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戏
2003-04-29鲁杰王春斌刘飞
鲁 杰 王春斌 刘 飞
皮影戏也称作“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我国民间戏剧的一种。
它用纸板或薄片透明的驴皮、牛皮或羊皮等,雕成人物、景观等剪影形象,夜间在堂上设置一方白色的幕布,幕后借灯光照映,由艺人在幕后操纵影人表演各种历史、神话、传说故事,从台下看,意态生动,惟妙惟肖,故称之为影戏。其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其唱腔丰富,音乐优美,操纵表演生动多变。
皮影戏的起源
对于皮影戏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
有不少人认为影戏起源于汉武帝思念已故李夫人的故事。据《汉书·孝武李夫人传》:“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帐帷,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戚。”同书《外戚传》也有类似的记载,还说汉武帝看到李夫人的影子后作歌:“是邪?非邪?偏何姗姗其来迟!”北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述这段故事后说,“由是世间有影戏”。而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也说:“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为影戏。”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由于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所以也有人认为皮影戏产生于唐代,因为木偶戏在唐代已经很流行。但在唐代的小说杂文以及题材广泛的唐诗中都没有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
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了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从众多的影戏艺人姓名来看,影戏于北宋已形成,艺人已掌握熟练技巧,才能“熟于摆布,立讲无差”(宋吴自牧《梦粱录》),演出场所“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也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
到了元代,杂剧愈发兴起,由于经济文化重心的北移,形成南戏北渐之势,影戏在原有基础上又融合了本地方言、民间曲艺等,慢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元代汪颢《林田叙录》中有“傀儡牵木作戏,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的记载,另外在元代杂剧的剧本中也引用过影词的格式,说明影戏在我国北方盛行起来。因为这种艺术通俗易懂,设备简单,行动方便,深受元人欣赏,曾一度把它作为军中的主要娱乐,常在夜间为士兵演出。后来随着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影戏也随之传入波斯、阿拉伯地区。
明代时,影戏在北方演出活动更为普遍,对其他戏曲也有过一些影响,南戏的剧本中就引录过一些“影词”。在明武宗时,影戏不仅在民间演出活动,而且影戏艺人曾供应宫廷演唱。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引瞿佑看灯诗说:“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又把英雄说霸王。”
到了近代,中国的影戏形成了东影和西影之分,东影以滦州(今唐山地区)影戏最具特色,西影以陕西、四川皮影为代表。两大系统的影戏,无论造型、雕镂,还是表演、唱腔,都有显著的区别。就影偶的原料而言,东影以驴皮和羊皮为主,西影主要用牛皮;东影的操纵杆用秫杆,西影则用竹棍。
唐山皮影戏的发展
今河北省唐山市的滦州乐亭皮影戏,是国内最负盛名的民间皮影戏剧种,因为影人全部都是用驴皮制成的,所以又称为“驴皮影”(建国后,因为滦县、乐亭都隶属唐山市,所以现在一般又合称唐山皮影)。它除了反映历史故事外,还能表演现实生活的题材,因此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农民观众最为喜爱,皮影艺人每到一个村庄演出,就可吸引方圆三四十里以内的百姓,每场演出4小时之久,观众仍感觉不过瘾。
关于唐山皮影产生的时代,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金元时期,二是明代末期。
