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睾丸
2002-04-29吕梁山
吕梁山
他在童年偷摘酸枣时,跌下来摔落了两个a睾丸;长大结婚时,妻子发现他无睾丸闹着要离婚。在医院无配型睾丸移植的情况下,其父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两个睾丸移植给儿子……
洞房花烛,新婚夫妇尴尬时
李兰英出生在鄂西大洪山下的柳林镇沙坪村,相貌出众,有文化,心地善良,是年轻小伙子们心中的偶像。先后有不少男青年大胆地向她示爱,她都没有动心。她很现实:自己是农村姑娘,找个身板硬朗、老实本分、勤劳吃苦、家境还不错的人,平平安安过日子。
1994年下半年经人介绍,李兰英与在镇上开杂货铺的青年段涛相识。前后不到一个月,没按规定进行婚检,他们便托人到镇政府办理了结婚手续,接着又按乡俗于1995年国庆节举行了婚礼。
新婚之夜,客人陆续散去,羞羞答答的李兰英期待着那神圣一刻的到来。然而,丈夫经过几个回合的折腾,竟然毫无作为,接着便鼾声大作。兰英想也许是这几天为操办婚事,丈夫太劳累的缘故吧,她这样安慰自己。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段涛依然故我,毫无进展,尽管兰英对他百般温存,但他那青年男子应该具有的阳刚雄风,硬是“千呼万唤呼不出来”。最后,当她终于发现丈夫竟没有睾丸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她揪住丈夫的头发边哭边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哭过闹过之后,她猛地从丈夫怀里挣脱,去抓电线,幸亏段涛慌忙阻止,才没有触电身亡。
父亲段金生、母亲林新枝听见喊声,破门而入,见兰英以死相逼,只好说出了段涛没睾丸的原因。原来段涛9岁时和伙伴们偷摘邻居酸枣,被人发现后,连惊带吓从枣树上跌落下来,阴囊被树枝扎破,两个睾丸脱落在泥土里。人们急速把段涛送到医院,经医生抢救,接上了他摔断的右腿,而落在泥土中的睾丸,却再也无法安上了。他们到过几家大医院申请做睾丸移植手术,因睾丸来源奇缺,价格贵,家里穷,掏不起那一大笔换睾丸的钱,便一拖再拖……
兰英听完公婆的诉说,哭成了泪人。思前想后,她终于忍不住提出了“离婚”两个字。
段涛乱了方寸,从床下拿出一瓶“敌杀死”就往嘴里倒,父亲一把夺下时,那农药已喝下不少。赶快抬往医院,段涛终于脱离险境。他睁开眼睛,哭着对床前的李兰英说:“兰英,我不能没有你……”段涛声泪俱下,李兰英却仍执意离婚。段金生夫妇便扑通跪在兰英面前边哭边说:“兰英呀!家丑不可外扬呀,现在医学发达了,可以做睾丸移植手术,还能怀孕生子。你千万不能胡思乱想,要不我俩也去死,咱一家子都死,一坑埋。”
老两口这一招果然奏效,兰英不再哭闹了,段涛不再喊叫了,反过来兰英边搀公婆起来边说:“您当父母的说话可得算数呀!”
盼子心切,父亲睾丸子移植
段金生比儿子还着急,四处打听哪里做睾丸移植手术,还订了报刊,格外关注报刊上有关男人移植睾丸、妻子怀孕生子的报道。当从报上得知武汉医院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睾丸移植手术,有四分之一的人生了小孩的消息后,似乎看到了一丝光明,便拿着报纸领着儿子到武汉请教医学专家。专家的回答是:目前国内换睾丸手术已接近国际水平,而且成功率很高,但可供睾丸奇缺,费用昂贵,换一个睾丸少说也得5万元。段金生说:“别说5万元,10万元我也认了。”
俗话说,钱是人挣的。杂货铺的收入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就不错了,换睾丸的10万元钱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还得想办法挣啊!
