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心理健康的五大标志

2001-07-13郑晓边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9期
关键词:智力性格学会

郑晓边

每次在与家长们的促膝相谈中,大家反映最多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没有具体标志?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那些不健康的现象呢?

从专业上讲,人的心理健康只有相对标志,没有绝对界线,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区别。儿童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智力符合常态。心理健康的儿童智力是正常的,多数孩子的智商(IQ)在85-115分之间。他们能够适应一定的学习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天才儿童的记忆力极强,对事物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才智超群,有独立的、独创的、机敏的、充满活力的人格特征,识字多,学会说话早;智力低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常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与学习,心理压力大,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护理。只要防护与训练工作做得及时,那些轻度智力低下的儿童可逐步适应社会生活与学习,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儿童正处在智力的迅速发展时期,为他们做智力测验,要考虑智力的年龄标准和发展效应,防治滥贴“标签”现象。

二是情绪稳定而愉快。心理健康的儿童以积极的情绪表现为主,充满了喜悦与欢乐,这样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多会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与称赞,而积极的情绪又得以强化,使孩子进入良性循环。儿童也有喜、怒、哀、乐,健康的孩子还会出现短时的消极情绪,如在受到教师的批评或家长的惩罚时会表现出哭闹、委屈等,这些情绪表现有助于他们不满情绪的发泄,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水平。但消极的情绪如果表现得太过分,太频繁,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情绪反复出现,就难以称得上是心理健康了。

儿童的情绪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由冲动性和易变性发展为自我调节不断加强,情绪稳定性日益提高。因此,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情绪保健,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情绪外部条件,让他们的各种情绪都有适当的表现机会,并注意引导他们逐步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三是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的儿童3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表现,能初步借助言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动的愿望。3岁后,意志品质中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得以发展,但总的说来,发展有限。意志不健全的孩子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因此,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自制能力,并训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学会对生活环境中各类刺激正确应对与反应。

四是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本质的表现,而自我意识在性格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儿童性格相对稳定,开朗、热情、大方、勇敢。在自我意识上,开始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自尊感在发展,寻求独立性,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性格发展不良,表现出胆怯、冷漠、孤僻、自卑,缺乏自尊心。儿童的性格可塑性很大,要注意从小培养,尤其在自我意识方面,要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多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以增进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五是人际交往和谐。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家长、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教师,待人慷慨与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简单,但交往的技能较差,需要逐步地教育和训练。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交流思想与情感,遵守活动规则,学会一定的交往技能。

图/石湾

猜你喜欢

智力性格学会
猫的性格爪知道
智力闯关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欢乐智力谷
性格描绘词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