楼房,还有在商店里挤进挤出十分稳重的人流,在他们那些很有档次的衣着和富有表情的脸上,显示着丰溢的热情,显示着他们能居住在这座城市的骄傲,显示着他们的富裕和爱心,这一切,使我们这些远行者不仅得到安慰,而且得到满足。
下午四时,也不知绕了多少个单行道,汽车停在巴黎最大的商场“老佛爷”门前。这个商场是巴黎最著名的市区大商场,被中国人以谐音称为“老佛爷”商场,我们来这里,不是要购物,而是等一位自称是巴黎通的薛先生。
来到巴黎,就像到了威尼斯一样,凡是参观团、考察团、访问团,甚至每个旅行团都得找一个巴黎的当地导游,因为巴黎的主要景点都不允许外面带团的导游解说,这也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不仅保护就业机会,而且保护巴黎的文化古迹不被别人随意曲解。
薛先生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书卷气,只有40来岁,穿着一件蓝色的防水夹克衫,里面衬着灰色的毛衣,头发朴素而自然,脚蹬一双半旧的黑皮鞋,给你的第一感觉,像一个小电工。他一上车,向大家笑了笑,然后以自信的口吻用汉语对大家说:“巴黎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是法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法兰西文明的摇篮,又是一个古典化的城市,对于巴黎,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是解释不清的,你们邀请我给你们当导游,算是找对了,我即使不是地头蛇也算个巴黎通,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基本上都能回答。”
薛先生的一席“自吹自擂”的自我介绍使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自然诱导我首先关注的不是巴黎,而是这位“巴黎通”的华人,我连续向他提出了很多问题,他都作了坦率的说明。
他家原来在柬埔寨,父亲是一个很有经济实力的华人,1975年因为无法接受红色高棉的统治,一家人跑到了法国。柬埔寨曾是法国的殖民地,而薛先生又是在柬出生的后代,根据法国的法律规定,像他这样的殖民地出生的后代,可以移居法国,并自然加入法籍。薛先生说,他们刚刚来法国时,政府还给他们生活补贴,现在,他家买了新房,太太是一个香港人,过得很富裕,他本身在商场有一份职业,导游是他的第二职业,由于他灵活好学,说起巴黎来似乎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他的经历,使我们对他充满了敬重与神秘。
他首先向我们介绍的是巴黎的成因。
我们在巴黎行车时,不止一次地看到巴黎市的市徽,上面画着一艘扬着银色帆篷的船。又看到法国的国徽上有一行拉丁文,意思是:“能使它颠簸,不能使它沉没。”为什么说巴黎和水和船有关系呢?因为塞纳河中的两个小岛——西岱岛和圣·路易岛是巴黎的发源地。公元前50多年,这个岛的名字叫留泰兹亚,意思是“水中之屋”,后来,岛上建立了“巴黎齐亚”部落的首府,公元四世纪,巴黎就从这里获得了现在的名称。为了纪念在留泰兹亚岛上从事渔业的祖先,巴黎的市徽就采用了一艘扬帆前进的渔船为图案。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当时的巴黎就有过这样的描写:“几百年来,巴黎一直是一个有两座桥的小岛,一座在岛的北部,一座在岛的南部,此外,还有代替城门和堡垒的桥塔。”到了十二世纪,随着法兰克人成立国家后,巴黎的作用也随之增加,当时城岛上是政府和宗教的驻地。到了十三世纪时,巴黎已经成立了一百多个手工业同业工会,塞纳河左岸比右岸还要开发得早,正如雨果比喻的:“巨大的城市冲破了四周的城市,好像小孩撕破襁褓而成长起来一样。”从十五世纪末期起,法国开始进一步成为中央集权国家,巴黎已成为三十万人的大城市,国王也不再住在城岛那哥特式的小楼房中,迁到塞纳河右岸的华丽的卢浮宫。十七世纪以后,巴黎逐渐发展成为了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建造了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协和广场、巴士底广场等等,成为了法国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其中名气最大的当然是埃菲尔铁塔。
