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话题:痔疮

2003-04-29

大众健康 2003年4期
关键词:肛垫内痔肛管

我的父母和姐姐都患有痔疮,我听说“十人九痔”,请问痔疮是怎么得的,患这种病的人为什么这么多?

湖南大学张小姐:

痔疮也称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所谓肛垫,即人体肛管内宽约1.5~2.0cm的环状组织,通常称为痔区,该区是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肛垫类似勃起组织,像是一个天然的柔软塞子,在血管充盈状态下,就像水龙头的垫圈一样,可使肛管紧闭,严密控制气体或液体的溢出。当肛垫移位时就会产生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1)肛肠部的血管没有血管瓣膜,受地球吸引力的作用和人体立势重心的影响,血液在局部淤滞即容易形成痔。(2)习惯性便秘、蹲厕过久,均使肛门直肠压力增高,刺激肠壁及肛门部血管,引起痔静脉循环受阻淤血扩张变性。据报道,排便时间在9分钟以下者,患痔率为57.9%;排便时间在10分钟以上者,患痔为72.4%。因此,排便时长时间沉溺于读书看报的人罹患痔疮的几率更高。(3)常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人,可使肛门直肠的血管充血扩张,加速吸收粪便内水分,进而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腹内压增高等引起肛垫淤血。(4)妊娠、难产、腹内肿瘤、慢性咳嗽等,均可使腹内压增高而致痔疮发病。有人统计,妊娠3胎以上者,患痔率可达78.2%。(5)肛门直肠慢性炎症如肛窦炎等,可累及肛垫的血管纤维化变性,引起血管弹性、舒缩功能减退,易迂曲胀大。(6)肠炎、痢疾等慢性胃肠疾病,因长期腹泻而使肛垫充血、水肿、发炎,导致痔静脉扩张迂曲。(7)职业性因素:久坐、久站、久蹲的单调性持续体位者更易患痔疮。据报道,久站、久坐、长期行走及体位不固定者痔发病率分别为73.5%、72.9%、66.5%和43%。(8)年老体弱,先天性血管壁薄弱、慢性消耗性疾病,都为痔好发的高危人群。由此可见,能够引发痔的原因很多,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因而俗有“十人九痔”之称。尽管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但并非凡痔者均需要治疗。

请问有什么症状说明患了痔疮?

山东济南梁先生:

痔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痔通常是指“内痔”而言,系指齿状线(肛管内锯齿状环形线)上方的肛垫;外痔实际上是齿状线以下或肛门外的皮赘;混合痔,即带有外部成分的痔。凡痔疮者约半数无自觉症状,若在排便时总觉得尚未排解干净,这时八成是患有内痔。相继会出现出血、肛门包块或肛内包块脱出、疼痛、肛门分泌物增多、肛门瘙痒等症状。其中出血是内痔的常见早期症状;脱出是内痔和混合痔的表现;疼痛和瘙痒、肛缘包块是外痔最常见的症状和标志;脱出不能还纳是混合痔的特征,易引起绞窄性痔核;若排便用力时,肛缘一侧出现肿痛包块,伴剧痛,继后变硬、触痛,不能进入肛门,呈紫黑色,即为血栓性外痔。

我最近发现在肛门外有一个脱出的包块,请问我是不是得了痔疮?

北京的网友潇潇:

诚然,如果便时有包块脱出,便后可缩回肛内或用手托回肛门,多是内痔;肛缘凹凸不平、不规则肥厚包块伴痛痒,排便时经常脱出包块,不易出血,多是混合痔。但具有上述类似表现者并非痔疮所特有,必须与下列几种肛门直肠疾病相鉴别,以免延误诊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直肠黏膜脱垂,易误诊为混合痔脱出,通常在下蹲检查时可鉴别。直肠脱垂黏膜呈环形,常比脱出内痔要大得多,脱出物常松弛,表面光滑,分泌黏液较多,极少出血,老人、小儿多见。内痔脱出者黏膜呈花瓣状,括约肌不松弛。

直肠息肉,低位带蒂息肉,大便摩擦息肉也可致出血,排便时常脱出肛门外易误诊为痔脱出。但息肉有单个独生,也有多个的,尤其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脱出可见多个息肉,为圆形、实质性、有蒂、可活动,颜色鲜红,形如樱桃,触之光滑稍硬无痛,多见于儿童。

