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战就想打败陈水扁

2003-04-29张依瑶

领导文萃 2003年8期
关键词:行政院长李登辉蒋经国

张依瑶 吴 薇

在台湾,曾被称为"政坛四公子"之一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可说是"世家子弟"。但在显赫家世和顺利仕途的背后,他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出身书香门第、政治世家

连战于1936年8月27日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其先祖在清朝康熙年间迁台,定居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宁南坊马兵营),至连战已延续第九代。

连战的祖父连横,字武公,号雅堂,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根台湾,心怀大陆"的连横努力发扬中华文化,著有《台湾语典》和《大陆诗草》等,并整理了《台湾通史》一书,声名远播。连战的父亲连震东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1931年,连横不甘儿子受日本奴役,将其托付给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委员张继。连震东在西安市担任"西京筹备委员会"专门委员,从此走进政治圈。1945年台湾光复后,连震东担任首任台北县长,此后深受蒋介石重用,成为台湾政坛的"不倒翁",也是台籍国民党高官的"样板"。连战的母亲赵兰坤,沈阳人,燕京大学毕业。

连战在《祖父与我》一书中说,在他出生前两个月,祖父连横患肝癌弥留上海,知悉儿媳临盆在即,遂留下遗言:"中日必将一战,若生男则名'连战',寓有自强不息、克敌制胜之意义,又有复兴故国、重整家园之光明希望!"连战出生后,其父母遵从长辈遗命,为其取名为"战"。可以说,连战一出生,就背负着极其沉重的使命。但其母感到让独生子"抗战一辈子"未免太辛苦,所以为他起号叫"永平",即"永远和平"。1946年,10岁的连战随母到了台湾。

年少轻狂,酷爱运动和跳舞

幼年时期,连战活泼好动,他自己曾说:"我从小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一点也不拘谨羞涩,到了七八岁'猫狗都嫌'的年龄,着实令母亲和师长头痛不已。还记得母亲有个治我的法宝,就是她非离开片刻不可时,就用笔在地面画一个圈,命我坐在圈圈里的板凳上不准出来。如果我被发现有违令之嫌,免不了要吃顿拳头。"至于读书成绩,连战坦承,从来没拿过第一,只要过得去就行。他身边始终有一大群玩伴,众星捧月似地陪着他吃吃玩玩。连战酷爱运动,在师大附中读书时,不但是校篮球队成员,也是游泳队成员,堪称水陆两栖运动健将。

连战上中学时,连震东已经官运亨通,这时的连府环境与从前大不相同,连战开始打高尔夫球,并经常组织郊游、参加舞会,其玩伴都是些高官富商子弟。自那时起,连战就开始与钱复(原"中研院院长"钱思亮之子)、陈履安(原"行政院长"、"副总统"陈诚之子)和沈君山(原台湾农业复兴委员会主委沈宗翰之子)并称为"政坛四公子"。关于"四大公子",台湾还有一种说法,是指钱复、陈履安、宋楚瑜和连战。无论哪种说法,连战都榜上有名。

玩归玩,到了中学毕业的时候,连战在父亲的亲自督促下,开始下苦功夫狠啃书本,考上了台湾大学政治系。这场苦拼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连战自己也说:"我开始成熟,懂得收敛。"

蒋经国刻意培养

1957年从台大毕业后,连战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国际公法及外交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66年至1968年在美国大学里任教,前后共3年时间。在美期间,连战还完成了人生的另一件大事---结婚。他的夫人方瑀1943年出生在重庆,1946年随父迁往台湾。方、连两家是世交,方瑀小时候经常出入连家。她容貌秀丽,曾荣获台湾第三届"中国小姐"冠军。

连战拥有博士头衔,又出身书香门第、政治世家,这样的背景自然使他深受台当局青睐。蒋经国儿媳方智怡回忆说,当年蒋经国认为"连震东很正派,他在教育上给予连战的也是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因而有意栽培连战这位大陆出生的"台籍精英"成为国民党中生代领导人。1968年,连战应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之邀返台,任台湾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和政治研究所所长,历时7年之久。当时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成立了秘密的外交和经济两个研究小组,由"行政院长"蒋经国直接负责,是高层次的智囊团;每个小组聘任6名学者负责运作,连战受聘为"外交小组"成员。对于这位年轻的学者,蒋经国十分青睐,经常召见他,连战从此平步青云,仕途一帆风顺。1969年,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75年出任驻萨尔瓦多"大使",此后又历任多项党政要职。

当然,连战升迁如此之快,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得到其父连震东的言传身教。据1990年5月18日日本《太平洋日报》刊载"连战的内心世界"一文透露,连震东生前曾告诫连战:"在官场不要太出风头,尤其是要少说话多做事,多拉关系,才能步步高升。"岛内媒体也披露,连震东曾对儿子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为官要像骑自行车,头要不断地点,脚要不断地踩。"连战进入政界后,以"诚诚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座右铭,个性温和,谨守本分,作风内敛,尽量避免曝光,尤其是对长官必恭必敬,从不僭越。1981年4月国民党选举中常委时,连战站出来提议,中常委不必由中委们投票选举,"奉请主席(蒋经国)提名、以鼓掌方式通过"。如此公私两便的一招,不但深得蒋经国欢心,懒得拉票的中常委们更是对他感激不尽。当年11月"内阁"局部改组时,年仅45岁的连战出任"交通部长",是历来最年轻的"部长"。1984年,连战进入国民党权力核心中常会,成为31名中常委中最年轻的一员。