尿童的故乡
随着比利时文化的发展,人们创造了一个名扬四海的传说形象——小于连,比利时人又叫他麦尼肯·毕兹。比利时历史上的名人何其多,但人们最以为骄傲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小孩。传说一个富有的资产者在欢庆的人群中丢掉了他的独子,五天后,资产者发现我们的小主人公正在做他现在每天都在做的事。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更令人信服的传说。15世纪初,当时布鲁塞尔是布拉邦公国的首都,布拉邦公国由约翰四世公爵和由僧侣、贵族、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代表共同管理,但是,约翰四世公爵是一个荒淫残暴的君主。三级会议行使职权废除了约翰四世公爵,立他的弟弟圣·波尔伯爵为王,并将约翰四世驱逐出境。约翰四世到了国外,时时想复辟,于是,勾结外国军队打入了布鲁塞尔。一场正义的保卫战开始了,布鲁塞尔各行各业人士拿起武器和入侵者作战,并活捉了约翰四世。在全市人民欢庆胜利的夜晚,一个名叫于连的小男孩来到市政厅中民主的广场,他突然发现小院里有奇怪的火花,走近一看,是一根奇怪的导火线,它直通市政厅的中心地下室,那里储存着全城使用的火药,显然,这是暗藏的敌人企图炸毁市政厅和整个布鲁塞尔。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于连急中生智,朝火花上撒了一大泡尿,浇灭了导火线,拯救了布鲁塞尔。1619年,为了表彰小于连的功绩,圣·波尔伯爵下令由市税务局责成建造一座小于连撒尿救城的铜像。
关于小于连,当然还有一些传说。有人说,小于连是一个调皮的儿童,十分淘气,专在楼顶上向出殡的人群撒尿,恰巧碰见过路的女神,就令他站在呼呼的寒风中永远撒尿。这个传说,是为了警告人们,千万不要做坏事,否则会受到神的惩罚。不过,这种传说赞同的人不多,更多的仍然把小于连当成临危不惧的英雄。
小于连是人民的朋友,在全球都载满了荣誉,每年从世界各国慕名而来的游客千百万,为布鲁塞尔和比利时赚取了大量外汇。来的游客都想亲抱小于连拍张合影,喝口小于连撒出的清新甜美的泉水提提神,更想看看他那纯真可爱、憨厚调皮的仪态。1696年5月1日,荷兰总督马克西姆廉·埃蒙努勒路过这里,看到小于连赤身裸体站在寒风中,于是赐给他一套金丝礼服穿上,这是小于连穿的第一套衣服。从此,各地领主和资产者争先恐后地为小于连制作最新颖最漂亮的衣服,至今,小于连已收到世界各种服装近千套,不仅数量最多,而且种类最全,有领主服、军装、民俗服、节日服,有的还配了各式帽子、各式腰带、各式挎包和武器模型等等。小于连的服装中,还有一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小军服,另外,1979年7月,在布鲁塞尔纪念建城一千年时,北京市还赠送了小于连一套汉式对襟小衫,于是,每年10月1日,友好的布鲁塞尔人民就要为他换上这套唐装和我们一道欢庆中国国庆。
当然,小于连的铜像也历经沧桑,几经磨难。18世纪初,他被英国兵俘走,1741年,法国路易十五的士兵又把他偷走,引起了布鲁塞尔市民的骚乱,路易十五只好下令将铜像归还比利时。1817年,一个不安分守纪的市民因偷拆铜像而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之后,他曾被不法之徒偷盗10多次,但都被找回来了。现在,他仍然微笑地挺着小肚皮站立在中心大广场旁的埃杜弗小巷十字路口上,头发微卷,鼻子上翘,每年狂欢节,他还向争先抢饮童尿的人们撒出啤酒。他的形象栩栩如生,逗人喜爱,是名符其实的布鲁塞尔“第一公民”,成为布鲁塞尔的形象大使。
