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美国在东南亚的新目标

2001-09-28

世界知识 2001年18期
关键词:樟宜马六甲海峡新加坡

田 武

冷战结束后,随着亚洲政治、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军事战略重点已经从欧洲转向亚洲。美国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是建设一条“太平洋锁链”,新加坡由于其独特的战略地位而被视为这条“锁链”上重要的一环。目前,美军正在对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扩建,到2003年全部配套设施完成后,美军的航母及其大型海军编队就可以在此进行休整,补充给养。美军的这一举动使世界的注意力再度投向马六甲海峡,并重新审视新加坡的海洋战略地位及其国防战略。

新加坡的海洋战略地位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面,由新加坡岛及周围54个小岛组成,总面积581.5平方千米,人口320多万,是亚洲仅次于日本和香港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交汇点,北上至东京约3000海里,东至关岛约3000海里、至夏威夷约6500海里,西至红海口处的亚丁湾和波斯湾内的巴林均约4000海里,距迪戈加西亚约2500海里,南至澳大利亚的主要港口悉尼约4200海里,既是重要的中转港口,更具非常重要的海洋战略地位。

新加坡的战略重要性还特别体现在其邻近的马六甲海峡上。马六甲海峡有两洋“战略走廊”之称,长1080千米,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110米,可通航20万吨级的海轮,年通过量在8万艘以上,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新加坡恰恰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具有控制这条战略水道的最便利条件,该段海峡也因之得名为新加坡海峡。

新加坡石油、电子、造船、交通、金融、旅游、商业等均十分发达,不仅拥有总长逾10多千米的码头和良好的港口设备,还维持着一支庞大的商船队。新加坡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至少80多个国家的150多家公司使用新加坡的港口,每年有4万多艘的船舶进港靠泊,港口的吞吐量在4亿吨以上。新加坡还是联系欧、亚、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新加坡航空公司素以世界最佳服务著称。新加坡所具有的良好物质条件足以支持任何规模的舰队活动。走向信息时代,新加坡正在把自己建成亚太地区的信息中心,将使其拥有更强的海上保障能力。

从海军的战略需要上看,即使是在现代条件下,要成为世界性海上强国、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分布在本土之外各大洋的“落脚点”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新加坡就是这样的要地。过去西方列强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占领和利用新加坡的,今天的美国也是这样。在作战上,海军的最大特点一是机动性,二是进攻性,新加坡的综合条件特别适合发挥海军的这两大特性。新加坡是个不可多得的海军基地,任何一个世界强国把新加坡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都会得到无法估量的战略利益。这就是美国特别钟情新加坡的主要原因。

新加坡的国防战略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一笔巨大的战略财富。但新加坡毕竟是个自然小国,综合国力有限,无力承担大规模的军费开支,无法把敌对势力消灭在远海之外。从军事上看,新加坡由于地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新加坡不可能仅凭军事手段求得“绝对安全”,在国防战略上,新加坡做两件事情,一是建立具有进攻意识的现代化军队;二是寻求大国的支持与保护。

因而,新加坡致力于建设一支“小而精”的现代化军队,其中海军是主要兵种,也是重点建设的对象。目前,新加坡海军有兵员4500人,海岸警备队1000人,作战舰艇约60艘,其中500~600吨级的大型导弹艇18艘、250吨级的导弹艇6艘、潜艇4艘。90年代中期,新加坡开始实行军事现代化计划,购买了相当数量的攻击直升机、先进战斗机、军舰以及其他远程陆海空军事武器,如海军从法国订购的6艘“拉斐特”级隐形导弹护卫舰,目前正在建造之中。

新加坡海军是一支高效和现代化的海上作战力量,部队正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新加坡海军舰艇定期远航至太平洋彼岸,是美国海军的“常客”。如果把世界海洋军事领域看作是个“拳击台”的话,新加坡则是其中最优秀的轻量级选手。新加坡海军的防卫不是寻求“绝对胜利”,而是“有效威慑”,即给来犯之敌造成难以承受、或者说不愿承受的损失。

美国瞄准新加坡

在一般人看来,新加坡只是个风景美丽的袖珍国家,然而在美国人看来,新加坡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华盛顿正力图通过新的军事同盟来遏制中国。

美国认为,为了保护美国及其盟国的利益,仅在东北亚驻扎重兵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双边军事同盟,这样才能保持美国在这一地区有足够的干预形势的能力。为此,美国实行了“双锚”战略,在东北亚地区加强了与日本和韩国的双边军事同盟,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则加强了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同盟。新加坡被美国视为监控南中国海和进入印度洋的前哨。从这里出发,美军舰队可以在24小时内穿过马六甲海峡,向西驶出印度洋、阿拉伯海到达海湾地区,向东则可以进入我国南海海域。

2001年3月22日,以“小鹰”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美国第七舰队驶入新加坡海域,3月23日,“小鹰”号在几艘军舰的护卫下停泊在樟宜海军基地码头,以此庆祝美军对樟宜海军基地大规模改建的一期工程完工。樟宜码头是美国军队从菲律宾撤出后在亚太地区重点建设的海军基地。

而对于新加坡来说,美国人的到来有助于实现其寻求大国支持与保护和扩大地区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战略目标。二战期间,新加坡是美国的军事堡垒。冷战期间,新加坡夹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扮演着相对中立的角色。在过去十年里,由于冷战的结束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新加坡也从相对的中立国家,逐渐演变成在亚太地区扮演“大角色”的国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新加坡扩大地区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因此,新加坡海军在地区海洋事务中十分活跃,频繁地组织地区海军研讨会和联合军事演习等,显示出了超过其自身规模的较大影响。比如,与印度进行反潜艇演习、派兵参与联合国在东帝汶的维和行动、派空军到加拿大参加演习、主办16国扫雷演习等等。

另外,新加坡正在进行的军事现代化计划也希望得到美国的帮助和支持。近年来,新加坡每年的防务开支都在4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今年7月10日,新加坡宣布为更换战斗机而公开招标采购,预计金额高达20亿美元,新加坡看上的就是美国波音公司的F-15“鹰”式战斗机和F-16战斗机。在军售方面美国对新加坡也大开“绿灯”,前不久美国国防部宣布,新加坡有资格从美国获得价值达6.17亿美元的“阿帕奇”攻击型直升机及其相关部件。所以,美国和新加坡是各有目的、互有所求的。▲

猜你喜欢

樟宜马六甲海峡新加坡
马六甲海峡的风
印度尼西亚·亚齐等
新加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国航荣获新加坡“樟宜航空大奖”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