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然地过这道“坎”

2003-04-26包群儿

人民教育 2003年17期
关键词:幻想日记班主任

包群儿

因村小撤并,她随同学们转到中心小学,上六年级。由于我也任教毕业班,所以我时常能碰到她。每次相遇,她总是瞪着一双略显红色的大眼睛,看一眼人,招呼一聲“老师好”便低头走回教室。一开始我们之间并不熟悉,我觉得她与其他女生没什么两样。

没几天,她的“不一样”就在师生中间悄悄传开了。核心问题是喜欢与班里的漂亮男生在一起。常在日记中“叙述”幻想)与某位男生在一起活动玩耍)的情景,还要求老师让其与那位男生同坐一桌。在该男生生日时,她在一家点歌台为其点了一首歌。

她的情况引起我的注意,我从她班主任那儿证实了以上事实。

通过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不参加集体性活动,尤其是每天的早操,从不主动参加。对老师的询问,常以“我的老毛病例假)来了”、“我肚子疼”、“我要上厕所”等为由来推却。有几次,班主任再三催促她下楼做操,她或是站着不动,或是故意挖出鼻血来逃避老师的责问。她比同龄女孩成熟得多。白哲的皮肤透出少女的红润,身体也已经初具少女的形体,略有些丰满,剪齐耳短发。常穿牛仔装,据说此衣服较合身。她学习成绩不理想,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

她的父亲是拖拉机短途运输个体户,母亲是本地某小厂女工。家中经济条件较好,吃、穿、用均不愁,父母对她照顾虽不很多,但关注不少,谈吐也比较善解人意。应该说,在她的成长中没有什么不顺之处。

据原小学的老师反映,她在读小学一至四年级时,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到五年级时,逐渐对班中的男生特别是相貌好、成绩好的男生)时有爱慕之举出现,常在作文、日记中叙述“假想与该男生在一起的情景”,而且“目标”转移较快。到中心小学,她又把“目标”对准了本班的另一位男生。成绩一直不理想。与同学关系一般。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生,我决定走进她的世界。

考虑到是从日记中获知问题,且与当事人不很熟悉,在本校就读时间也只几个月,再加上她的间题形成已有一年多时间,我想先关注其内心世界,取得信任,而后澄清认识。

第一阶段:相互了解信任,确立朋友式的关系。

那天,她报过姓名后,坐下来,很自然看了我一眼,又马上低下头,红着脸笑了笑,问:包老师,您找我?”显然,她有些不明白,因为我不是她的班主任,也不是任课老师。我也笑了:“是呀,可以么?”她咬咬嘴唇,点点头。我们没有谈得很深入,只是对双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她看起来对我已有初步的信任。

她:是不是我的一些事你也知道了?

我:是的,你希望把这些说出来吗?

她:(欲言又止)你可能知道一些。

我:但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只是觉得这件事对你影响不是很好。

她:真的吗?(她好像有点着急。)

我:不要紧,我们一起努力,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她还是有顾虑,而且这种顾虑是多方面的,她心里也挺烦,但自尊心很强,尤其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但是,第一次谈话后的那种迫切想解决问题的愿望又使她鼓起勇气踏进了辅导室。

第二阶段:相互协商,重构合理信念。

三天后,她来了。

在这之前,我进行了“家庭访问”。目的在于:(1)与家长沟通教育理念,强化父母的责任;(2)请家长以直接、自然的态度与她面对面交谈。在学校里,她曾多次用眼神问过我,我以点头示意,所以,三天后,她又来到我这里。

她:(犹豫片刻)包老师,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我喜欢他,我希望和他在一起。

我:喜欢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呀。我们每个人都会有。

她:可他是男同学。而且,其他同学都说我想找对象了。她的眼泪快掉下来了。)

我:那也正常,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学。

她:(急切地)可是我想和他单独在一起,想让他也喜欢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他很漂亮,是个大队干部,我总是幻想和他在一起,老师让我们写日记,我写着写着就把他写进去了,而且只有我们两个人。

她认为现在村里的女孩都打扮得很漂亮,很多女孩十七八岁就已有了男朋友,电视中也常有这种现象,她表示非常向往。随着这种倾慕意识日益增强,倾慕的对象也指向了班里漂亮又优秀的男生。

看来,生活环境以及媒体的负面影响相当大,尤其是对于她那样的小学生。

我:他确实很优秀,我也有所了解,看来,你对他非常了解、关心,注意多了,你就总是有他的影子。

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特别是优秀男生的关注,这本很正常,但这种渴望又一下子得不到实现,或是无法实现,于是就出现了异性交往缺失前提下的行为偏差,以幻想来代替现实,常在假想的情景中得到满足。把自己曾在文艺作品中看到的、听到的异性交往镜头,经过大脑的重新组合而变成自己的经历,用文字描述出来写在日记中,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望。只是因为社会阅历的短浅,使得自编的情节还较为单纯。

她:可是,他对我一点也不好。他说,我们还是小学生,那些是大人的事。(很失望的样子。)

我:他“骂”过你吗?