持前一种观点者认为,金元时期是影戏从关中、中原一带向外扩展、推广的时期。一方面,宋王室的南迁使影戏在江南得以发展;另一方面,许多艺人因战乱而流落或被掳掠到北方,特别是金国比较安全的后方,这给北方影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宋人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真实记录了北宋灭亡时汴京各种珍宝、文献及各行工匠、艺人(包括“弄影戏”的艺人)被金人掳掠的情景:“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来索御前祗侯方脉医人、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笛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开封府军人争持文牒乱取人口,攘夺财物。自城中发赴军前者,皆先破其家计,然后扶老携幼竭室以行,亲戚故旧涕泣叙别离相送而去。哭泣之声遍于里巷,如此者日日不绝。”弄影戏的艺人既然被“押赴军前”,一部分被掳到金国后来的都城燕京(今北京),一部分被掳到当时金国比较安全的后方,如平阳(今临汾),也有少部分流散到各地了。影戏艺人谋生的手段是演影戏,他们在北方定居下来后,将中原地区的影戏传播到了北方各地。而那些逃到南方和全国各地的影戏艺人,也把影戏带到了当地,使影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从地理位置上讲,唐山处于中原与北方的交融地带,所以认为唐山皮影产生于这种背景之下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尚未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和相应的实物资料。
而唐山皮影产生于明末说有许多的认可和实证,如顾颉刚的《滦州影戏》、秦振安的《滦州影》等均持此观点。1958年曾在乐亭发现了明万历年间手抄本影卷《薄命图》,《薄命图》是唐山皮影独有的一个剧目,全国较古老的戏曲中都没有这个剧目,它讲述了书生张彦及其妻白玉楼的悲剧故事,是个连台本,出场人物不多,但人物行当有生、小、花小、花生、髯和净等,包括了如今唐山皮影的所有行当,而戏文格式包括了唐山影的大部板式和词格。
在唐山皮影源于明末说中又有“滦州影”、“乐亭影”之分。“滦州影”认为是滦州人黄素志所创。在顾颉刚的《滦州影戏》中记载:“据李脱尘云:明万历年间,在滦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员,姓黄名素志(里居不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但文才很好,而且绘画、雕刻件件精通。只有一件,时运不佳,屡试不第,无颜回归故里,乃出关外游学沈阳,在那里只是教授几个村童过活,在这悠闲的岁月里慢慢地成就了他的艺术贡献—创作影戏。”后经他改进后的影戏风靡滦州。而“乐亭影”则认为,滦州影戏是乐亭县人创兴的,因为金人建制乐亭县隶属滦州管辖,所以才叫“滦州影”。
明代万历年间,随着乐亭人去东北经商者日增,唐山影戏也就涌向东北三省,并很快同化了东北皮影。
到清初,影戏已遍及永平府各州县,乾隆年间进入北京,落户于东城,影响了北京的“蒲团影”,形成了后来的北京东路影戏,成为北方影戏的代表。
唐山影戏在明末清初兴盛一时,上至官宦,下至民间,皆搭班演唱。由于当时权贵爱好影戏,差不多官府都设有影戏班子。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以纸大方窗为戏台,剧人以皮片剪成,染亦各色,以人举之。所唱分数种,滦州影,涿州调及弋腔,昼夜台内悬灯映影。”说明当时已经可以昼夜演出皮影戏了。
到清朝中葉,因为白莲教不断起义,朝廷以“纸人纸马兴妖造反”为由,禁令演影戏。到了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朝廷下令说:国有大难,民无天良,若再演影,点火烧箱。永平府知府游智开也下令禁止演影戏。滦州影戏因为在北京失去依附的基地,不得不另觅生路,向京东一代民间流散。在高压之下影戏逐渐转入地下。
继清乾隆乙卯(1795年)科进士、曾任殿前侍卫的乐亭新寨人杨德润成立影班之后,至19世纪,在乐亭境内除一般职业影班外,又出现了以崔、刘、张、史四大家豪门富户先后组办影班,竞相以高价争邀名艺人之风,从此把皮影界的艺术竞争推向高潮。到20世纪30年代,乐亭县内知名皮影班社就达80多个,遍及全县,一年四季演出不断。民国期间修的《滦县志》载“……戏本多长篇,传述古代忠孝节义之事,颇有益于民风。每次演出三夜或四夜为一堂,价昂者四十元至百元,少者十数元至五六元不等,于人家还愿或喜庆时用之。亦有岁时丰宁,乡村聚资开演,以资娱乐者。”看皮影戏已经成为当时普通百姓节日里的主要娱乐节目。
1878年开平煤矿局成立,唐山经济迅速发展,影班纷纷从周围各县涌入唐山,涌现出一批出色的皮影艺人。不同县区的影班由于方言和艺人唱念工夫的不同,逐渐出现了东、西两路流派:以昌(昌黎)、滦(滦县)、乐(乐亭)为代表的一派称为东派,取乐亭口音为标准,以唱单折子戏(俗称“功夫影”)见长;西派以丰(丰润)、玉(玉田)、遵(遵化)为代表,用的是唐山口音,以唱连台本戏而著称。
东西两派之外,还有抚宁、卢龙、迁安、青龙为代表的北方一派,北方派称作“福影”,福影的影卷只有一部《封神演义》,可连唱一个月,影卷里只有道白,没有唱词,该唱的地方,由演员按影卷的意思即兴编词,因此福影也称“腹影”,就是演员由腹中掏词的意思。其影人长二尺二寸,比滦州影人大,所以也称作“大影”。它是一种演唱不分男女、不分行当、不拔尖音的影戏剧种,唱念用的是当地口音,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成为三足鼎立之势。
20世纪初影戏遍布冀东各地,因此后来又统称为“冀东皮影戏”。当时演出的多为传统剧目,有《二度梅》、《三贤传》、《五峰会》、《青云剑》、《瓦岗寨》、《大隋唐》、《薛家将》、《罗通扫北》、《杨文广征西》、《打登州》、《岳飞传》、《西游记》、《封神榜》、《施公案》、《甘露寺》、《古城会》、《白蛇传》、《秦香莲》、《全家福》、《于公案》、《镇冤塔》等百余种。
