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中文版序言

2002-04-29[美]莱斯特·R·布朗

博览群书 2002年9期
关键词:全世界生产力经济

[美]莱斯特·R·布朗

我在《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的第一章中,写了“中国的启示”一节,来讨论全世界必须向中国学习的那么多东西。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的头号人口大国,自从1980年起就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经过二十年的异乎寻常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增长了三倍多。事实上,中国就是历史的缩影,她使我们得以看到,在很大一部分贫困者迅速富裕起来的时候就会有些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中国的经验清楚地表明,西方的工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来说将是不适用的。如果说这一发展模式对中国并不适用,那么对现在也有十亿多人口的印度来说也就并不适用,对发展中世界的另外那二十亿人也将同样不适用。而在一个日益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这一发展模式对那些发达的国家来说,也必将不适用。譬如说,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汽车,或者有一些家庭拥有两部汽车,就像今天的美国那样,那么中国每一天就将需要石油八千万桶,这样的消费量比现在全世界的石油总产量还要大。又譬如说,如果中国的人均纸张消费达到美国的水平的话,那么中国所需要的纸张就将超过全世界现在的纸张总产量。再譬如说,如果中国的海产品消费跟日本处于同一水平上,中国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就将超过全世界的渔获量。

将几十年方可取得的进步浓缩在一二十年内的中国,现在正以自己的经历在告诫世人:西方的工业发展模式对全世界都将是不适用的。我们必须好生想一想,如何才能满足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的基本需求而又不致破坏经济的自然支持系统。简而言之,我们必须架构一种与地球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而不是架构像现在这种跟地球处于对立状态的经济。

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现在就可瞥见这种新经济的样子了。中国在淡水鱼共生养殖塘中大量生产青鱼、草鱼和鲢、鳙、鲤、鳊等商品鱼,就是全世界高效生产动物蛋白质的一个样板。这是中国人为防止海洋渔场的过度捕捞和鱼源枯竭而提供给世人的一种办法。

中国还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和水利资源尽可能提高其粮食产量的。在1983年,中国曾一度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使得长期以来一直雄踞这一位置的美国一时为之黯然失色。中国成功地提高了其食物消费水平而大范围地减少了营养不良症,给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中国为遏制气候变化而积极采取行动,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在过去的这几年间,实际上已经减少了碳的排放量。在其经济以7%的年增长率而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将碳的排放量降了下来,这给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范例,实在值得人们学习。

中国拥有一支资质比较好、效率比较高的劳动生产大军。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在吸引外资以创造就业机会上已经成为世界上之佼佼者。中国尽管也存在不少问题,可中国的经济仍然很有成效,很富竞争力,其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她跟美国之间每年都有超过八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每年的圣诞之夜,我的家人围在圣诞树边打开圣诞礼物之后,我都要仔细地看看它们都是产自何方。我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近几年中打开包装而堆放在起居室地板上的那些礼物,有70%都是中国制造。这些东西可说是五花八门,从激光唱机,到衣着用品,再到儿童玩具,真是应有尽有。所以有时我就开玩笑地说,现在,美国的圣诞节简直成了“中国造”。

展望前程,中国还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其中有些(从严峻的程度看)可以说还是前所未有的。诸如此类的挑战,包括水资源的短缺,空气和水体的污染,以及大范围尘暴区(在中国的西北部)的形成,等等。幸而,这些问题现在正逐渐为中国领导人所认识。在沙尘暴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涉及范围越来越大的今天,中国要开发大西北,要提高那里的生活水准,这可绝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中国需要采取新的做法。在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正是以尘暴区为标志的尘暴年代,尘暴造成的难民洪流,俨如巨龙蜿蜒,从大平原一直移向加利福尼亚。美国针对尘暴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一排排地种树,营造防风林带,来减缓风速,减轻农田的风蚀程度。中国现在亦面临同样的挑战。中国同样需要设计出巧妙的办法,来减缓地平面上的风速,以减少被风吹走的土壤。为了达此目的,中国也可像当年的美国那样,营造防风林带。但是中国也可另辟蹊径,在该种树的地方装上一排排的风轮机。风轮机除了能起到减缓风速的作用外,还可以发出电来,为贫困不堪的农业地区提供地区发展所需的电力。就是产生风蚀之害的那些风,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一种可以产生中国所需的大部分电力的资源。中国的风力利用有很大的潜力——单靠风力,这种潜力如能得到挖掘的话,就足可使其全国的发电量增加一倍。

中国正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而就其严重程度而论,当在世界之最的行列。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水位正日趋下降,这有可能会从根基上损毁该地区的农业。在全球各个大陆无不缺水的今天,中国和全世界的当务之急乃是掀起一场提高水的生产力的运动,一场类似于1950年以后为提高土地生产力而掀起的那场运动。那时候,农业垦殖的未开垦的土地已经没有多少了,但是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却是在以创记录的速度增长着。迫于这样一种形势,世界才把大量投资注入于农业研究,以期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创造种种商品价格补助办法以鼓励农民把投资用于改良土地,鼓励他们建立推广服务站以便把新技术从实验田里转移到农场去。由于采取了诸如此类的积极措施,世界的粮田生产力自1950年以来已经提高了近两倍。而今,我们也需要有场类似的世界性运动来提高水的生产力。

《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即将在中国问世了,不用说,我是十分高兴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激发人们去思考、去讨论:中国如何才能不但在减缓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碳的排放量方面,而且在提高水的生产力、控制现在在其西北部形成的沙尘暴方面,继续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中国已经使其沿海诸省发展了起来,中国现在必须集中力量使其广大的内陆省区也同样能发展起来。我希望《生态经济》这本书也将有助于激发人们去思考:中国将如何去面对这些挑战。

猜你喜欢

全世界生产力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为什么全世界都迷恋冰墩墩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你忘了,但全世界都记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不敢告诉你的话,要大声讲给全世界听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