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步上大学

2001-06-22韩石山

青年文摘·下半月 2001年4期
关键词:名气俄语操场

韩石山

跑啊跑啊,一想起中学时代,就想起了那大步的跑,拼命的跑。有时梦里都会这样没命的跑,结果总是跑不动了,在懊丧中醒来。不足故弄玄虚,实在是这个记忆太深刻了。

我的整个中学时代,就是这么跑过来的。整整六年啊。

同样是跑,初中和高中还有区别。

初中是在校外跑,跑着回家,跑着—上学。

学校就在镇子上。这么说实在怠慢了它。你可以说我们的镇子没什么名气,但你不能说我们的中学没名气。民国早期刚兴办时,周围几个县集资才办了这么一所正规中学。50年代,我们的镇子还是县城,跟东边的一个县合并,县治在那个县城,什么机构都搬过去了,搬不走的就是这所中学,只好把它定为一中,让县城的那所中学屈居为二中。这就是过去的事了,不值一谈,那就说现在吧,现在的地位更高,是省级重点中学,论级别和县政府是平级,论档次和太原的十中、五中在十条线上。

记住吧,它就是临晋中学。

光荣属于后者,我们上学时,一点也感觉不到它的好处,只觉得它可恶。不用加引号,是真正的可恶。比如作息时间,它的安排,可说是不土不洋,专门和学生作对。晋南农村,一四季两顿饭,我们。上小学时,课时和饭时是配套的,一点都不觉得别扭。放了学回到家,母亲刚做好饭在等着你。上了中学就不对劲了。它是一日三餐,早上还要到校上自习。住校生没什么,苦了的足我们这些跑校生。

怎么办?跑吧。

一下了课,出了教室门,撒腿便跑。不是上早操的跑,那是跑步,这是步跑,重心在这个跑字上。没有任何章法,能跑多快就跑多快。跑不动了,也不敢停下来,只是改为快步疾行。不喘了,再跑,直到进了家门。上学也是一样的,只是单个儿走,不会那么没命地跑。只有意识到将要迟到时,才会不管不顾地跑。

上了高中,以为不会这么没命地跑了,谁知跑得更凶。初中只是在校外跑,高中可倒好,在校园里也得没命地跑。

高中是在离家百里外的运城上的,学校名么,康杰二字便是。现在康中的名气,大得不得了。听人说是“排队上清华”。这也是后来的名气。我们上学时,只能说是好,绝没有后来吹得那么神。比如我们高考的那一年(1965年),就没有一个考上清华的。

从临晋中学考上的学生,最不服气康杰中学的,是康中的老师似乎没有临中的老师来头大。我们上初中时,正赶上“反右”后不久,好些被打成右派,不宜于在城市(包括县城)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发落到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教我们俄语的冯老师,是外交郎的翻译。还有一位教俄语的宿老师,长得就像外国人一样,而且名字叫梦文,宿梦文,多棒的名字。教我们几何的龚老师,是空军某航校的教官。教我们物理的周老师,是绍兴人,一口南方话呜里呜啦,说不定还是鲁迅的本家呢。教我们历史的老师叫王实甫,跟《西厢记》的作者同名:同姓,而且就是永济人。此中有什么道理且不管,反正在我们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们的心里,都是跟“了不起”连在一起的。

时间长了才知道,康中的教员里,也有了不起的角色。顶让我佩服的是教俄语的李卓老师,个子高挑瘦削,目光冷峻,腰板笔直,走路时小腿绝对是甩出去而不是迈出去的。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曾在下面偷偷地学李老师的走路,怎么练也难得其神韵。他是国民党军校毕业的,当过炮团团长,据说曾狠狠地跟“共军”打过几个硬仗,后来光荣地起义,如今的身份是起义军官。他的俄语是自学的,跟上广播自学的,你说这得多大的本事。

只有一点,让临中来的我们不能不佩服,那就是康杰中学疆域的辽阔,校舍的疏朗宏伟,更妙的是,学校里面还有条小溪(自流井)。如今才悟出,正是这辽阔的“校土”,让我们整整跑了三年,跑了个要死要活。

这里的跑步,几乎是从黎明眼睛还没有全睁开就开始了。真不知那些当班主任的老师,晚上到底睡不睡,反正是只要一打起床钟,准定在宿舍外面叫唤起来了。排队,向右转,不用再喊了,已经跑开了。去哪儿?去操场。多远?离宿舍少说也有五百米。这段路白跑了,到了操场才算正式跑。不,还不能算跑,算跑是出了操场。

因为学生太多(通常每个年级八个班),不能做操,所谓的上早操,就是跑步。一般是跑五圈,到了最后两圈,是自由跑,也就是能跑多快跑多快。都会拼命地跑。目的不足为了锻炼身体,是快点跑出操场,快点去上早自习。操场只有—个大门,若是跑得慢了,就卡在那儿了。那儿卡住,洗脸的地方就轮不上好位置,洗脸迟了,读书的地方就没了好位置。我们的早自习是随便在校内找地方读书的。

学校太大了,哦,还有一大片麦子地,有时种上油菜,春天开了花非常好看。冬天也照样是在外面读书。地方宽广,你读得再响亮,也不会影响别人。他若嫌弃,可以另寻地方嘛。读书是读书,一只耳朵还不能忘了开饭钟声,—响,赶快返回教室放下书,拿上碗筷往食堂跑。人太多,得排队,去迟了排在后面,赶轮上你不是没了汤就是没了菜。就是有,排队也是一种耽搁。午饭晚饭是同样的,只是激烈程度上稍逊些。

去年,有一位考上名牌大学的校友来我家,又吹起他们的“排队上清华”,我问,康中还那么跑吗,她说还跑。我说,不能叫“排队上清华”,吹牛了,该说是“跑步上大学”,只要三年跑下来的,都能上了大学。

我早已跑不动了,时不时的,还会想起当年的跑步。那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象征。不在乎跑得多快,要的是这种跑的勇气。

(妮雅摘自《青春》200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名气俄语操场
操场的一天
学校操场
下课了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里加市长因讲俄语屡被罚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海中飞碟飞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
压缩解压 还有更强的——7-Zip
什么是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