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恋“港湾”:六成太太喜“家政”
2003-04-29钟海
钟 海
正当有关部门因“僧”(工作人员)多“粥”(工作岗位)少,而为妇女再就业想尽了各种点子的时候,北京市海淀区的一项针对2000对夫妇的调查显示,6成多的职业女性情恋自己的“港湾”,愿意回家从事家政,做一名合格的专职太太。
妇女参加社会劳动,始终被认为是提高妇女社会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志。而现在,竟然有一大半的在岗职业女性要“打道回府”,愿意在家当太太,是社会倒退还是社会进步?让人一时难下结论。
对这项调查,妇联的同志颇感失望。她们认为女性放弃工作的同时,也就是放弃了权利和尊严,男女平等将成为一句空话。而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协会的专家却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收入越低、文化程度越低的妇女,越是担心回家会影响自己在家中的地位。相反,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女性却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她们是“能人”“下岗”,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较高的自我评价。她们认为,相夫教子更具有社会价值,家庭是她们“再就业”的理想之地。还有的专家认为,男女平等并不是说男人能干的事女人也能干就是平等。重要的是男人女人能各施所长,在感情和人格上能够相互承认和尊重。更何况太太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已显示了能力和才华,已证实的结论不会因为“打道回府”而轻易被自己和他人所否定。
根据太太要“回家”的社会现象,许多关注这一动态的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回家没饭吃的太太肯定是不愿意回家的。因为养家糊口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于是有人猜测,想回家的太太一定是家中的“粮草”已经备足,心中有了底,才敢于自愿“下岗”,在家中美美地享受“港湾”的温馨。当然,有的太太是因为丈夫的收入颇丰,家中有大树,太太可乘凉,太太相信夫妻之间的感情,相信丈夫能养活她,那么她为什么就不能在家中当一名合格的“后勤部长”呢?
现在各单位的工作岗位竞争激烈,上岗下岗的问题始终困扰着相当多的职业女性。为了不下岗,女性们只能忘我劳动;为了不下岗,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只能忍气吞声;如果人际关系不融洽,更是觉得上岗是受罪。上述现象使太太们的身心相当疲惫,如果不是为了挣钱吃饭,怕是早就回家当专职太太了。另外,太太的苦恼只能向丈夫倾诉。本是“同根生”的丈夫自然要为妻子的苦恼而担忧。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同意太太“回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因为这种“逃避”可以减轻双方心理上的压力,使精神愉快起来。
男主外、女主内,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的一种结论。许多在岗夫妇早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丈夫在外挣钱,太太在家操持家务,教养孩子,各尽所能,倒是一个不错的家庭分工。事实上,人们每天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上班时,男女拼命地赶路;下班后急匆匆地往家走,等夫妻做好了饭菜,已是夜色较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但厌倦,而且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太太萌生“在家务工”,丈夫希望回家后就有一口热乎的饭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让人略感宽慰的是,由于国家劳保政策的保证,即使太太“回家”,也不是空手而归,只要工龄到了一定的年限,就会有一定的“退休金”。许多单位人满为患,极力想减员增效,也愿意少花钱达到太太“回家”的目的。这恰恰符合了一些太太们的想法。有了基本的生活金,太太“回家”时,心里就比较安定踏实了。另外,如果太太在单位收入不高,再扣除在外吃饭的伙食费、交通费等,太太们会觉得划不来,也会促使太太产生“打道回府”的想法。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早已有了男女分工合作的先例。荷兰等国家还颁布了法律保护专职太太的权利。美国的一项统计还表明,美国妇女在家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全国GDP总量的28%。这说明太太在家务工绝不是单纯的相夫教子和操持家务,同样能创造可观的劳动价值。
当然,这项调查结果只是太太们心里的想法,如果真的让其“退役”,是否还是铁了心回家去?另外,太太回家后,短时间内心情会觉得舒畅,但长期在家,会不会觉得很空虚无聊,会厌倦这种“退休”生活,甚至眷恋在岗时的工作环境?这也是一时难下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