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大学生永不言败
2002-04-29尧少时
尧少时
她叫周国吾,是一名32岁的下岗女工,5岁孩子的妈妈。13年前,因为家境贫寒,为了帮助哥哥、弟弟完成学业,她含泪放弃考大学,边读技校边打工挣钱。2001年,国家放宽普通高校招生“年龄、婚否”条件限制,她毅然与那些十八九岁的高中应届生一同走进高考考场,并以567分的好成绩被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录取,成为该校建校几十年来第一位“妈咪”新生。她的青春之坎坷、求学之艰难、毅力之顽强,催人泪下,令人敬佩。有人将她的求学经历发布在网上,引起了CCTV《半边天》栏目的关注。2001年11月14日,《半边天》栏目两名记者专程来到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CCTV的记者说:我们是被感动而来的。
家道贫寒,为帮助哥弟完成学业
我含泪放弃考大学
1969年6月14日,我出生在湖南省双峰县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和我一家六口人。
爸爸在县城工作,是所谓的“半边户”。全家全靠父亲那一点微薄的工资,生活很困难。我6岁时,又多了个小弟弟。人丁兴旺了,生活却更苦了。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一年到头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很少能吃到肉,连喂养的几只家禽也都换了油盐钱,抑或填了爷爷、奶奶的药罐子。每天只能吃两顿。大米饭总是吃不饱。每到青黄不接的那三四个月,顿顿都是杂粮——不是红芋、萝卜,就是高粱、荞麦。有时什么都没了,就去借。借不到粮食,母亲就去挖野菜,再加上点米糠熬粥,吃一顿算一顿。那情景真是刻骨铭心。
苦难中,我们几个慢慢长大,相继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也一天天衰老,变得体弱多病,家里的日子越过越艰难了。但爸爸、妈妈认定了一个理,孩子不多读书,永远没出息。于是,便千方百计借钱给我们上学。好在我们还争气,成绩都不错。
1986年,我哥哥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当时上大学还不要交太多的学费,但每年上千元的生活费在当时也不是个小数目。一家三个上学的,愁煞了父母。从不求人的父母,厚着脸皮走东家串西家借钱,好不容易才凑足了哥哥上学的盘缠。那天,我们全家人去车站为哥哥送行。哥哥拍拍我和弟弟的肩膀,鼓励我俩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望着那辆载着哥哥西去的列车,我暗暗发誓:一定要与哥哥一样考上大学。
1988年,我高中即将毕业,班主任极力怂恿我报考重点大学,我也全力以赴进入最后的高考冲刺。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全家的户口问题总算解决了。母亲、我和弟弟搬到县城父亲的单位居住。全家人团圆了,可经济上却更困难了。因为全家失去了可以维持温饱的土地,坐吃山空,母亲无工作,解决户口也花了一笔钱,惟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父亲的300多元工资。家里已是负债累累。随着高考的临近,父母越来越愁眉不展,尽管他们没有说要我放弃高考,但我已经读懂了父母的心事。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为了能让上大学的哥哥完成学业,也为了弟弟今后能考上大学,我含泪放弃了报考大学的机会,参加了当时娄底地区的技工学校招生考试。我之所以选择读技校,是因为读两年就可直接分配工作,费用不多。而我选择去娄底地区读商业技校,主要原因是因为一个亲戚在娄底做生意,正缺人手,我可以边学习边利用空余时间帮亲戚做生意,学以致用,还可挣点钱减轻家庭负担。读技校两年,我未买过一件新衣,常常是馒头、稀饭打发日子。更舍不得花几角钱买一根冰棍、坐一回公共车。别的同学寒、暑节假日回家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我却抓紧一切时间打工,把省下的钱寄给四川上学的哥哥。
