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战国古城横空出世
2003-04-29唐荣沛
唐荣沛
“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2002年6月3日,第一片秦简从里耶千年古井中挖出。从那一天起,山清水秀的湘西龙山里耶古城,就像一座历史的磁场,牢牢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随着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表、类似现在“特快专递”的邮政收文等一系列“特色秦简”的接踵而出,3.6万枚薄薄的简牍,正在悄然复活并改写着一段沉甸甸的秦朝历史。
一座被遗忘的古城
“里耶”系土家族语,意为“拖土”。因土家先民在此由渔猎转向农业垦殖而得名。里耶是酉水河边的重要码头,湖南湘西地区通贵州、重庆的咽喉,其东南与保靖县清水坪毗 邻,西南与重庆市秀山县石堤接壤。
里耶历史文化底蕴丰厚。1978年,在里耶溪口台地,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的文物有长方形石斧以及刮削器、磨石棒等多种。
2002年2月8日,西部大开发重点水利工程—酉水河下游碗米坡水电站开工。4月,在里耶小学至溪口台地堤段上,施工人员发现大量的陶片及矛、箭镞等兵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座战国时修筑的古城,延续至秦汉。
4月18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开始进行发掘。在已开挖的33个探坑内,相继出土了战国兵器矛、箭镞及斧、锄、陶网坠等。据考古队测定,该战国古城遗址占地约2万平方米,呈正方形。分为城壕、城墙、城外居住区和城内高规格建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这座古城史书无任何记载,现今的居民对此更一无所知。夯土城墙和城壕呈锅底状护卫着古城。古城内,人们当时使用的陶制的下水管道、建房用的木桩柱穿墙而过;护城河和城墙把富人居住区和贫民居住区截然分开,在古城北部和西部,城壕和城墙壁保存得相当完整。考古人员通过解剖的100平方米地层,确定该城为两次建成。第一次筑城是在战国时期,第二次是在西汉时期,两次都是用黄土夯筑。城墙外的城壕总深度为6米,城壕第一次修筑时规模较大,宽度近20米,夯筑而成之后变窄,只有12米宽,以卵石为墙料,而城墙墙基横切面由原来的20米变为8米,如今墙身仍十分坚硬。
同时被发掘的还有距古城2000米的麦茶村古墓群。9座山丘上共有300多座古墓,现已抢救性发掘古墓100多座,出土青铜器等器物400件。据悉,在里耶不足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分布有战国、西汉、东汉时期的三座城址及数以千计的古墓。它们与古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系统。
古秦简的问世
考古人员在里耶战国古城的发掘中,发现古井多口,其中的1号古井,因其本身的结构和出土的众多文物,被考古专家们称为“中华第一井”。
1号古井深达14.28米,井口距地表3米,井的四壁呈黑色。据专家研究,此井始建于战国,废弃于秦末。井的结构十分考究,先挖了同心的圆圈,然后用木框套榫,用43层厚0.15米左右的木板叠砌,井圈直径在4.2米至4.5米左右,井底是原生的鹅卵石。井内堆积由明显的淤泥和生活遗弃物构成,有的层次夹有厚10多厘米的草本植物。出土物包括数十件青铜器、铁器、玉器。在1号古井的深淤中,考古人员还发现官司印、私印、封泥和一把油漆刷子,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把油漆刷子。
1号井构造之科学,保存之完好,年代之久远都堪称“中华一绝”。更令人惊讶的是,井内保存了3.6万枚简牍。2002年6月3日,考古人员对古井第五层进行清淤时,木质块状物赫然出现在黑色淤泥中,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刮去泥土,用毛刷清洗,一枚枚书有墨迹的简牍显现出来。顿时,疲劳的考古队员们兴奋得手舞足蹈。为了不破坏简牍,他们用手在淤泥中摸索,“刨”出了一捆捆的宝贝。清淤至第17层时,共发现简牍近3.6万枚,其中绝大多数为木质,也有少数竹质的,形状多样,长宽规格各异,简牍上书体有古篆书、古隶书、隶中带楷书等,墨迹清晰。大部分简牍记载的是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从二十六年(前221年)到三十七年(前210年),一年不少,记事详细到月、日。简牍上的文字总量可达30万字,内容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涉及通邮、军备、算术、记事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复活秦朝历史
里耶的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秦朝历史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凤瀚指出:“过去学术界对秦代历史的认识体系过于粗疏,这批秦简对于秦史研究的重要性不亚于甲骨文对商史的重建。”
