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正在形成
2002-04-29
“十五”计划执行迄今已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的实践发展过程中,一些原有战略规划始料未及或者估计不充分的、新的经济增长支持因素明显显现。其中,一是制造业发展明显加速,二是城市化普遍趋于规模扩张。
制造业发展明显加速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但就产业结构调整而言,“十五”计划强调的资源集聚重心是高科技产业以及社会服务业。其中,高科技产业要“建设一批重大高技术工程”,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社会服务业要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领域,要“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在这个战略规划中,制造业的主要任务是改造而不是扩张。“十五”计划规定,这一领域要“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时认为,“九五”末期供大于求的普遍失衡主要是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的。在这样一个判断基础上,在前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中曾特别提出“制造业的项目一个不上”。
实践发展突破了“十五”战略规划的设想。事实上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扩张最快的产业领域。最近一段时期来,“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话题已经成为媒体讨论的一个新热点。当前,中国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的产量规模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现在全世界的彩电产量中在中国生产的超过四成,办公室设备的复印机中在中国生产的更达到六成。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工厂”。
中国制造业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OEM方式,即“贴牌生产”。目前日本大型彩电企业中的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机四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到中国。日本索尼公司在上海的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中有八成返销日本。东芝的录像机、三洋电机和夏普的CD、单放机以及DVD等都主要是在中国生产的。
中国制造业扩张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很多企业跨行业交叉进入新领域成为普遍现象。近年来,以电话、彩电见长的TCL开始大规模生产手机,微波炉产量全球第一的格兰仕在2002年一跃成为空调大户,居家电业龙头地位的海尔则大举进军计算机生产领域。这一趋势推动的结果是,在空调、手机、计算机等领域中外国品牌明显退出而国产品牌正在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在以家电、手机等产品为代表的制造业出现新一轮扩张的同时,作为工业化阶段制造业典型代表的轿车工业也开始萌动。2001年以来,中国轿车市场的最大特点是新品牌、新型号层出不穷。其中不仅有一汽、东风、上汽以及天汽等老牌轿车生产基地的新产品,而且很多省区新厂家的产品也在“家庭车”概念上尽夺风头。派力奥、优利欧、奥德赛、赛马、奇瑞、羚羊、吉利、英格尔等新品牌、新品种、新型号以及新企业不断涌现,意味着资源正在向轿车工业大规模集中。
制造业中的整机产量能够迅速跃起,其背后是零配件配套生产的大发展。目前在广东等省的沿海地区,家电生产的几乎所有零配件以及相关材料都可以很容易地就近采购到。实际上,轿车工业新品牌、新品种迅速涌现的局面同样昭示出,中国的轿车配套生产能力也正处于一个迅速扩张的过程中。
制造业发展的不断加速是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结果。市场意志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想象、主观判断为转移的。被很多人指责为是“为外国企业打工”、“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贴牌生产其实恰恰是中国制造业质量素质提高、大生产组织能力增强、配套加工水平进步的最重要体现。为社会普遍担忧的“价格战”最激烈的领域恰恰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十五”开局的产业结构变化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市场原则:竞争是发展的最好动力。
城市规模普遍趋于扩张
“九五”末期,在对重大战略难题的研究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中国前期的经济发展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这就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在“六五”和“七五”计划时期,由于大城市发展政策摇摆不定,包括上海在内一大批中心城市的扩张曾长期受到阻滞。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强调“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为乡镇企业的发展留下了严重后患。实际上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拉大也主要在于城市发展差距的拉大。人们共识,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历史任务、缓解日益尖锐的就业矛盾、调整城乡之间经济关系、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以致实现资源节约、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调整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的共同解决办法就是发展城市。
在“十五”计划酝酿过程中,关于“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提法曾引起很大争论。争论的结果是以乡村社区集中为重点的“城镇化”提法为“十五”计划所采纳。“十五”计划在“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一章中提出,“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
显然,“十五”计划所强调的城市发展重点仍然是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突出这一意图,“十五”计划还特别强调,要“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
实践的发展并未按照“十五”计划的上述设想展开。2000年以来,各地普遍启动并呈现出极大活力的,恰恰是大中型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张以及与此相应的城市建设加速和城市经济活跃。在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设和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的经验启迪下,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城市规划调整的影响下,各地纷纷在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大大强化了城市化的位置。
在过去两年中,全国大中城市的面貌普遍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城市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善在各城市中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并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前期遍布各城市主要街区的以小摊贩为主的“占道市场”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城市交通立交枢纽、城市标志性建筑等成为了新的城市景观。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功能分区也已初见雏形。围绕大型购物中心的步行商业街、专业化的特色商品街、以高档写字楼群和商务展馆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CBD)、新型居民小区、政务区等街区已开始形成新的城市分布。工业企业退出城市核心区域的布局改造在几乎所有城市中普遍展开。连锁经营、品牌专营、大型超市、社区服务系统等新的商业业态到处涌现。房地产开发更是出现了档次升级、规模升级、功能升级的趋势,大型居住区连片开发、街区配套建设、高档标志性建筑项目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基本形式。
城市化加速不仅表现在城市改造的加速上,而且表现在城市规模扩张的重大突破上。当前,相当多的大中型城市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城市扩张规划,而且这些规划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大规模的新城区建设和城市重心转移。杭州提出,要脱出原来以西湖为核心的旧城区束缚,建设一个为以钱塘江两岸为核心的新杭州。长沙提出,要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将长沙的规模扩张一倍。郑州的设想是新建15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成都提出了向南、向西发展,建设一个新成都的规划。
在省会城市纷纷提出大规模扩张计划并已经付诸设施的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一批“副省级”城市和地市级城市的加快发展。宁波、青岛、大连等城市不仅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且以其城市风貌的良好形象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很多省区的地市级城市也各自加大了城市的改造、扩张力度。目前,城市定位、城市形象塑造、“经营”城市、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资源价值等已经成为区域经济规划中最常见的用语。在各地招商引资的项目排列中,城市建设项目已经普遍取代了工业项目的地位而上升为第一位。人们很容易从身边媒体中有关区域经济的广告中感觉到,对城市环境综合优势的宣传已经取代了对工业资源优势的宣传。
大中型中心城市先于小城镇、小城市而出现加速扩张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小城镇、小城市应当发展。但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小城镇、小城市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化分工的广泛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系统中,没有大中城市的分工组织作用,人们主观想象中的“城镇化”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下,各地都需要有自己的能够直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现代化“窗口”城市。而且大中型中心城市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重心,结构调整和存量资源优化重组的要求要远比农村社区的城镇化改造更为迫切。“九五”中后期以来,我国地级以上的230余座城市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可以预见,在今后一些年中,大中型城市的发展仍将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最重要支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