她:没有,但有些不耐烦,不过没有向老师告状。

我:是呀,他觉得这事对他来说太早,现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很真诚的,他想维持与你的真诚友谊,所以不告诉老师,免得你受批评,看来,他很尊重你。我听说你不太参加班级活动?

她:(笑了笑,点点头)我不爱动,我喜欢看电视.

我:电视很好呀,里面有许多适合你们的节目,你不妨看仔细些,在班里与他组织同学们一起搞活动。

我感到机会来了,试着转移她的注意力,希望能以多样的脑力、体力活动的消耗使她无暇胡思乱想。因为该女生平时基本没有什么活动,学业上也不努力,但一日三餐饮食正常,营养较好,所以精力过剩,自然就整日幻想无限。

我决定采取事先设想的干预措施:(1)运用行为治疗技术中的增强、消退原理改变她的行为;(2)请她参加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动和体育运动,适当消耗精力,并使她感受到与同学交往的乐趣,从而转移注意力;(3)充分利用她丰富的想像力,让其编一些内容健康、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改变幻想主题;(4)给她介绍有关杂志、书报,逐渐改变其不合理的观念。我把这些建议告诉了她,并暗示她,我会与她一起努力,共同解决问题。

她:(灿烂地笑了)好,我试试!

第三阶段:调整认知,澄清问题实质。

三周以后,刚好他们班组织班会,主题是“留下最美好的东西”,里面的好几个活动都是她的创意。她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语文老师反映她的日记内容也变了,记的都是电视节目里的活动内容。在这几周中,我又与她父母联系,深谈了一次,还好,家长比较开通,表示在家里会多和她沟通、谈心,并与学校配合,还保证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三周后,她又一次来到我这里。

她:(显得很高兴)我们组织了一次班队活动,有几个节目是我出的主意。同学们都很亲热地说我“真棒”。

我:真替你高兴,喏,送你一张照片。(该照片是她与同学一起参加活动时拍的,这很关键,是帮她建立自信、形成正确行为的重要催化剂。)

她:这是我?

我:是的,你看,你很棒!你看,这里还有同学们对你说的话呢!

我递给她一叠贺卡,上面有同学写给她的话,其中包括她暗中倾慕的男生。她一张一张看得很仔细,并没有特别长时间地看那位男生的话,看来,她已初步走出“旋涡”。

她:他说,小娅,你很了不起,应该忘记过去,让我们成为好同学,好朋友。

我:其他同学也这样说吗?

她:有,老师,真奇怪,我现在忽然觉得很想和同学们说说话.

我:好呀,你也可以通过贺卡来诉说,不如试试,现在你还幻想那些情节吗?

她:闭上眼睛,稍试片刻)没有,我满脑子都是想我该写些什么话给不同的同学。

我由衷地笑了,她也笑了,很纯真、无邪,孩子一般。不,她本身就是孩子。她对男生的倾慕也是比较单纯的。为了巩固这一段时间的辅导效果,我又采取了其他措施主動干预:(1)在班级范围内,发挥集体的作用:仑)任课教师协同进行支持性辅导,以创造良好的心理适应环境,防止其反复。

这是一次及时的辅导。

此后的几周,我极其繁忙,因为要复习应考,每天见到她,她总是会心一笑。早操集会上也能见到她了。班主任惊喜地发现她竟然是一个想像力极为丰富、“点子”很多的学生。

毕业典礼一个月后,她给我来了一封信,告诉我她玩得很开心。特别感谢我帮她从“迷惑”中走了出来,她说,那时的她是多么可笑,竟然……

我欣然回信。也为自己自豪,因为我帮她跨过了人生路上的一道坎。

在与她相处的一个多月中,我也感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冲击,青春期的那种萌动,每个人都会经历,重要的是如何正确把握、理解与排解,转移重心。我们的孩子多么需要这种引导啊。

猜你喜欢

幻想日记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锁不住的幻想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