1990年,我技校毕业分配在双峰县副食品公司,哥哥毕业参加了工作,父亲也退休了,家里的经济状况略有好转,债务也在清偿中。
结婚生子,
痛惜流年似水我萌发求学渴念
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先后干过开票员、出纳员、商场售货员、柜台组长。一晃五年过去。已是大龄青年(27岁)的我经人介绍,于1995年10月与曾凡江结为秦晋之好。小曾在湘潭汽配厂工作,是一线工人,他老家在农村。我们虽然结了婚,但没有购置任何家具和电器。租了两间30平米的房子,住了半年多,因交不起房租把房子退了,然后我一直住在娘家。父母也只有50平米的住房,居住拥挤,而我爱人小曾在厂里至今都是住集体宿舍。夫妻两地分居,相距100余公里,来回一趟要20元车费。为了省钱,爱人两三个月才回一趟(我父母)家,呆上两三天又走了。结婚六年来,我们夫妻合起来在一起相聚的日子充其量10个月。我感觉到岁月正在无情地吞噬着我的青春,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我知道:人的悲哀不是贫穷,而是无知。于是我萌发了求学的念头。念头一旦萌生,就像三月里疯长的野草。
1996年初,我报名参加成人高考考前补习班。那时我已怀孕几个月。白天,我照常上班,晚上和周末,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形单影只去双峰电大上课。剧烈的妊娠反应,折磨得我死去活来,整天无精打采,只想睡,不思饮食,一闻到厨房里的油烟味马上就想吐。记得有一次,严重厌食的我,已一天没吃什么东西了,但周末我必须去听课。那天早上,我强迫自己吃了点稀饭,便蹒跚着出发。刚行至半路,便呕吐起来。胃里翻江倒海,吐得昏天黑地,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粗气,足有半小时挪不动腿。那一刻,我真的想放弃。但最后我还是咬着牙,艰难地向学校走去……
1996年5月,已怀孕近8个月的我挺着大肚子,出现在成人高考考场上,令所有监考教师和考生惊诧不已。一个月后,我被通知考上了长沙工程兵学院双峰电大函授站电算会计班。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1996年10月18日,对我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电大开学,也是女儿出生100天。我早早收拾好孩子的一切,给女儿喂奶。上课时间快到了,娇女仍贪婪吮吸着,我狠心把孩子扔给母亲,急急忙忙出发,后面传来女儿尖厉的哭声。我转过头,母亲正抱着哭闹不止的孩子追了出来,我鼻子一酸,却不敢往回走,含着眼泪向函授站赶去。要知道,孩子才100天呐!我的求学之路注定是一路泪水,一路辛酸。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边上班,边哺育幼小的女儿,边坚持电大学习。虽然很苦很累,但我觉得日子很充实。
1997年11月,我所在的芙蓉商场实行买断经营,但我却无法拿出6000元钱买断柜台里的商品,被宣布下岗了。当时,爱人小曾单位的效益也不是很好。那点可怜的薪水既要负担一家三口的生活,还要赡养他农村老家的双亲,生活面临极大困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仍不放弃电大学习。因学习刻苦成绩好,我曾代表双峰电大函授站参加地区电大系统大学语文竞赛。同时我还自学了会计课程,并在下岗的第一年考取了会计证。
