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西部铁路量增长规律预测分析
2003-04-29贾静贾元华
贾 静 贾元华
一、我国铁路运输市场形势分析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运输需求总量持续增长“十五”及未来二十年,国民经齐将持续快速增长。随着人民小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市场化、城真化进程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东西部地区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运输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要求铁路必须提供强大的运输能力支持。司前铁路运输能力还存在短缺性制约,主要干线铁路运输负荷过重,西部地区铁路基础薄弱,没有一个持续加快铁路发展的势头,就不能很好地承担起丙部大开发的先行觅仔,就难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据权威部门预计,“十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客货运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07年,全社会客运量将达到210亿人次,年递增5.2%;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9600亿人公里,年均递增6.8%。全社会货运量将达到1 72亿吨,年均递增3.9%,货物川转量将达到35000亿吨公里,年递增4.6%。预计未来二:十年,全社会运输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个社会客运量将达到480亿人次,年递增6.2%,周转虽将达到46500亿人公里,年递增6.9%。全社会货运量将达到270亿吨,年递增3.7%,周转量将达到57000亿吨公里,年递增3.8%。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运输质量全面提升
旅客运输方面.中等收入群休扩大,需求层次—L引,追求舒适、便捷和个性化服务。除民工流和学生流等有规律的客流员外,公务及商务流、旅游流将不断增长,要求提供安全、快捷、准时和舒适的运输条件。
货物运输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宗初级产品和资源性物资的运输需求虽增幅趋缓,们增量仍将持续增加,要求运输具有经济性和均衡性。随着国家上业化进程的加快,产成品、高附加值产品等运输需求快速增加,要求较高的快捷性、便利性、安全性和准时性随着多种经济成分企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刘铁路货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要求铁路必须加快产业技术改造与升级
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上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利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上。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整个社会走上化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为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叫持续发展优势,提供了新的机遇,同叫也为铁路产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捉山了更为紧迫的任务。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发展多式联运,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系统,以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铁路部门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强科技与管理创新,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促进铁路全面发展。
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齐体制的建立完善,要求铁路系统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实现新的突破
今后儿年铁路将面临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开放市场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将置身于一个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巾,只有加快改革开放,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才能彻底地解放运输生产力,提高效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铁路新线建设项目达产期的形成机理与一般规律研究
铁路的产品与其它企业的产品不同,是指人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位移,其计量单位足人公里或吨公里(运输周转晕),它足影响铁路线路投资效果及其运营效果的主要指标。尽管铁路运输产品与其它企业产品不同,但它与其它产品一样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一般产品寿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饱和期。即从新线建成投产、投入运营、古到运量达到饱和状态。
当一条新线刚投入运营,进入投入期时,沿线客货资源欠开发,旅客或货主对此线路的运营状况还不甚了解,只有少量的客货运量,这叫线路运营的成本较高,运量增长缓慢。当线路经过—段时间的运营后,进入成长期,运最呈迅速增长态势。在此之后,随着其它铁路的建成投入运营或其它运营方式的竟年,会仪运量增长的速度逐步缓慢,最后达到成熟期运量的最高点。如果其它铁路线路或其它运输方式竟争加剧,此线路会逐渐降低而进入饱和期。然而,山于交通运输是同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特别是在我同,山于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因此我国铁路线路还没行出现饱和期状态,而国外部分铁路已经出现了饱和期。
三,西部铁路运量增长规律预测分析
本文下面通过对呼和浩特铁路局大同—石咀山间铁路最大输送能力与运量增长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我国铁路如何为西部大丌发疏通客、货运输通道,如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如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 .大—包、包—石线概况
大包、包石线是连接北京与西部的“自接桥梁”,是横跨我国北部边疆的重要干线之一,东起北京铁路局大同分局古店车站,西至兰州铁路局银川分局石咀山车站,工线全长851公里,是我同重要的一条以煤炭、矿石、钢材等高耗能物资运输为主的人通道,是华北路网与西北地区路网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大包、包石线区段运量增长过程分析
表4.1是大包、包石线从1995年到2001年的实际运量表,表4.2是各区段的最大图定输送能力,表4.3和图4.1是大包、包石线运能与运量比较表和折线图。从图4.1中司分析得出,2001年以前大包、包石线运量小于运能,并存在一定距离。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管内货车运用车不足。有货无车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大量物资积压,不能及时输送。
(2)受分界口的严重制约。古店车站是北京铁路局和呼和浩特铁路局的分界口,铁路运输收入的清算是以铁路局为单位址行的,同于利益关系,因此在空车车辆的排放、车流组织山入等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另外,从2000年开始,大包、包石线的运能与运量从图4.1中还可以得出距离快速接近。分析其主要原因:
(1)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GDP增幅已连续四年达到两付数,预测今后20年,卜若按何年9%的速度递增,到2016年即叫实现翻两番,GDP将进入全国前10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给铁路运输带来难得的机遇,如包钢至2010年钢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届叫共外围运量需求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奶制品加工业的兴起、原煤开采专量的增加、水泥焦碳业旷能增产、工业园区规模的迅速形成等,预计铁路管内将新增运量3200万吨,年运量将山6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左右。
(2)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保存储量2256亿吨,居全国第二付,100亿吨以上的煤山有6个,这些对铁路运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3)近年来中、俄、蒙边境贸易蓬勃发展,预计2008年铁路运输过货量将达到1000万吨。
(4)旅客运输将趋向多极化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基础建设步伐加快,使内蒙古自治区客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安全、快捷、方便、舒适”成为客运市场竞争的焦点。到2005年大包、包石线旅客发送量、周转量分别达到1700万人、60亿人公里,较“九五”朋末年平均增长4.1%和5.1%。
随着全同铁路纵横通道的联网,有线扩充运能已列上日程。
四.对策与措施
1.重视路网规划研究和科学决策,加强路网基础建没,扩人运输能力。以西部开发中铁路建设“八纵八横”路网主骨架、列车提速为契机,以适应运输市场需求为前提,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完善区际通道,增强西部路网通达能力和通达深度,缓解运能与运量的矛屑。
2.加快有线改造,提高运输能力。搞好包石二线技术配套工程,使包兰全线贯通后达到设计能力,适应运量增加的需要。
3.尽快实现包兰线电气化,提高牵引能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行速度,实现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
4.加快编组站、区段站改扩建,有效地扩大编解能力和提高通达能力,达到运输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