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析利弊
2002-04-29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水利工程必须注重长远,注重全局,不能因一时一己之利而贻长远之患。
潘家铮说,人类和水打交道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无能为力”和“力不从心”的阶段,面对滔滔洪水的大灾难,只能逃荒或死亡。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兴修水利工程,要管住水、利用水,进入到“改革自然”的阶段。人们修堤筑坝建库、修渠道、开运河、建电厂,发挥防洪、灌溉、供水、通航、发电等效益,这个阶段还没有结束。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有失误,甚至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第三阶段应该是,人们在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对水进行更科学、合理的治理开发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做到与大自然协调共处。当然,三个阶段没有明确的界线,是逐渐过渡的,但我们必须尽快地走上第三阶段,否则水利会变成水害。
搞水利工程是为了兴利除弊。对兴利,大家是重视的,每一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都把工程效益说得详而又详、细而又细,但在除弊上就底气不足了。我这里所谓“弊”,是指修工程后引起的弊。大自然经过千百年的磨合,已形成一个平衡的系统。修建水利工程,必然扰动这个平衡。在新的平衡状态下,可能出现弊。我们一定要重视它、认识它、解决它。所以我建议在水利学科下搞个二级学科——“水害学”。
现在高校里关于水利的很多课:水文学、水力学、力学、结构学、岩土工程、施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是为第二阶段任务服务的。这无疑是重要的基础,今后还要大发展。但我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就是对工程利弊的科学分析。
那么,如何科学的评价一个工程呢?
1北匦胗枚态而不是停滞的观点看问题。有的工程能发挥近期效益,但从远景看,弊端更大。
2北匦氪尤流域而不是从小范围看问题。有的工程从局部看利莫大焉,从全流域看就不可行。搞水利牵一发而动全身,下游工程影响上游,上游工程影响下游,地面牵涉地下,地下牵涉地面,跨流域工程影响面更广。
3北匦氪幼芴宥不是从局部看问题。建大库调节径流,当然好,但天然洪峰就此消失。大量开发水源可为民造福,但破坏了生态,还助长了浪费。
总之,要在更高层次上研究问题,不要因一时一己之利而贻长远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