1998年7月,我的家已穷得叮当响。事实上我结婚后根本就没有正式的家,父母对我这种难有回报的学习很有怨言。俗话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我结婚生子步入而立之年了,却还长年累月居住在父母家刮油水。丈夫也很生气,我们一次次地争吵,我却毫不让步。在求借无门再也无法维持我电大学习和女儿生活的绝境下,我只好租了一个门面做生意,我一边惨淡经营着生意,一边继续坚持电大学习、哺育着女儿。
苦挣苦熬,三年过去。1999年6月,我终于从长沙工程兵学院电大函授班毕业了,而且是双峰电大函授站最优秀的毕业生。捧着那张饱浸泪水和辛酸的大专文凭,我哭了。
永不放弃,
顶着八方压力再续我真正的大学梦
为了生计,电大毕业我继续经营着那家小店。带着个3岁的孩子,丈夫又远在湘潭,里里外外全是我一人。父母年老体弱不谙经营之道,我去进货只好把门关了。我也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生意没有赚到钱,反而因一次失盗损失了近4000元,连借来爱人弟弟的那台电视机,也被小偷搬走了,我至今仍无力赔偿而招致对方的抱怨。1998年8月,县城来了几个外商,走到我店门口叽哩呱啦问什么东西,我却一脸茫然。这时,一个回家度暑假的大学生与外商接上了腔,把外商带到自家店里,做成了一笔辣酱生意,价格是市场价格的一倍。我因不懂外语,生意失之交臂。“书到用时方恨少”,此刻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意。生意越来越难做,我开始慎重思考:我不善做生意,不如拿着这张文凭外出打工试试?在一片反对声中,我毅然关掉店门只身南下广州。我四处求职却屡屡碰壁,而那些虽无一技之长、长得有姿色的女孩要容易找工作些。晚上我蜷缩在打工妹老乡的床上,盘算着第二天的行动。在一位好心老乡的介绍下,十多天后总算在郊外的一家电器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累死累活也就三四百元钱一月,除去房租、生活费已所剩无几。我干了不到三个月,怀着对女儿的牵挂,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中。我并不是不愿吃苦、不能吃苦,而是于心不甘这样廉价出卖劳动力。
下岗失业,做生意亏本,打工得不偿失,孩子嗷嗷待哺,两地分居苦不堪言,生计越来越困难。人生为何这般苦?绝望之中的我,曾几次动过自杀意念,想一了百了。但一想到可爱的孩子,还有丈夫和家人,我就鼓励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特别是女儿,女儿是我生存下去的主要动力。我陷入了痛苦的思考和选择中。求学,还是求学,没有别的路更适合我。十多年的社会阅历告诉我,知识最重要,我必须继续“充电”。过去读电大,丈夫和父母都不是很赞同,继续求学,无疑会遭到所有家人的极力反对,但我已横下一条心,死心塌地要读书。
2000年9月,我顶着来自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来到了双峰蓝天实验学校英文职高班补习英语。做出这个选择前我思想斗争了8个月,也准备了8个月。我四处收集信息,到各个学校去咨询,权衡利弊。我之所以选择外语,一是认为外语只是一门语言文字,自学是可以攻破的;二是为了捡回那次做生意失去的尊严;三是在广东打工的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当时中国入世谈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国一旦入世,外语将更为吃香。我也曾在究竟是选择学计算机还是英语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后来仔细一想,IT业发展太快,肤浅的学习计算机技术永远是落伍者,况且,学计算机也要学外语。
