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2003-04-29

北方经济 2003年3期
关键词:鲜奶奶源农牧民

桁 林

草原的自然条件决定它适宜于种草放牧,发展畜牧业。但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它转而以种植业为主,开辟草原粮仓,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种玉米、油料作物、荞麦,对于草牧场破坏性很大,对自然生态平衡极为不利。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要想解决十几万户农民的增收问题,在原有的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内打转,活路子太少,而要让十几万户农民自己找市场,对于居住分散、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农牧民来讲,更为不利,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跟着市场转,结果跑不过市场。农业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需要发展具有自身的优势的产业。

现在,居民消费(尤其是食品)结构有了巨大改变,由原来的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市场对于乳肉禽蛋品种、数量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鲜奶消费量也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世界人均乳品消费量103公斤,发达国家高达200—300公斤,而我国人均占有量只有7.2公斤,而且,工业化生产的鲜奶还只是供应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乳制品市场的可开发潜力巨大,就是鲜奶市场也做不完。同时,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对残留药物和检疫标准成为重视。这对于具有畜牧业传统和天然草场资源优势的草原农业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机遇。

草原发展乳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草原地区人均占有草场面积大,天然草牧场资源使它能够采取放牧式、粗放式饲养,不需要工厂化饲养,因而奶源优于工厂化饲养。要保证奶源质量,首要的条件就是所采集的鲜奶必须是无污染的,如果奶牛饲养中喂食了受污染的、或是含激素、农药等残留物的草料,就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奶源的品质。从品质来看,放养、散养的奶质优于舍食和人工饲料。由于草的纤维含量、干物质含量高,草地新鲜,水分含量与草食物结合合理,提高了奶源的品质。而用秸秆和粮食喂养出来的奶牛的奶质相对不如前者。这是草原畜牧业区别于其它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叫得响、被消费市场认同的显著特点。一般地,牛奶中只有12%的干物质,水分含量高达88%,国家规定鲜牛奶干物质含量标准是11.2%,口感水味重,而草原“黄白花”收购来的鲜奶干物质含量就高达13%,奶味充足,能够区别出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奶质与口感,再加上现代化的加工工艺,经过闪蒸之后,浓度提高到了15%,使其奶味更纯正,味道更浓厚,在市场上富有竞争力。

放养、散养条件在大多数地区实际上已经不具备了,畜牧业、养殖业要实现生产方式转变,核心问题是饲草料生产。由于草原农业具有了几十年种植业的基础,粮食多、秸秆多,秸秆“三化二除”已经成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因而具备了舍食、半舍食并向工厂化饲养转变的条件。

发展畜牧业与退耕还林还草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又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为此,各地政府确立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畜牧业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发展自身优势,实现“三超”:即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养殖业超过种植业,非公经济超过国有经济。从畜牧业到农业,从农业再到畜牧业,标志着草原农业产业结构的二次飞跃。

其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是根本方向,没有加工业,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尤其是像鲜奶这样的产品,不进行杀菌保鲜加工,几乎无法进入市场,鲜乳解决不了保鲜问题,成为制约农牧民养奶牛的积极性,过去奶牛要牵到大街上挤牛奶,乳业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小农生产方式。因此,乳业的发展,取决于保鲜技术和加工能力。但是,小型加工企业起不了龙头作用。虽然近年来发展了不少加工企业,但由于它们规模偏小,缺乏大企业应有的素质与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遭到淘汰。原来有几家旗县乳制品厂、奶粉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濒临破产,迟迟不能兑现奶款,甚至用奶粉抵奶款,极大地挫伤了奶户养奶牛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公司是龙头。对于企业来讲。能够保证原料、而且要保证优势的原料生产优质食品,龙头企业依靠资源优势做出品牌来,将十几万户农民带入市场,而不是让农民自己找市场,因而实现了草原基地与龙头企业“共赢”局面。企业竞争靠的是奶质,保障奶源供给,就要与农牧民利益紧密结合,形成“公司加农户”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草原上的农牧民也像牛一样分散,信息不灵、交通闭塞,风险承受能力低。由于人口素质低、经营分散、组织性差,市场意识淡薄,使得农牧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再加上三年干旱,返贫现象严重。如果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在市场上小农经济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扶植龙头企业,对加工企业的投资,就意味着对农业投资,能够起到放大的作用,带动致富一大片。乳业还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如包装材料、运输、机械)的发展,吸引技术人员,提高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

对于像鲜奶这样奶制品,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小,消费者在市场上很难加以区分,对于这种同质性、无差异性产品,能够做出自己的品牌来,需要有自身的优势。把文章做在“牛”和“草”上。能不能做出“奶”的文章,关键是要看两点,一是判断它是不是立足于资源优势,二是判断它有没有开发市场,只有将扩大奶源和扩大市场两方面工作做到家,才能打出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奶源(资源)与市场无疑是企业发展的两条生命线。在“奶”字背后,有着一系列产业的支撑,分别是牛种、奶源和草场的规模与质量,而与此直接相关的农民利益这一经济纽带。在奶、牛、草中间,牵涉到的是农民利益。

制约乳制品发展首要因素是奶源不足。如何开发奶源?