虽然尿童立在一个使人倍感意外狭窄的小巷里,但它却闻名世界。虽然布鲁塞尔只是一个仅有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但它也名声非凡,除了它是欧洲的名都,政治军事的轴心以外,还因为它本身悠久的文化,让人为之惊叹。布鲁塞尔市中心有一个大广场,没有其他的名字,也无法用其他名字来代替“大广场”三个字的气势和概念。所以从12世纪建立直到现在,仍然只叫它为“大广场”。广场有2万多平米,呈长方型,被法国大文豪雨果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美国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统密特朗、德国总理科尔和英国首相梅杰等欧美领导人都慕名前来这里参观瞻仰。
要说这里是广场,倒不如用中国话形容它是一个大四合院的天井,它的四周不仅是比利时最典型的豪华建筑,也是布鲁塞尔历史文化的缩影。这个广场建于12世纪,现在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中世纪风貌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地面全是用花岗岩石块铺成,几百年来基本没有撬换过,可见当初建设之牢固。我站在广场的中心,举目四望,简直不愿相信这是中世纪的人类之作,其气势、其文化、其布局、其工艺,使我真正见识了,欧洲就是人类文明和成就的见证,大广场就是这种文明和成就的缩影,这里,每一座塑像,每一口大钟,每一道门廊仿佛都在向你讲述着一个个曲折的故事。
“市政大厅”是最吸引人注目的古代建筑,建于1449年,是比利时,也是全欧洲最漂亮的哥特式建筑,钟塔高90米,尖顶上又不可思议地建了一个5米高的铜塑像,它的主题是城市守护神圣·米歇尔征服巨龙。钟楼的底层是有17个拱孔的柱廊,都有尖圆型穹隆、曲线优美的雕像烘托,墙垛上也有象征正义、贤明、和平、法律、节制和力量的塑像。我们从大门进入内院,可以看到两眼泉水,它们代表着莫兹河及依斯考特河两岸的鲜花。市政厅里有很多杰出的房间,里面陈列着一些最杰出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市顾问大厅”里挂着按杨森斯的底图织制的典型布鲁塞尔风格的挂毯。“马克西姆廉会议厅”也饰有描述科劳维斯人生活情景的壁挂。“市长候见室”则完全用吉·毕·凡摩尔的油画装饰,明快的画面会引起我们对古代布鲁塞尔的追忆。“荣誉楼梯”建成于14世纪,整个装饰渲染着市政权力的荣尚,沿墙陈列着历任市长们的半身白色大理石像。毗邻市政厅的是建于17世纪的“行业工会”会址。它的斜对面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寓所,门前有一块方形铭碑作为说明。这里要特别介绍的是它的右侧有一幢5层的小楼,名叫天鹅餐厅,又名为天鹅咖啡馆,这原是肉类商行的总部,楼顶的塑像分别代表繁荣、农业和屠宰业。它的世界意义远不仅如此,更主要的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草拟《共产党宣言》的地方,历史的新世纪从这里翻开。
大广场像我们国家的天安门广场一样,也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1830年革命爆发后,愤怒的人群就在大广场上烧掉威廉一世拒绝比利时人要求独立的演讲词,起义者在市政厅成立了革命领导委员会,最后赢得了胜利。现在广场中心是供游人嬉戏的地方,一些艺术团体,经常来这里表演节目,每逢星期天,广场就改为花鸟市场,各国的花商鸟业都一起来这里参加展销,到了夜里,灯火通明,大广场又成了名符其实的辉煌仙境。
“一泡尿拯救了一座城市,”这在前面已经介绍了,“拿破仑惨败滑铁卢”也在比利时,还需要我们记叙。
我们离开布鲁塞尔,车行半小时,就到了滑铁卢镇,它在布鲁塞尔南郊19公里处,以前只是一个小村庄。因为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这里大败法军统帅拿破仑而闻名全球,尽管这里100多年来寻访者不断,但它仍然是一个安静的小镇,并没有因此而变成一座旅游大城市。