一、秦朝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荣曾认为:过去认为战国时已是封建社会,现在看来,这是一家之言。湘西里耶秦简发现后,专家研究认为,秦朝的奴隶制非常发达,奴隶数量非常多,并且多用于生产。秦简的部分内容证明,当时应是奴隶制发达的开始。另外人们过去认为,秦代已进入了私有土地买卖的阶段,但从秦简内容上看,秦时可以买卖的东西非常多,但就是找不到买卖土地的记载,而实际上,秦朝国有土地的比例非常大。
二、秦始皇“发闾左之戍”
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一位因创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功垂百代”的历史人物。他结束了当时诸侯割据称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下的郡县制封建专制国家,但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十五年便土崩瓦解。范文澜先生认为,秦始皇过度使用民力是其导因之一。秦始皇对民力的过度征发,在史书上以“发闾左之戍”为标志。这里的“闾左”是什么人?里耶秦简给了我们答案。“闾左”就是简文中称为“士伍”的人。里耶1号井曾出土一组12枚紧紧相连的简牍,是秦始皇时阳陵县12名被征发戍守洞庭郡的人的有关情况及处理意见的上报公文。这12个人的名前都冠以“士伍”身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把士族与齐民分两等,士族不服徭役,居闾左,齐民服徭役,居闾右。秦王朝为征战戍守的需要扩大征发范围,把矛头指向士族,就用“赐民爵一级”的办法,使齐民等同于士族。
“发闾左之戍”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在里耶秦简中得到印证,也作为朝代兴亡的历史教训而留示后人。
三、最早的乘法口诀表
发掘证明,秦朝就有乘法口诀表。考古专家在一枚木牍上发现了2200年以前的乘法口诀表,上写着“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的篆文。而且,每个关于“八”的乘法运算排列也很有规则,它们排成一个横行而且乘以八的数字从右到左依次递减。经专家考证,这是我国最早的乘法口诀表,这样的口诀表至今还为启蒙儿童所习诵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说,简文如果是一本数学书的一页,意义将更为重大。目前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湖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算术书》,成书年代为西汉文景时期。
四、解谜“黔中郡”
里耶位于酉水河畔。据史料记载,酉水河行舟很早,夏商时期就有了槽船(即土船)在河中摆渡和进行短途运输。又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80年,秦大将司马错率兵攻打楚国,占领了楚黔中郡约600平方公里地盘,将之纳入秦的版图。公元前201年,秦始皇将统一后的中国划为36郡,黔中郡即为36郡之一。但是,秦黔中郡址究竟建于何地成为千古之谜,自汉以来,一直为世人所争议。有说是陕西汉水中游,也有说是重庆乌江,还有说是湘西沅水中游。
里耶此次发现的战国古城遗址就在酉水中游西岸的码头旁。从古城出土的建筑材料、陶片、青铜兵器及生活堆积物来看,此城应是战国时期楚国修筑的一座军事城堡,用来开疆拓土和抵御秦国的进攻。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认为,这次发现可以为确定秦36郡之一——黔中郡所在地打开思路。这块地方在战国时期是黔中郡的腹心地带,也是各国必争之地,对秦楚交战的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春龙则分析说,里耶镇发现的古城可能是楚国修筑的系列城堡之一。战国末年,秦国大军从乌江流域进攻酉水流域,楚军被迫东迁,这座古城就废弃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里耶出土的秦简上,有多处出现了“洞庭郡”字样,而《史记》、《汉书》中都没有相应的记载。看来,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当时的里耶不可能既属黔中郡,又属洞庭郡。
秦朝的历史相当短暂,但秦朝的建国体制却成为后世楷模,过去对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了解仅限于从上到下的政令,可从下到上的实施却一无所知。里耶秦简发现地是在原楚国疆域之内,并非秦王朝的中心,且偏僻遥远,所记录的又是官府档案,并大量涉及地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将益于专家学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据介绍,由于里耶秦简比较散乱,彼此一时联系不上,所以,要完整地破译还相当困难,只有等最复杂最艰难的排序工作完成后,才会有真正而完整的答案。目前,组织的一个4人专家组,要完成3.6万余枚的秦简实读排序,至少需要10年时间。
一位考古学者说:“里耶考古的发现,既是历史的终点,又是历史的起点。说是终点,是因为它见证了秦朝终结纷争局面的过程;说是起点,是因为它记录了中央政府对南方统治的开始。历史在这里掀开了新的一页。”
也许,我们叩问里耶考古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