直肠癌,肛肠胀痛、便频、便秘或便稀、分泌物多,奇臭,粪形有压痕,常因便血而误为内痔而延误治疗。在肛门直肠指检或直肠镜检查时,直肠癌可扪及高低不平,形状不规整,质硬、溃烂易出血,指套上可带脓血样分泌物;而痔为暗红色柔软的血管团。

直肠平滑肌肉瘤,直肠平滑肌肉瘤由异形的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多位于直肠下段,其生长方式常向直肠腔内凸出,后期致直肠狭窄,引起便秘、肛门坠痛,便血等症状而易误诊为内痔。需通过肛门指检或直肠镜检,可见肿物向肠腔突出,表面高低不平,基底宽,有压痛,质硬,不活动,而区别于内痔。

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通常发生于直肠下段或肛管齿状线附近,病灶扁平或呈蕈伞形或息肉形,呈暗紫或棕褐色,与痔不易区别,常误诊为直肠癌或内痔,延误治疗而极早死亡。

肛门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肛管和肛门周围,常有排粪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血,疼痛,里急后重。早期是局部溃疡,表面不整齐,质硬,分泌物增多,有时呈息肉样或蕈状肿块,患者常自以为痔疮。直至病情极度恶化,方就诊行肿块活检才得到诊断。

我今年53岁,患痔疮已有多年,我很担心它会不会癌变?

浙江温州杨建国: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它的发病位置与痔很近。直肠癌发病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高脂、高蛋白食物;直肠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等;癌前病变,如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更易癌变;遗传因素。由此可见,直肠癌发病诸多因素与痔没有直接的联系,故痔疮变成直肠癌尚无可靠的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直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大便带血往往是最先出现的惟一症状。而痔疮,尤其是内痔与混合痔,也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血与便亦不相混淆,两者在临床上很难鉴别。尤其是部分病人两者同时存在,作肛门镜检查时,先发现暗红色痔块突入镜内,则满足于痔核的诊断,而将直肠癌漏诊,约有四分之一的直肠癌病人在初期只被诊断为痔疮,有部分病人还作过痔手术,而让直肠癌逍遥法外。其次是肛管和肛管周围癌,常由肛瘘、痔、手术疤痕、湿疣、化脓性汗腺炎等长期慢性刺激或损伤引起肛管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而成癌,应予以警惕。

我的痔疮很重,治过很多次又都复发了,有许多广告上都说治痔疮能够永不复发,可为什么我就不行呢?

河北衡水杜喜贵:

过去由于有关痔的概念模糊,凡通过肛门镜看到有功能的痔垫,都误认为是病态的痔,而造成“见痔就治”的错误倾向。鉴于近期痔概念的更新,对于痔的治疗,目前认识基本一致,即只有当痔并发出血、脱出、嵌顿或血栓形成等才须治疗,治疗的目的只是消除症状,而不是消灭痔体,就此而言,痔是不能根治的。故此对既往种类繁多的治疗“痔”的方法应持审慎态度,更不要轻信“一针见效”、“彻底根治”、“永不复发”之类广告。但痔疮的预防是完全可能的。没有痔疮的人和有痔疮刚刚治好的人应着重注意预防其复发。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固定排便时间,最好每天起床后,先喝一定量的凉开水,促使定时排便;排便时集中精力,不看书报,不要蹲厕过长,排尽即起,越快越好;便后及时用自来水或温热水冲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干燥。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大便;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和维生素多的食物,促进肠蠕动;少食不食辛辣食物如烈性酒和辣椒、胡椒等;切勿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避免增加腹压:积极治疗肛肠其他疾病如慢性炎症、直肠黏膜脱垂;防治门脉高压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前列腺肥大等。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长期从事站立坐蹲位工作人员尤应参加一定量的体育活动,注意肛门自动收缩锻炼,以调节气血,促进肠运动,改善肛垫的血运。

最后,凡疑为痔又经久不愈或症状进行性加重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轻信游医的盲目治痔的偏方,更不要追求“祖传秘方”或“一针除根”等不实之词,以免延误直肠癌等其他严重肛肠疾患。

专家简介:罗学宏,1963年湖南医学院本科毕业后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工作至今。先后从事泌尿外科、普腹外科、急诊医学工作。外科学教授,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肝胆肠研究中心教授。40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对普腹外科、急诊医学的急危重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肝胆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40多篇,专著2部,参与著书10多部。近年来热衷于科普宣传。曾被健康报评为优秀科普工作者。

猜你喜欢

肛垫内痔肛管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
分段贯穿结扎治疗硕大内庤58例临床观察
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与肛门疾病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