在那场永记史册的24小时恶战中,3万法军士兵和3万英、俄、普、奥、意、荷、比等国的联军士兵都倒在滑铁卢空阔的土地上。这场失败结束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时代,联军虽然胜利了,但威灵顿公爵目睹战场上的惨状,仍然悲叹道:“胜利是除了失败之外的最大悲剧!”滑铁卢纪念馆是一座白色圆形建筑,像一座天文馆,里面的环形墙壁上有一幅长110米、高12米的滑铁卢战役全景画。纪念馆对面,有一座小电影院,它一年到头只放映一部电影——《滑铁卢战役》。影院旁边是一尊拿破仑的全身塑像,戴着三角帽,全身戎装,双臂在胸前抱拢,还面带自信神情,目光注视着远方。在塑像的后面是一座人造山丘,高约50米,方圆300米,砌了226级台阶通向山顶,山顶上有一头高4.5米的铁质巨狮,这是威灵顿公爵在胜利后,用战场上的废铁铸造的,有28吨重,巨狮雄踞在高6米的底座上,它的右前爪踩着一只圆球,表示威镇拿破仑,象征着联军的军威。古战场南面有一石头小屋、大门上镌刻有“小石头村庄”的字样,这是拿破仑当年的司令部,北部的另一间农舍是威灵顿当年的指挥部,它的旁边又是一家小旅馆,雨果曾在这里住过,作家在这里临窗沉思、挥笔写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中关于滑铁卢战役的篇章。滑铁卢之战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6年后,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他被埋葬在小岛的山谷,墓碑上一个字也没有。又过了20年,他的遗骸才运回巴黎安葬在荣军院。
如今的滑铁卢,应该说是战败者的丰碑,在来这里之前,我们也只知道卷土重来的一代枭雄拿破仑,来到这里之后,看到的也是拿破仑塑像前的鲜花和人群,至于当年高奏胜利凯歌的威灵顿却被人们遗忘了,甚至把那座雄狮也误认为是拿破仑的化身。
再见,欧罗巴
欧洲人说,住德国的房子,穿法国的时装,玩意大利的海滩,吃中国的饭菜,可见中餐在欧洲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的确如此,我们在欧洲,天天见到中国人,华人中心放映着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没完没了》,音乐厅里播放着中国歌曲,我们天天能吃中国饭,罗马的翡翠酒家,比萨的北京餐厅,维也纳的华都饭店,萨尔茨堡的中国城餐馆,阿姆斯特丹的南天酒楼,慕尼黑的皇家酒楼,克拉根福的中国园餐厅等等,名字一个比一个漂亮,装修一个比一个豪华,味道一个比一个鲜美。中国移民在欧洲开餐馆的最多,我曾问一位老板,中国人为什么不进厂当工人,尽开馆子,路子多窄呀?他回答:“也有干其他的,如当医生、开店铺,但还是开餐馆赚钱快,我国的四大菜系,煎炸烹调,实在是讲究得很,让欧洲人叹为观止。”莱茵河风光如画,为什么就流不出一道名菜来?好吃的还得靠中国人做。老板说,中国人脑子灵光,小打小闹、精于计算,真是小本经济赚大钱,比干其他的行业保险。在罗马的翡翠酒家,一问罗老板,温州人,两年前竟然在昆明的螺蛳湾练过摊,说不定我还向他买过衣服呢!怎么一下子又跑到罗马来了,真是神通广大。怪不得,我们在维也纳会碰上一个一句外语都不懂的温州人跑到宾馆来找我们陪同帮他办什么开馆子的手续。我真不明白,他是怎么打听到我们的,因为他说话也没有多少条理,开始我们还把他当坏人,但现在,说不定又是小老板了。除了开饭馆的,我们见到最多的是留学生,罗马张华,威尼斯的冯小刚,维也纳的宋一民,进入德国的陈清,还有德国司机乌都的夫人付燕,巴黎的薛俊胜等等,他们是导游,但又是留学生,有的定居欧洲,有的还是在校学生,能在欧洲谋个导游职业也是不错的了,但极不稳定,干一天才有一天的钱。来到欧洲,看到他们生活大都十分清苦,谋职艰难,有的青年也碍于面子,不愿酸溜溜地回国,只好在欧洲硬撑,其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不比国内好。尤其是现在,涌入欧洲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仅陈清所在的美因兹大学,就有来自中国各省的留学生上千。在国内,高考、升研是一场竞争,在国外,仅华人留学生这个层面里,也充满了新的竞争,其艰难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国内。所以,陈清开玩笑地对我说:“别看我们留学生在国外,名字好听人难过,和国内学生相比,我们是‘三气,即说话洋气、穿着土气、用钱小气。”但是,我仍然坚信,他们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希望。