对我来说,学外语之苦,苦不堪言,用卧薪尝胆、破釜沉舟、众叛亲离、焦头烂额这些成语都不能描述当时的境况。十余年前在农村高中学的那点英语,已全部退给了老师。头一个月,我如同在读“天书”。面对一摞摞教科书、参考书、五花八门的模拟试题,我真想哭,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年龄不饶人,而立之年的人了,记忆力远不如以前。但吃过很多苦的我,已经没有了退路,必须迎难而上,杀开一条血路。走过了一个月的弯路后,我决定再从A、B、C学起。我从书店购回从初一到高三的6本英语单词手册,三本初、高中英语语法手册。一个个单词地背、一条条语法地啃。课间、吃饭、走路、睡觉,哪怕是上厕所也在背,一分一秒也不放过,满脑子是英语单词和语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参加娄底地区高中英语统考,得了64分,在班上属中等成绩。一点小小的进步,令我信心倍增。原打算学一年英语再出门打工,但期末考试以后我改变了主意,想去参加跨专业成人专升本考试,报考师范类英语专业。因为从小我就热爱教育事业,梦想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2000年寒假,为了能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自学英语。我独自一人留在学校。学校放假不开餐,也没有热水,我只能用刺骨的冷水洗脸洗脚。没有火烤,我只能在寝室里来回走动,使劲跺脚,抑或躺在床上裹着被子看书。每天到附近的农户家买2元钱的便饭,很多时候买到的都是剩饭剩菜,极难下咽。2元钱又能买什么呢?其余两餐我就吃从家里带来的干粮(蒸熟的红芋片或红芋),拌辣酱吃。我曾连续3天用这种冰冷的干粮拌辣酱填肚子。我一边吃,一边流泪,思想着我为何要这样作践自己?是尊严?还是信念?学校离家只有五里路,但为了这宝贵、安静的学习机会,我宁愿在五里以外的学校忍受“饥寒交迫”和对女儿的无尽牵挂。因为一回家就会被女儿缠住不放,不但无法安心学习,还要遭受家人的指责,我只能选择逃避。
我爱女儿,但我只能忍痛割舍。每当我想起幼小的女儿在我每次离开家门时的嚎陶大哭,想起她每次送我出家门时那一声声“妈妈,早点回来,妈妈,你听到了吗?你记住了吗?”的请求,想起我每次上学离家走了几十米又折回来,偷偷看女儿是否进了屋的牵挂之情,想起偶尔带女儿上街,女儿嚷着买这买那,我却因囊中羞涩一次次哄骗、搪塞她的情景,我一次又一次地泪流满面。但我仍不愿放弃求学。
通过一个寒假的自学补习,我的英语成绩一跃成为班上前几名。2001年5月,我顺利通过了跨专业专升本的成人高考入学考试。但在此前,我已从报道中获悉,普通高校升学统一招生考试,不再限制年龄、婚否条件。我再次萌发了参加普通高考的想法,想圆我埋藏在骨子里13年的真正的大学梦。
当我把这一想法诚惶诚恐地告知家人时,全家炸开了锅:“你是不是发神经了?这些年你为了读书,耽误的时间不说,零碎费用不算,仅几笔大费用就花了一万多元。我们连住房都没有一间,本来就穷的家被你这么一弄,搞得倾家荡产。你那张文凭能当饭吃、能当衣穿?你到底还要不要这个家?”丈夫第一次当着我父母的面与我闹翻了天。
父母亲也火了:“你以为你年轻?30多岁的人了,还读什么书啊!你看你,这些年来,没看见你穿过一件新衣,吃过一顿安稳饭,连过年都不回家,孩子也跟你受苦,家里连一台黑白电视机也没有,你何苦呢?那个不中用的文凭,真的就这么重要吗?”
我说:“你们骂吧,训吧,我全接受。我并不是不要这个家,我要这个家,我爱这个家,爱丈夫、爱女儿、爱父母、爱全家人。全家人跟着我吃尽了苦,受尽了罪,我今生不能回报,待来生回报吧。但书我一定要读,我已铁了心,任何困难我都不怕,任何人也阻止不了,除非我生命终止。不去参加高考,我死不瞑目。我请求全家人给我最后一次机会,我求你们了。”
我顶着来自家庭、亲友、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一往直前,背水一战。结束成人高考,离普通高考只有一个多月。我夜以继日地把职高和普高全部教材认真地看了两遍,做了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卷。7月7日,我与高中应届生一同进高考考场。7月27日深夜,我拨通了168高考查分热线。567分(超过专科上线分70余分)!我高兴得跳起来,曾经受过的委屈和磨难随之灰飞烟灭,除了喜悦,还是喜悦。这个成绩是我所在班第二名,全县对口升学上千名考生中的前10名!
