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编往来

2001-06-18

世界知识 2001年12期
关键词:柏林墙分界线为题

并非“三八线”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一名研究中朝关系史的教师,曾在韩国留学与工作近8年。近日回国,偶阅贵刊2000年第22期,看到封面图案即以"剪断三八线"为题,套二则以"朝鲜半岛融坚冰"为题刊载一组相关照片,同时刊登以"朝鲜半岛石破天惊"为题的一组对话和以"和风吹拂坚冰融"为题的一篇专论。就2000年6月以来的朝鲜半岛和解局势而言,论之不可谓不详矣。但封面所谓"剪断三八线"之题,却有违一个基本历史常识,可以说是及时介绍朝鲜半岛最近局势之好策划中的一个失误。

因思我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休戚相关,国人之于朝鲜半岛问题,却不甚了然,如三八线之常识性错误,即非鲜见。贵刊于国内外拥有广大读者,影响极大,倘能率先更正,既可纠正一个普遍错误,亦得维护贵刊声誉,兹撰拙文如下。

查三八线,全称应是北纬38度线(The38thParallel),指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由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所划定的受降区域分界线。正是这个由两个大国任意划定的三八线,逐渐成为隔绝朝鲜半岛南北往来并最终导致南北分裂的政治与军事界限,举世震惊的朝鲜战争便是在三八线地区全面展开。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先后多次突破三八线,使之早已失去局限乃至分割南北双方之分界线的意义。到1953年7月停战之际,交战双方的实际接触局势,与三八线大体呈S状,即西部地区三八线以南之开城及板门店等地已归北方,而中西部南方所占地区如铁原、杨口、襄阳、束草等则早已越过三八线。《朝鲜停战协定》就是根据双方的实际接触线划分了停战线,其正式名称为军事分界线,并由此军事分界线各自后退两公里,形成一个宽四公里之非武装地带。如今,自西向东横亘整个朝鲜半岛并隔绝南北双方的,便是这条由军事分界线而划出的非武装地带。

简言之,自从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来,隔绝朝鲜南北方的是在停战协定中所划定的军事分界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非武装地带,而不是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的那个三八线。就是说,贵刊2000年第22期所介绍的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和解努力,所欲"剪断"的并不是那个历史上的三八线,而是迄今仍然隔绝朝鲜南北的那个现实中的军事分界线。

“三八线”与“柏林墙”

权赫秀老师的来信给我们作了一个重要的提醒:历史上的"三八线"不等于目前把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分割开来的军事分界线及由此而划出的非武装地带。我们对权赫秀老师深表感谢。在这里,我还要对读者再作一个提醒:"剪断三八线"正如"推倒柏林墙",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指打破朝韩之间、两德之间历史形成的人为阻隔,实现同胞的团聚和民族的统一。当年的两德之间,除了那道把西柏林团团围住、使之与柏林东部和民主德国其他地区分割开来的"柏林墙"外,还有一条长1378公里(见《世界知识年鉴》1990/91版)的共同边界线。人们常常用"推倒柏林墙"来形容两德的统一,甚至把它作为冷战结束的标志,正是因为柏林墙已成为两德分裂乃至东西方对抗的象征。同理,"三八线"虽然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它也早已成为朝鲜半岛北南分裂的象征,只是我们还需记住权赫秀老师的适时提醒:此"三八线"非彼"三八线"!--编者

猜你喜欢

柏林墙分界线为题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1年精准点中7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2020年点中70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余有画说
本刊2017年点中6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柏林墙外
穿越25年:柏林墙倒塌时
登秦岭太白山 观南北分界线
德欲重建柏林墙 抵抗经济危机
在巨室里北山军事分界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