首先是挖掘现有奶源。对于现有的奶源,首先是设立奶站,实现现有资源(奶牛)重组。草原的特点是奶源分散,每天只能集中收购7—8吨,因此,要以村为单位,具有300头以上的村设立奶站,收奶半径可达到400公里。通过开设奶站,集中挤奶,日收购量可以达到100吨。同时,也调动了农牧民养奶牛的积极性。奶源建设需要32个月长周期,如果有160个奶站,每个奶站平均按2吨计算,可以达到300多吨,收奶量迅速提高,保证了奶源供应。其次是办托牛所,牧民自家的奶牛交给托牛所管理,集中起来采取半放牧、半饲养的方式。

其次,是开发新的奶源。对农牧民来讲,既使有养牛的积极性,但没有买牛的本钱。企业为农民提供抵押贷款,或是与当地工商银行合作,为农牧民买牛提供贴息贷款。企业的担保方式有两类,对农户直接担保和企业作价担保两类,并以旗县财政担保实行联保制度。假设购牛价格的50%自筹,50%抵押贷款,平均每头牛贷款5000元,实行3年还贷,就能够解决农牧民融资难的问题。一时间,养牛成为了农牧民生活中的主要话题,养不养牛成为农牧民投资决策的重大选择。

加快奶牛数量扩繁,改良品种也是开发奶源的重要手段。龙头企业与政府部门、种畜科研所合作,形成种牛扩繁基地。有天然的草牧场、有当地黄牛优势,可以借腹怀胎,受体牛有崽有奶,企业既为奶户培育出新品种的奶牛,又占有了奶源,双重受益。同时,引进国外高产乳牛,对于企业而言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不但可以为本企业提供优质胚胎和优质奶牛,而且它的影响扩大到全国范围,效益很高。

农牧民是最讲求实惠的,需要有看得见的利益。对于养牛户,我们算了一笔帐,一家4口的牧民养5头奶牛,光是挤奶一项每头牛纯收入就达5千元,合计2万5千元,基本上解决了温饱和多年欠账问题。3年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因此,农民获得了实惠,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用了10亩地,而农民的人均土地面积是5亩,相对而言,资源条件充分。有没有龙头企业,对于产地鲜奶的收购价格影响就是不一样,原来每公斤1.30元,现在提高到了1.60元,而且是半个月结一次奶款。再加上企业积极介入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了农牧民没有本钱买奶牛的问题,一些养牛专业户通过贷款方式形成了饲养一百多头牛的规模。因而,奶源供应量迅速提高。龙头企业进入,使得农牧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养牛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分工,每头牛看护费每月5元(一年10个月左右),如果看护100头,每月的收入达500元,增加了部分农村妇女、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奶源开发同时也调动了农牧民种草的积极性。奶源有了需求,草的经济价值也随之提高,例如每亩种粮收入400元,而卖草可得1400元,种草与种粮相比具有比较利益。农民有了养牛积极性,自然地激发了种草积极性。草原的承载能力有限,加草饲养,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抓饲草料,为养而种,可以提高草原的生产力。青贮饲料的蛋白含量高达16%,每亩可达2万斤,一年实现两次收割,平均2亩地养一头奶牛,潜力很大,对恢复生态环境有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去实行指令性计划种树种草,每年100万亩,十年之后新增还是100万亩,由于农牧民种草的利益得不到应有体现,因而缺乏积极性,结果是“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种草不见草”。现在不同了,牧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养牛养草的积极性倍增。

资源优势和规模经济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大宗农副产品的国际市场而言,只有当贸易成本低于生产成本2%时才是可贸易的、富有竞争性的,像小麦、玉米、大豆等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像乳制品、特别是鲜奶市场,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大家知道,鲜牛奶很难远距离运输,鲜奶容易坏,主要是在常态下细菌膨胀速度快,保质期短。外国公司要想进入本地市场,必须在当地设厂实现本地化。对于像鲜奶这样不便于运输的产品、或是运输成本过高的产业,投资应尽可能地要接近原料基地。因此,奶是本地化、区域化的竞争性产品,主要是地区性的市场竞争。它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当地建厂的规模和设备。对于像鲜奶这种具有同质性的产品,同行业进口的都是同类的、或是类似的加工设备,其技术含量基本接近,因而,主要取决于规模优势,靠规模和市场占有量取胜。规模越大,采用的设备越先进,而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资本越少,因而占有奶源布局、保鲜膜生产成本低、市场信息量大等方面优势。

对于像鲜奶这样同质性产品低成本贸易型,国内地区性竞争也很激烈,主要面对大众消费群体,低价格成为促销的主要手段。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具有无限扩张的市场潜力。产品差异性不大,可复制、可模仿,产业化程度不高,单一产业再高明也挤不出暴利。我能够进口的设备,你也能进口;你能购买到的技术,他也能够买到,奶市场的透明程度高,奶源质量差异性也不大,价格战难以避免。低价格竞争最根本的手段是要具有规模优势,高度竞争性市场,甩掉对手的唯一手段是规模效益。规模做大了,分摊在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和管理费用才能显著降低,规模经济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如单位产品的市场开发费)。同时,规模越大,企业“毁誉”的代价也越大,因而也是对自身产品质量的承诺。

20世纪50-60年代草原农业由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型,发展粮食作物,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尔今又由种植业转向畜牧业,向保障生态环境,提高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迈进,草原农业面临着二次转型,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大农业”转变。打造草原农业腾飞的基础要有两个“必须”,一是必须借助于资源优势。草原农业的优势在于草牧场和人均土地资源多,“散放”加“舍食”可以极大地提高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潜力。二是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分散的小农经济无法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要大规模地发展畜牧业,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品牌、上档次,才能占领市场。只有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草原农业的经济腾飞。事实证明,投资乳业就是投资农业,使草原“奶乡”构筑起“奶王”的强势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猜你喜欢

鲜奶奶源农牧民
关于规范奶源市场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生鲜奶更有营养?
陶木子问:喝生鲜奶更安全健康?
第四届中国好鲜奶·新鲜盛典在成都成功举行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兽医药治疗奶山羊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真心话大冒险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