梦想成真,
“妈咪”大学生迎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2001年9月底,13年的梦想成真,我跨进心仪已久、正在报批本科院校的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即将升格为“邵阳大学”)。当我与那些十八九岁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一起坐在2001级英语系的教室里时,我忘记了自己的真实年龄,曾经窒息的青春又焕发出了活力。
过完国庆长假,我遭遇了入校以来的第一次挑战——军训。我想,尽管我的体力、年龄、身体素质都不如那些小弟弟、小妹妹们,但我什么苦都吃过了,不怕!我一定要做得最好,我果然做到了。军训结束,我被评得“2001级新生军训优秀学员奖”。
入学开始的几天,当同学们弄清我也是新生时,无不投来惊异或怀疑的目光。有大胆的同学问我缘由,我平静地述说着。惊异、怀疑换成了感动、友善和敬佩。我的求学经历,班级知道了,班主任知道了,学校领导知道了。在入学后的一个多月里,从不敢上台发言的我,先后三次向全校数千名学生做了三场关于我求学经历的报告。因经历坎坷,感受太深,我常常控制不住情绪,泣不成声。同时我也看到不少同学的眼里闪里晶莹的亮光——那分明是与我一样的泪花呀!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感动让人变得善良、变得纯洁、变得勇敢和坚强。我来到大学这个大家庭中,遇到了那么多热情、善良的同学,关爱如潮水般涌来。我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动。校、系领导和老师都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再三询问我有什么困难,学校尽可能解决。还专门给我安排一个单间宿舍。为了给我安好两个电源插座,后勤处数次打电话催问。学校多位领导亲自到宿舍看望我,嘘寒问暖,了解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班上同学都甜甜地叫大姐。英语系高年级的同学主动到寝室帮我补习英语,纠正我口语发音,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使我感到能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多么自豪和幸福。在这里,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的是知识、有的是力量、有的是关爱,与我以前生活的世界是多么不同。使我感到不管我以前经历了多少磨难,能换来今天的大学生活是值得的。我庆幸自己过去没有被纷至沓来的艰难困苦所击倒。
也许,同样是因为感动,有人把我的求学经历发布上网,引起CCTV《半边天》栏目的关注。栏目记者电话采访了校领导和问了我的一些细节后,说一定要来邵阳为我制作一期节目。2001年11月14日晚上,他们真的来到我的寝室,我受宠若惊又激动不已。没想到我一介草民能引起CCTV的关注。我说:“你们千里迢迢从北京赶来,邵阳又没有航班,到长沙还要坐六个多小时的火车,我真的很感动。”
“不,”朱记者使劲地摇了摇头说,“我是被你感动而来的,你做了我10多年来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我不能不来。”她接着说,“我下了很多功夫想学英语都没学成。我没有想到,一个30多岁的下岗女工,在几度失业的情况下,连生活来源都不能保障,还要带着个年幼的女儿,夫妻两地分居,又没有什么英语基础,却能有这么大的决心和毅力,顶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舆论压力和极大的家庭阻力,从初一英语学起,而且考上了大学英语系。你的故事让我震惊,我一定要来看看你这个不寻常的女性,想通过《半边天》栏目,唤起所有下岗女同胞的自尊、自强、自立。”
节目录制了两天,录下了我在学校全天的全部生活场景,从清晨做操到一日三餐;从课堂上课到与同学交谈、娱乐……又到双峰采访我父母、爱人、女儿,同样录下了全家人包括做饭、用餐、洗刷之类的生活细节,还到我原来就读的有关学校及做生意的地方采访拍摄。
临走时,朱记者拉着我的手说:“我知道你很累,你一定要把自己放松。媒体给你的可能是动力,但更多的是压力。你一定要给自己减压。多到外面走走,不要逼迫自己每时每刻都是学习。要劳逸结合,身体可是本钱呀。健康是‘1,其余都是‘0,没有了‘1,零再多还是‘0,千万不要把身体累垮了啊。你太贫寒了,你家里、学校、寝室里的情况我都看到了。特别是我一看到你寝室窗台上搁着的那块镜子,鼻子就发酸。那是什么镜子呀——一块小玻璃,边缘很锋利,连个框都没有,背面的水银都掉了好几块,图像都变形了。我们女人的心是相通的,女人可以不化妆,但总不能不照镜子呀。换一块吧,才几元钱,不要太节俭、太作践自己了。这次我们的旅差费准备得不足,这300元钱就算《半边天》栏目全体编导人员的一点小心意,你收下吧……”
那一句句贴心贴肝的话语,那一颗颗滚烫的爱心,我真的好感动、好感动!以前我是为自己而活,为女儿和家庭而活,想活出个尊严,活出个人样。面对如潮涌来的关爱,我想我还应该为他人而活着。2001年11月9日,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尽管我的前途未卜,但我永不放弃那个坚定的信念:毕业后去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责编关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