在即将离开欧洲的时候,我为安排我们欧洲之行的顿闽女士写了一首小诗:“北京罗马路途遥,不畏劳苦架桥忙。事无巨细多操心,游遍欧洲情不忘。”对于来自上海的陈清小姐,我也送了几句:“莱茵河绿浦江黄,陈清灵秀导游忙,异国八年多艰辛,学业定成创辉煌。”最使我们关心又无法了解的是沿途情绪极不稳定的广西姑娘付燕,时时充满了沉郁,当然,我也得给她一首诗:“桂林山水连波恩,付燕西行多原因。好事多磨重自立,天宽地广传佳音。”
在离开欧洲前两天,陈清“将”了我一军:“你们都是搞文艺的,是不是写点诗文给我们欣赏欣赏。”于是,我只好听命,在离开欧洲前的最后一顿晚餐上,朗诵了一首我头天晚上急就的诗稿,这里我不加改动,原文照录:
我是怀着这样的思絮向往欧洲的大地
红嘴海鸥在昆明就为我叙说过波罗的海的美丽
德意志的足球广告曾牵动着我激动的视野
《走入欧洲》的电视剧若隐若现了弗罗伦萨的神秘
《西方艺术史》让我知道了艺术大师还在巴黎云集
金色大厅每年都送给我们最美的生活旋律
尽管我自认为已经认识了欧洲
但是,当戴高乐机场掀开了我米色的风衣
当亚德里亚海的暖风托起了我花格的领带
当威尼斯狂欢节的面具兴奋了我惊喜的眸子
当阿姆斯特丹的游船摇开了欧洲灯火的神秘
出乎预料,我还是禁不住热血沸腾惊叹不已
今天,我们已结束了欧洲大陆拉练般的飞驰
无可回避地目击了一个真正欧洲的现实
我们在欧罗巴洲的报到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的照相机把异国的亮点定格在永久的回忆
啊!欧罗巴
你不是巴尔扎克命名的人间喜剧
你不是但丁笔下的九重漏斗地狱
你也没有《名利场》那样的庸俗势利
你更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浪漫和神秘
你就是你,一座山脉,一块土地
虽然风流,但处处还是石头般的朴质
处处都有创造者思想的汁滴
虽然富足,但仍然露出了不情愿的悲凉
我的心房也装下了流浪者的哀乞
虽然整洁,但仍有难看的色斑癣皮
烟头纸屑在地角仍然浸着积水垃圾
但是,这一切
污染不了莱茵清泉的甜蜜
你毕竟还是繁荣、文明、安康、静谧
荷兰古老的风车将永远为友谊转动
现代的高速公路像网络还在不断发布奇迹
在这即将和埃菲尔铁塔依依惜别的时候
我又一次想到
我们的同胞在铁塔下举起的红旗
卢浮宫承受了永久的英名
中华的瑰宝在这里闪烁着屈辱而灿烂的主题
巴黎圣母院那响彻世界的钟声
是不是也是由华人给它披上的彩霓
当我们天天坐在中华餐厅用餐
知道了祖国的瓜蔓在这里已不断地延续
我赞美欧洲又赞美亲爱的同胞
他们和欧洲有断不了的情谊
我舍不得离开欧洲爽朗的老人
更舍不得离开这里奋发图强的学子
欧洲虽然生长着文明
但我仍然说,它不是我心中的土地
我们伟大祖国前进的速度
“欧洲之星”也不可以比拟
我们已经跑遍了欧洲诸国
总的面积也还不如一个新疆戈壁
欧洲有豪华车、郁金香、高速路、古老教堂
我们有张家界、古长城、黄果树、世界屋脊
明天,我们就要回到亲爱的祖国
我们要走进真正的红色磨房
去磨制时代希望的艺术精品
去创造比欧洲更加灿烂的伟绩
当法航波音腾空而起的时候
再见,欧洲的森林、雪山、城市和藩篱
再见,顿敏女士、俊胜先生、陈清姑娘
我们把真诚的友情留下
再向我们的同胞转达祝福与希冀
祖国的喜讯将频频进入你的网站
明天,我们将在天安门共同拥抱胜利的业绩
诗虽然写得不好,但此时此情,大家仍然鸦雀无声,使我感动的是,餐馆的所有厨师、服务员都停下了工作,专心地听我的朗诵,并报之以激动的热泪和不息的掌声,朗诵刚完,女经理和服务员就一拥过来,把我这张潦草的文字复印下来作为纪念。
进入欧罗巴,充满了喜悦;再见欧罗巴,又充满了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