段金生紧急召开家庭会议,对家人进行分工。他除分管全面工作外,买了一辆半旧摩托车,夏天从城里到各村来回卖冰棒,冬天贩青草;李兰英负责经营杂货铺,外加养猪、养鸡;段涛到南方贩香蕉,从陕西贩苹果;林新枝负责后勤,另转包别人不愿种的10亩抛荒田,全部都种经济作物。他反复强调:一家人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苦再累也要挣回那换睾丸的10万元钱。
全家苦干了两年,加上借款,终于凑够了钱数,可当段金生领着儿子、儿媳满怀希望地到武汉医院申请做睾丸移植手术时,医院却仍是没有睾丸来源无法移植。医生让他们回去等候通知,或自找睾丸。
回家后,段金生四处托人跑公安,进法院,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一个死刑犯同意献出一只睾丸,但要求必须给他的独生儿子10万元钱。一只总比没有强,先换一只再说。段金生同意了。可经医生检查,不能配型,结果还是无法移植。
段金生老泪纵横地问医生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医生说:“可供选择的途径似乎只剩一条,那就是亲属献睾丸。最好是兄弟或父亲的。”段涛没有兄弟,要移植,也只能移植父亲的睾丸了。
此事,非同小可。段金生赶紧打电话让妻子林新枝来汉商议。
林新枝得知移植一个睾丸还能过房事,只同意丈夫割让一个睾丸给儿子。
当李兰英听说移植一个睾丸没有移植两个睾丸生个小孩保险时,便求公爹要献就献两个。
段涛见兰英说得在理,也一个劲地求父亲要献就献两个。
看着儿子、儿媳乞求的目光,再看看极不情愿的妻子,段金生左右为难。最后,他终于首先是说服了自己,然后又说服了妻子,做出了一个义无反顾的决定。
段涛流着泪扑在父亲的怀里说:“父亲,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将永生不忘!”
林新枝百感交集地说:“要想好,大让小。你父亲的睾丸移植给你,我有点恐惧。但只要你们好就行,只要你们好就行!”说罢,擦她那越擦越多的泪。
医院为了避免法律纠纷,凡是在这里愿意提供睾丸移植给儿子的父亲,都必须写个自愿书。段金生二话没说便在自愿书上签了字。大夫们对段氏父子作配型检查,结果证明配型良好,血型、生理指标完全相同。这为睾丸移植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10月12日上午,段金生和儿子双双被推进了手术室,外科病房8楼像往日一样静悄悄的,李兰英和婆母在走廊上焦急地等着。终于,中午12点10分,几个白衣天使推着手术车走了出来,婆媳俩赶紧迎了上去,刚下手术台的段金生脸色苍白。待他苏醒后,头一句就问:“段涛出来没有?”说完又昏迷过去。
又熬过了20分钟,段涛总算被医护人员用手术车推了出来,血气两虚的他吃力地问:“爸爸呢,爸爸……情况怎么样了?”
“他已在病房休息,你放心吧。”
段涛这才松了一口气,放心地闭上眼睛。
第8天,段涛的刀口已完全愈合。拆线后,在兰英的搀扶下,他从8层楼一步一步走到底层的特别监护病房去看父亲。这是父子俩历经生死考验之后的第一次会面,护士再三嘱咐他们不要激动,以免对身体不利,可是父子一见面便止不住泪水。段涛说:“爸,让你遭罪了,让你遭罪了……”段金生把儿子紧紧搂在怀里边:“别说这些,只要你们好就行,只要咱段家不绝后,爸啥亏都能吃。”
同病房的人都说:“这哪里是父亲献睾丸,这分明是父亲献给儿子的一颗心啊!”
原本好事,悲剧是谁偏酿成
父子出院回家,在家人的精心调理下,身体恢复得很快。
李兰英还请教医生,买来牛鞭、狗鞭和海狗肾煨汤让丈夫喝。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养,段涛果然恢复了性功能。看着儿子和媳妇春风拂面,听着他们的笑语欢声,老两口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李兰英怀孕了,段金生夫妇对儿媳百般照顾。兰英干点零活,公公忙加阻止:“快歇着去,甭动着胎气。”兰英吃饭,他在一旁加油打气:“多吃点,营养好,日后生的娃娃胖。”婆母呢,说不上高兴,也说不上不高兴,见丈夫对儿媳比对自己好一百倍,常偷偷淌眼泪。
1997年12月18日,李兰英生了个胖小子,取名段大宝。请满月酒的那天好热闹,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来喝喜酒。
女客们总是一到就先看孩子。孩子生得团头胖脸,眉目清秀,十人见了十人夸。夸过之后,又悄悄地把嘴一撇,私下说:孩子喊段涛“爸爸”,还是“哥哥”?