长期生活在李登辉阴影之下

连战是李登辉任教台大时的同事,两人关系密切。因而李登辉上台后,相当重用连战。但与蒋经国不同的是,李登辉表面上培养连战当"接班人",实际上是利用他听话的特点,排斥异己,推行党内独裁。

李登辉1988年上台后,于当年7月提拔连战任"外交部长",利用其特殊身份和"外交资历"排挤"官邸派"势力(蒋经国在世时的亲信)。而连战上任后,也努力推行李登辉所谓的"务实外交"政策,台湾当局先后与格林纳达等国"建交"或"复交",还于1990年以"台澎金马关税区"名义申请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人事方面,连战也按李登辉的意志办事,推行"年轻化"和"本土化"。当时台湾舆论称,连战是李登辉"中意的一颗棋子"。

为了将连家的财势与社会关系纳为己用,同时直接指挥除"总统"、"行政院长"以外握有实权和行政资源的第三大官---台湾省主席,李登辉于1990年6月把连战派到台湾省政府,担任台湾省主席。值得一提的是,自1990年以来,以李登辉为首的主流派与以"行政院长"郝柏村、"司法院长"林洋港为主的非主流派矛盾不断激化,李登辉一直在找机会拔掉郝柏村这个眼中钉。1992年12月第二届"立委"选举结束,李登辉以"世代交替"为由,逼迫郝辞职,提名连战为"行政院长"。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1993年2月,连战在李郝的明争暗斗中登上了"行政院长"宝座。就是从这届"内阁"起,国民党以往以大陆籍势力为主、本省籍势力为辅的权力分配结构,改为以台籍势力为主、大陆籍为辅的新格局。

1993年8月,李登辉提名连战为副主席,3年后,二人又搭档竞选"总统"。当选"副总统"的连战还兼任"行政院长",从此登上权力高峰。但此时,与其说是李登辉培养他当接班人,倒不如说是为"后李时代"垂帘听政做准备,更可怕的是,连战于1999年获国民党提名参加2000年"大选",但李登辉却极力阻止最有可能胜选的"连宋配",并通过各种手段扶植陈水扁,致使连战落败。这也是连战人生遭遇的最大一次挫折。

连战觉醒,逐步改造国民党

李登辉在国民党内部的反对声中被迫下台,连战于2000年6月当选国民党主席,国民党进入"连战时代"。经过选举惨败的教训,连战开始觉醒,逐渐与李登辉划清界线,开始走自己的路。

针对国民党的诸多弊端,连战加速对国民党的改造,实行党员重新登记,并在2001年3月国民党首次直选党主席中,再次当选。由于李登辉退而不休,分化国民党,连战最终于2001年9日开除李登辉党籍。2002年12月,国民党以较大优势打赢台北市长选举战,民意调查支持度有所上升,并首次超过民进党;连战在"泛蓝军"的盟主地位确立,今年又顺利组成"连宋配",极大地鼓舞了"泛蓝军"的士气。连战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打败陈水扁。

连战赞成一个中国,反对"台独"。2001年1月14日,他在"新世纪两岸关系研讨会"上明确表示认同"中国人"。他说,"我们的祖先来自中国大陆,我们从来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最富有的政要之一

连家在台南是名门望族,家大业大,从到台的第一代起就是台湾的有钱人家,只是历代富有的程度不同。到了第六代,连家与当时台湾数一数二的贸易商沈鸿杰联姻,财富猛增。当然,连家真正的发迹还是从第八代连震东开始的。

连震东是学经济出身,为官40年,很长时间担任与经济有关的职务,与台湾经济圈关系密切。连战学政治出身,长期担任党政要职。父子二人因身份特殊,不便亲自经营祖传家业,只有委托其余家庭成员处理。连战母亲赵兰坤是理财专家,1946年赴台后,她运用过人的投资智慧和眼光,处理连家的产业,连家因此迅速发家。

从连横到连震东再到连战都是一脉单传,财富的积累也是一脉相承。台湾《新新闻》周刊发表《连战到底有多少财产》一文指出,早在1993年,连战家产就已经累计达200亿元新台币,包括有价证券、金融存款和财团法人基金等。而据岛内报刊当年对台湾百大富豪的排名,连战名列第十二位。时至今日,他仍是岛内最富有的政治人物。但他与李登辉等人不同,李的暴富"来路不明",而连战则是"生财有道",岛内媒体也很少拿他的财产做文章。

(秦有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行政院长李登辉蒋经国
蒋经国不用日货
蒋经国曾贫困潦倒舀地沟油做饭
台“行政院长”否认与黑道有染
蒋经国统驭台湾情报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