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活力来自科技创新
2001-08-19张艾丽赵军赤
张艾丽 赵军赤
──让鞋子能够吸气换气,从而具有“空调”作用,保持鞋内的恒温环境;
──具备“两用”功能,既可走路又可滑行;
──绝缘鞋、驾驶鞋、跳伞鞋、旱冰鞋……
在鞋的世界里创造了这一系列奇迹的,是青岛双星集团。
青岛双星集团前身是国营第九橡胶厂,成立于1956年,当时是个不足2000人的“四老”(老厂房、老设备、老产品)小厂,由于宏观及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80年代该厂陷入了资不抵债即将倒闭的困境。然而,在后来的几十年时间,双星却迅速发展成长为一个资产26亿元、出口创汇达5000万美元的世界实际制鞋规模最大的跨国集团,相当于向国家交了80多个1983年规模的橡胶九厂。
1983年,汪海全面主持该厂工作后,带领双星人,依靠科技发展双星,以新、奇、特产品为法宝,用专有技术、专利产品为武器,在日益激烈的国际鞋业市场打出一面中华民族的旗帜。
一、依靠科技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1983年双星人刚进入市场的时候,惟一代表产品是“傻、大、黑、粗”的解放鞋,工艺技术在全国同行业也是最落后的。知耻而后勇。汪海出任九厂党委书记后,认识到必须依靠科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他带领技术研发人员南下深圳,北上哈尔滨,进商场,跑集市,了解市场信息,一年走遍全国13个省、20个城市和165个地区,掌握了大量的市场一线资料。
运用“你无我有、你有我变、你变我新、你新我优”的开发策略,借用国外研发力量,双星人开始集中精力进行攻关。双星自己研制的123田径鞋诞生了,该款鞋以其透气性好、耐磨、防臭性好的诸多优点,大受市场的欢迎,并被化工部评为优质产品,当年实现利润五百多万元。研制的“达堡斯达”鞋,一度形成批条抢购的大好形势。之后,双星陆续推出的亚运蓝、金奖蓝、四季蓝、奥运蓝时装鞋,在设计上由于其具有防臭功能,一进入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而确立了双星鞋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运用高科技设备,实现产品更新换代。1995年双星建起一座集信息、培训、高科技研究、新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技术开发中心,这是双星走好技术创新的强大后盾。同时,双星还陆续在其所辖的9大生产厂设立开发分部,这些子开发部好比一个个“触角”,及时伸向全国重要的城市,为双星把握国内市场开发动态掌握各地最新信息起着重要作用。为保证技术研发力量上的领先,缩小与世界名牌的差距,早在1985年,在国人对计算机还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双星已经购买当时非常先进的SUN工作站,运用计算机设计鞋样。1996年,引进的制鞋电脑扩缩软件,几秒钟内就可以完成人工需要两天的活,大大提高了工效。近几年在科研开发、质量检测方面投入资金累计达300万美元,从台湾、欧美购进高精度、高智能化研发、检测设备70多台套。这些引进的先进设备至少要领先洋名牌“NIKE”三年以上。集世界先进设备于一体,这不但在国内没有,在国际上也是没有的。
凭借国家级技术中心优势,双星已在“功能鞋”研制的路上“趟”出一条宽阔大道。可能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做鞋是手工活,是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生产率低的行业,个体户也能干,但实际上,这一偏颇看法正在被双星所打破。1997年,双星研制出的空调旅游鞋、空调皮鞋,让鞋子具备了吸气、换气的功能,为脚提供了清凉舒适的环境,这对特别容易出汗、脚臭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福音,其中“气垫空调皮鞋”为双星集团占领日本高档皮鞋市场起了关键作用,仅1999年,该品种就出口日本20余万双,创汇220万美元。
1998年又研制出中国第一双绝缘电工鞋。该款鞋具有极强的绝缘性,可抗交流电6000V、直流电1500V,而且拥有普通鞋所不具有的耐磨、防滑、舒适、防臭的特点。它的问世,再一次震撼了业界!同年,该产品被认定为1999年度国家级新产品;
1999年,双星“避震空调防臭系列运动鞋、皮鞋”项目获青岛市技术创新优秀项目;
2000年,MD-EVA回收料再应用技术、橡塑共混微孔底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双星羽毛球鞋被中国羽协指定为专用产品;
依靠科技向市场要效益,双星大力推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使双星的研发一步一个台阶:MD大底、EVA大底、TPR大底的广泛采用,加快了运动鞋的轻便化、帮面材料多样化;高合成胶应用技术的开发、三元接枝氯丁胶的自制填补国内空白。仅1994~1999年,双星共获国家44项专利,获得技术创新成果奖及发明技术创造奖达数百项,显示出双星强大的研发能力。
