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开放措施功在中长线

2002-07-01

财经 2002年22期
关键词:国有股外商A股

最近有两个新的政策推出,一是允许外商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另一是QFII暂行规定。但两个“有利措施”推出之后,深沪股市不升反跌,上证指数跌破了1500点这个“政策底”。这两个新政策虽然短期内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应该属于利好,尤其是允许外资收购国有股的措施,其可能的影响更大。

QFII短期难吸引大量外资

在QFII暂行规定中,对境外合资格的投资机构的限制算是相当严格,要求其管理资产超过100亿美元。除了一些大银行,大部分香港的证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和财务公司等,无法达到这个要求。

大机构的投资方式,有其自己的独特思路。中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但如何分享这种经济成就,仍然需要讲究策略。大机构的投资策略中,最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所以境外投资者肯定倾向投资于大型以及盈利相对稳定的上市企业。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符合这个要求的上市企业,大部分都在香港有H股上市。所以合资格的境外投资者,为什么要选择以更高的股价投资A股市场并承担更高的风险呢?

除了A股价格高,有关规定对境外投资者本金汇出境外有严格的限制,一个投资者如果要撤资,最少需要大概一年的时间。

有关的规定中,合资格境外投资者也可以投资国债、金融债权和企业债券等,其中以国债规模最大,也最有可能吸引到外资投资。但中国人民币国债缺乏利率期货等工具,大规模投资具有一定风险。

另外,人民币汇价的风险,也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中国经常项和资本项都有巨额顺差,中国且有世界第二的外汇储备,人民币的汇率又处于“有管理的浮动”,所以短期内汇率的风险较小。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金融市场需要开放、中国商业银行坏账比例高、政府财政赤字逐年上升等因素,也令在中长期时间跨度上人民币汇率风险不可小视。同样,人民币缺乏汇率期货等避险对冲工具,大规模资金投资少了一个规避风险的手段。

因此,境外大型投资机构恐怕不會轻易向中国投入大量资金。然而这大概不会阻碍合资格的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可能的获利机会。所以,估计最后的情况会是大家都申请成为QFII,但却只进行小量投资。不管如何,由于现在中国A股市场没有海外机构投资,以后即使是小量投资,总算是有资金入市,对股市来说,都应该是利好因素。

收购国有股政策有吸引力

QFII规定中,境外投资者投资上市股份,不能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一成。而允许外商受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却没有这个限制。因此,外商可以通过受让国有股,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从而控股上市公司。

如果外商以长期投资为打算,以收购国有股的形式,可以把收购成本降至更低。而且,没有股权比例的限制,等于是容许外商可以控制上市公司,这对许多港台企业来说,颇具吸引力。

以这种方式介入中国股票市场,也有缺点。因为人民币资本项仍未自由化,所以这种投资资本不能汇出境外,只有坐等资本项自由化的那一天到来。资本流动受到限制,是投资者所面对的最大风险之一。

因此,QFII给了直接投入流通股份的方便,却限制了投资规模,使得投资者不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允许外商获得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同时也受到资本无法自由流动的限制。

所以,前者好看不实用,后者不好看,却有可能在市场上引起真正的波动。虽然两个政策都无法促成短期的效果,但长远来看,这两个相关的新措施,仍可能带来中长期的效果,使得中国股市出现震荡。

猜你喜欢

国有股外商A股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的国有股转持问题探讨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谁是冒牌外商
一月A股龙虎榜
一月A股龙虎榜
2013年A股大股东增(减)持排名
China uses US$420 bn of FDI in 5 years
国有股转持社保基金:一种制度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