这种鬼头鬼脑的窃窃私语,让段涛心里很不舒服。看着大宝一天天长大,听着儿子呀呀学语,特别是喊他“爸爸”时,他的心里就像吃了只苍蝇似的说不出个滋味来。
林新枝看不惯李兰英生了儿子后撒娇的样子。林新枝只有40多岁,正是女人享受生活的年龄,而好端端的丈夫却“废”了,便经常拿段金生生气。段金生哑口无言。后来,林新枝一听见兰英叫床便站在门外骂:“你气谁?没有你公爹的睾丸,我儿子能和你热乎?”
一句话骂得李兰英无地自容。她想不通啊,为了丈夫的尊严,为给段家传后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李兰英越想越气,她开始全面反击——砸烂家具,抓婆母的脸,撕毁婆母的衣服,骂婆母:“大破鞋,熬不住了到外边偷人去!”
林新枝毕竟是自己的母亲,段涛再也听不下去了,便上前抓住李兰英的头发按在地上,打得满嘴是血。李兰英绝望地操起菜刀意欲自尽。就在她举刀的当儿,3岁的儿子撕心裂肺地哭喊:“妈妈!妈妈!我要妈妈……”孩子的呼唤揪住了母亲的心,李兰英放下菜刀把儿子搂在怀里放声大哭。
段涛伸手从兰英怀里夺下儿子,大宝不从,他就打大宝。
兰英怒气冲天地问:“你凭什么打大宝?”“他是我的儿子,我想咋打就咋打!”段涛答。
兰英冲着段涛大喊大叫:“他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你的弟弟……”
她只图痛快,一直喋喋不休地吵下去,没想到吵闹声已引来了好多人。直到段涛一下子像中了魔似地呆望着她,脸色一阵白一阵青,她才猛然清醒停住嘴。
世上的很多事,是不能说破的,就像刚刚结痂的伤口,你把痂撕开,又撒上盐,那滋味,有几个人受得了。公公段金生一直忍着,此时早已怒发冲冠。他踉踉跄跄向兰英扑过来拼命,兰英一闪身,段金生突然“扑通”摔倒在地,浑身抽搐。围观的人一看事情不好,七手八脚地抬着段金生送镇医院抢救,抬到半路上,本来就有脑血栓的段金生喉咙“咯儿”一声,呜呼哀哉了。
林新枝一口咬定是兰英害死了公爹。她的娘家人闻讯赶来把兰英痛打一顿后又找段涛出气。可找了几个屋也没找到他。当帮忙料理丧事的人到菜窖取菜时,只见段涛早已割断脉搏,两眼半睁半闭,脸色发青。众人用手一摸鼻孔,已经没气了。
儿子死了好似五雷轰顶,击得林新枝一下瘫在地上,揪心撕肺地大哭起来:“我的儿呀,你不该去死呀!”哭着哭着,突然化悲痛为仇恨,急问众人:“李兰英呢?这个骚女人把我的男人害死了,又把我儿子气死了,非让她抵命不可!”
到房里见大宝一人在床上睡觉,地上一个空空的农药瓶。人们惊慌地找遍了村子周围的荷塘,终于在镇北郊的树林里找到了她。她七窍出血,僵硬地躺在草地上……
林新枝抱着大宝,蓬头垢面,目光呆滞,哭一阵,笑一阵,忽而又蹦又唱……
“唉!”人们都叹息起来。就连原来叽叽喳喳看可笑的女人们,也在说:“好好的一件事,这又何苦呢?”
编者的话:是啊,好好的一件事,这又何苦呢?如果人们少一些叽叽喳喳,如果婆婆能把她的爱心与牺牲精神贯彻到底,如果儿媳再多一些明智与感激,事情本该有个好的结局。
人们,多些理解与宽容吧!
(责编关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