二、依靠产品创新开拓市场
双星人置身于国际大市场,放眼于全球大市场,抱着志在与世界名牌争第一的创新精神,用智慧去开发,借外力来经营,强烈的超前意识和竞争精神成为双星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之源,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继承传统的”。五千年文明发展赋予中华民族鞋文化以丰富的内涵,在国人崇尚外来名牌,众多中国货越来越洋化的今天,双星站稳立场,立忘要创出中国人自己的名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瑰宝,将民族特色融入鞋技术开发中,给鞋赋予东方鞋文化的精美意蕴。如开发的老人健身鞋,就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借鉴我国传统制鞋工艺技术做成的,具有轻便保暖、透气性好的特点,深受老人们的欢迎。当时老人健身鞋作为国家领导人李鹏出访国外的赠送礼品,国家领导人万里称赞双星生产的老人健身鞋是“为全国老人做了一件大好事”,至今,该品种仍畅销不衰。借助合成胶技术生产的123田径鞋及排球鞋,其透明、耐磨性在当时全国同行业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成果。
“借鉴外来的”。合理利用跨国公司技术力量、国内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拳头产品。例如同韩国WCC公司共建技术开发中心,解决关键性国际水平技术难题。该公司是韩国釜山市较有实力的鞋类贸易公司,有来自日本、西欧和南美大量订单来源,双星与其合作,从他的客户处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和先进技术。
大力发展产学研项目,聘请专家指导配方设计和工艺的开发。采纳众“家”之长,多次聘请华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等专家教授做技术指导,仅2000年合作成功的项目就达11个。
“创新自己的”。双星通过继承、借鉴、消化、吸收、创新,跟着市场走,围着市场转,随着市场变,不断变换思维和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开发具有国际水平前景广阔的产品,已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热硫化鞋、布鞋、皮鞋、冷粘鞋、注射鞋、专业鞋六大鞋类并举生产,产品多达45个系列一千多个品种近万个花色,每年向市场推出上千个花色品种,以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产品结构,以薄利多销的原则,让双星名牌成为大众名牌,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三、依靠人才战略实施推进名牌科技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在培养人才队伍上,双星不拘一格选人才,多方途径育人才。
提倡“猫”论,让人才公平竞争。“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说三道四,双星发展是硬道理”。有没有能力,会不会捉“老鼠”市场上见,让“市场”发现人才,通过实践工作来检验成绩,从而营造了一个人才群体,让有能力的人在双星找到了用武之地。
“用好钱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分配机制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体制上双星敢闯改革“雷区”,进行产权民营化改制,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大锅饭”,真正体现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不一样。例如,一项新产品问世,在市场检验过,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后,研发人员就可得到产品效益的2%~5%提成,因此有的人一次就可得到十万、几十万元的奖金,这极大地调动了“人”这一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正是凭借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管理优势和质量优势,十几年来,双星一直保持全国制鞋行业的“老大”位置。1999年,经我国贸易信息中心统计,双星运动鞋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市场销售份额”、“市场覆盖面”囊括了三项第一;2000年6月份,“2000年中国市场商品质量调查”揭晓,所涉及的5项调查指标──“品牌知名度”、“服务满意度”、“质量美誉度”、“市场占有率”、“2000年市场首选”均列第一位,显示了中国双星后来居上的强大实力。
(作者单位:青岛双星集团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