但在日伪统治时期,皮影班社大多散落,艺人背井离乡,有些人客死他乡。
大约在抗日战争结束时期,唐山皮影中有一出“金山寺”的人物道具,被一名美籍传教士全部购买了,在国外摄制成彩色电影用作商业放映,但由于进行操作的不是原来的老艺人,效果远不及舞台上表演的精彩。
1949年,唐山市成立了专业的皮影剧团,经常出国向世界展示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
唐山皮影艺术
唐山皮影的美术造型主要来源于庙堂美术和民间纸扎、剪纸、砖刻和石雕。在雕刻艺术上,也有自己的特殊风格。
唐山皮影戏的道具,最初“以素纸雕镞”,后来又用过羊皮、牛皮,最后被驴皮取代,因为驴皮不仅透明度强,柔韧性也好,结实耐用又易于保管,所以现在的唐山皮影仍采用驴皮为原料。成型后的皮影影人加以桐油颜色,并且头脸手足须都含有透视的原理,这样在影窗上看起来人物形象就透明鲜艳、生动形象了。
清末影人的刻制又吸收了大量京剧人物的形象。进行改进和加工,影人的造型几乎完全模仿京剧的脸谱和服饰,个性鲜明,自成一家。影人的头部,白脸膛是一种写意性的镂空脸,用一条象征性的通天鼻梁,配以似像非像弯月形的环勾眉眼;肉红脸净角影人,眉和眼睛长而且大,斜插入鬓;奸诈人物,为突出其阴险狡诈的特征,眉目几乎占面部的三分之二;丑角在眼睛上加个圆圈,表示诙谐轻佻。这种虚拟、夸张的高度概括,补救和解决了影人“喜怒不形于色”的缺陷。
唐山影人造型美丽俊秀、雕镂精细,刀纹疏密有序,色彩鲜艳,结构应严谨,对比协调,非常讲究。
唐山皮影的影人尺寸最初较为高大,制作也较粗糙,后来为了演出方便,影人的尺码改小,整个影人从头到脚不超过1尺,一般为5寸人、7寸人。到后期影人又逐渐变大,发展到1尺半、2尺、2尺半,到“文革”后出现了高达3尺的影人。影人的变化、定型,是演出中逐步形成的,影戏每前进一步,影人就改革变化一次,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唐山皮影其唱腔源于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叫卖调、哭丧调等乡土韵唱,加有乐亭地区语调,委婉、温柔、尾音细长,语音声细、音轻、清晰、响亮、优美。可以说,乐亭皮影就是乐亭语调的升华和夸张,宾白,就是当地方言、俗语的提炼。后来又模仿大戏,融合、借鉴了高腔、京剧、乐亭大鼓、皮黄等剧种的腔调,唱腔就更加丰富了。
剧本唱词结构又分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三赶七”、“硬辙”、“金边”、“大金边”、“赞”、“念”等多种形式,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不同的人物都有固定用法,总的来说,字数较多的唱词大多都用于剧中重要人物身上。
在改革腔调上,艺人曾有很多的创造,最初过门繁难,不掐嗓子,后来逐渐丰富了唱腔,才运用了掐嗓子的唱法。在演戏歌白时,演员习惯用手掐着嗓子,可使声带变细,还能省气力,发出的音调显得异常的清脆悦耳。
表演时演员能够使唱腔与影人的表演密切吻合,表达出角色的性格与感情,人们称为“入皮”(即声影合为一体的意思)。因为皮影影人是固定的形象,面部没有表情,所以人物的内在思想活动,全靠声音(说和唱)、动作(操纵)来向观众交待。当地观众对艺人的评价,多以唱者居首位,耍影人的在其次。
唐山皮影的乐器配备有锣、鼓、铙、钹、唢呐、笙等,也有弹拨乐器。由于不断改革,逐步使用了四胡、阮、三弦、月琴、笛子和扬琴。有的还使用小提琴、大提琴、单双簧管等西洋乐器,使伴奏音乐既有了层次,又有了厚度。
其行当分为生、小、髯、大、净5种。生分小生、武生,演唱中又分文生、武生、穷生和花生等不同的唱法;小又分青衣、闺门、刀马、花小等;髯行亦有文武之分;净行又有红净、毛净之分,其唱腔各有独特之处。
操纵影人时,唐山皮影多采用多人配合,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影台右侧操纵的人称为“上线”,台左边操纵的人称为“下线”,辅助操纵工作的人称为“贴线”。对操纵人统称“拿线的”。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三根,在影人脖子上安的一根铁条叫“主杆”,影人两只手各安一根铁条叫“手杆”。主杆掌握影人的平衡和身子活动,如前进、后退、卧倒、跳、坐、翻、爬等动作都要靠主杆来控制。主杆是用左手五指并拢满把攥紧,要求握得牢固,可是舞动起来却像一根鸡毛那样轻巧,所谓“握如千钧,动似鸿毛”,这为的是使影人保持平衡,不倾不斜,形象真实,活动灵活。两只手杆由演员右手操纵,拇指和食指夹住第一根杆子为第一组,中指、无名指、小指夹住另一根杆子为第二组。两组手指要密切配合,互相合作。一般要求两根手杆要达到“杆子看不见,拈是团团转,张开象把扇,合时似闪电”的程度,才算是基本合格的操纵演员。
皮影戏的剧本,初名“影经”,后改称“影卷”。演员照剧本唱念叫“宣卷”,最初以宣扬教化为宗旨,以《宣讲拾遗》为底本,这可能因为皮影戏是由“唐五代俗讲僧讲宴设图像”(引自孙楷第《傀儡戏考原》)演变而来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演员平时不记台词,演出时看着剧本“照本宣科”,因此剧本皆是影班自抄或坊间的卖抄本。印本因字小和格式不同,不能使用。一部剧本多的达四五十本,一个月(三十个晚场)都不能演完。
唐山皮影戏剧目甚多,大概连台本剧至少也有五百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