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03-04-29

领导文萃 2003年6期
关键词:机遇世界经济

曹 立

从国际环境看,进入新世纪,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清晰可辨,我们面临着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首先,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强大的推动力。特别是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的发展,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社会效率。2000年7月召开的冲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通过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指出,信息技术是“构成21世纪的最强大力量之一”。全球范围的科技进步浪潮,为我国在技术跨越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当然应当看到,新科技革命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是平等的,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真正抓住发展的机遇。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新科技领域中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水平,总体上看,我们与多数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我们对新科技革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以积极进取的态度,真正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就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所作为,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机遇。作为生产力发展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商品、技术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家间的经济依存性不断增强,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分工、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对我国经济发展则起着更多的正面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跨国公司。目前,世界资本、货物和技术贸易额的一半以上都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跨国公司之间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企业兼并、重组空前活跃,从而带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流动的加速。这也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可以在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国际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国际交换,使我国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中心,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只有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此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中国作为重要的投资国地位更加突出。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经济在连续多年增长之后,2002年下半年增速开始放缓,今年一季度增速又大幅度下降,下半年经济走势仍不明朗。日本经济正处在衰退之中,目前还没有复苏的迹象。美、日两国同我国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关系极为密切。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将吸引美、日企业对中国的大量投资和出口,这将为美、日资本市场上的闲置资金找到出路,从而成为美、日经济回升的重要途径。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投资回报都将使其成为世界重要的投资场所。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财富》周刊不久前公布的调查表明,92%以上的跨国公司若干年内将考虑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世界著名的管理顾问科尔尼公司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有吸引力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大量资金,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已开始进入“四个新阶段”,这将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

第一个新阶段是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从1978年-200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2%,是全世界最快的。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1978年的7.4倍。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了1万亿美元。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的GDP总量排在美、日、德、法和英之后,居世界第6位。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具体说就是,1995年提前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2000年又在我国人口比1980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我国总体上进入了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小康社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第二个新阶段是进入了经济结构重大调整、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由低级向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变动趋势。从产业结构和制造业实力来看,我国已经由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进入了中期阶段。具体说,主要有如下特征:其一,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转变;同时,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农业产业单一生产结构转变为多种经营,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其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上升,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原材料、能源和交通运输等“瓶颈”得到基本改善。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其三,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能力显著增强,能够为国民经济提供一定的技术装备。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把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转换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相衔接的调整。这种调整,将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第三个新阶段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作为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加入世贸组织必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平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不仅意味着我国将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由有限范围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个别试点式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开放转变为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开放;而且意味着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认同,这为我国赢得更多参与国际分工的机遇创造了条件。

第四个新阶段是以十六大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体制创新的新阶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向城市推进,从经济向政治、文化全面推进的过程。改革使我国经济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进一步从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将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为资源的市场配置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更大程度地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自身条件,另一方面取决于能否及时抓住并利用好机遇。及时抓住并充分利用机遇,就能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错失机遇,则功败垂成,甚至会遭到历史的无情淘汰。

历史是一面镜子。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蒸汽机和机器的广泛运用,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发展。当时中国的情况是,清王朝已经走完“康乾”盛世,国势逐渐衰微。可悲的是,清王朝并没有见微知著,更不了解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西方列强侵入中国,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世界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等国家相继开始了电气革命,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覆灭和军阀混战时期,机遇再次与我们擦肩而过。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曾经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为之一新。后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我们对自己的国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实行并不断强化计划经济体制,大搞政治运动,忽视经济建设,闭关锁国,盲目排斥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生产力发展缓慢,拉大了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国经济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就在这一期间,世界经济因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而突飞猛进,我们又一次错过了可以发展壮大自己的大好机遇。

两相对照的是,一批后发展国家由于及时抓住了机遇,实现了经济腾飞,步入新兴工业国家行列。比如韩国,从自身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和国际比较优势出发,及时捕捉和积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给予资源、资金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60年代初,日本、联邦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转移,韩国抓住机遇,引进实用型加工技术,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实现了进口替代型经济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又开始向外转移部分耗能高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韩国审时度势,以发展重化工业为重点,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80年代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日益深入的情况下,韩国又抓住发达国家为了在激烈竞争中降低生产成本,把电子工业中劳动密集的装备技术及一些过时及成熟技术向外转移的机遇,在引进相关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加工制造业体系,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1962年以后的30年间,韩国经济以每年平均8%以上的速度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62年的83美元提高到1995年的1万多美元,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0-300年的历程,创造了令人称羡的“汉江奇迹”。

值得深思的是,即使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决不满足于已有的发展成就,而是非常重视对机遇的研究和把握。1997年5月20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认为:到2015年,是美国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地位的“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美国没有类似前苏联的全球性对手,也不大可能出现能够打败美军的地区大国或国家联盟。美国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塑造”有利于美国的战略环境,尽可能使这种“战略机遇期”得以保持并延长。为此报告提出,在15-20年内,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奠定美国在21世纪长期独霸世界的局面。

机遇并不厚此薄彼。新的世纪,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挑战和机遇同在。十六大报告关于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为我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机遇世界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