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颗纽扣
2003-04-26王晓丽
王晓丽
西装上的第三颗扣子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我并没有在意,记得有人说,穿3颗扣子的西装时,第三颗扣子不系才显得洒脱、自然。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此多费心思呢?
那夭下课,我正往办公室走,听见有人喊我:“王老师!”回头一看,是晓敏——一个平素沉默寡言的女生,她上课从不回答问题,在各项活动中也是一个旁观者。自从接这个班以来,除了开学第一天点名外,我几乎从未和她交谈过。她会有什么事呢?我疑惑地看着她,晓敏显得很不好意思:“老师……我捡到一颗扣子,您看是不是您衣服上的?”我既感到意外,又有些惊喜,接过一看,图案和形状虽然很相像,但细看之下,却比我的扣子要小一些,颜色也深了点儿。我刚要告诉她不是,一抬眼看见她喜悦而期待的目光。很显然,她在为能给老师做点事而高兴。她大概没有看出扣子的区别,于是我微笑着对她说:“这是我的扣子,谢谢你!你在哪儿捡到的?”她腼腆地一笑,说是在教室门口捡到的。
两天后,在读晓敏的周记时,我才明白了她的一片苦心。原来,晓敏虽然性格内向,却十分渴望与人交流,尤其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当她看到我的扣子丢了时,跑了很多商店,才买来了这颗很相像的扣子。她在周记里写道:“每当看到老师和别的同学谈心时,我是多么羨慕啊!可我成绩不好,又不善言谈,老师怎么会和我谈心呢?这回我终于得到了老师的关注,老师居然亲切地向我道谢,我真高兴!”
读罢晓敏的周记,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贯在工作中是多么功利!我习惯于“抓两头带中间”的教育方式。对班里的“尖子生”,我耐心辅导,经常“开小灶”,因为他们意味着班里将来的升学率:对那些不爱学习、经常闯祸的“调皮鬼”,我软硬兼施,煞费苦心,为的是表明自己转化“后进生”的成绩。可是,对这些成绩一般、几乎从不违犯纪律的学生,我却很少真正关注,也从未考虑过他们的感受.
我郑重地将那颗具有特殊意义的纽扣放在办公桌上醒目的位置,它将提醒我,教育者应该善待每一颗渴望关爱的心灵,尤其是对那些各方面很普通的学生。或许他们就像西装上的第三颗纽扣一样,似乎可有可无,然而,平凡的他们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