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良回忆录(二十)
2001-06-14□文/国良
□文/国良
日转星移,转眼就到了80年代,此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各行各业都积极参与其中,象棋坛也酝酿着一场巨变。
1976年以后,在文革期间被迫解散的中国象棋协会又重新成立,后来将其下属的技术委员会重新分成了两个部门。其中一个仍叫技术委员会,杨官任主任,我和胡荣华是副主任,孟立国等一大批著名棋手是委员,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制订比赛制度。另外一个新划分出来的是裁判委员会,由刘国斌、陈松顺负责,主要制订比赛中的裁判工作细则和棋规。这两个委员会的成立,表明中国象棋竞赛体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向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技术委员会在成立伊始,就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应大多数棋手的要求,将个人赛改成分组升级制。之所以选择这种规则,是因为进入80年代以后,象棋运动逐渐复苏,参赛人数日益增加,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方式竞赛,不但比赛周期长、棋手们的体力也承受不了,而且老赛制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年轻棋手成长。
经过技术委员会研究与讨论,建议将当年的团体赛与个人赛同时进行。要求每支代表队只能派出三名棋手,经过抽签分成三个小组,然后按小组名次计分(第一名积1分,第二名积2分,依此类推),总分少者为冠军。而每组的1-4名参加个人决赛中的甲组比赛,5-8名则分在乙组,9-12名在丙组,甲乙两组的后三名降组;乙丙两组的前三名升组,赛制5年不变。可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赛制只执行了三年便被取消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0年个人赛预赛暨团体赛在福州市拉开战幕。由于这届团体赛只要求每队三名棋手参加,所以黑龙江队正好由我和赵国荣、孙志伟三人组成,而不用再像从前还得四处调人。由于比赛成绩还涉及到个人决赛的命运,所以棋手们都十分努力,希望能够进入下半年的甲组决赛。
我的预赛成绩不错,以不败战绩获得小组第一,赵国荣和孙志伟都是小组第五名,这样黑龙江队团体总分略高于广东队而与冠军擦肩而过,上海队则因林宏敏发挥失常而名列第三。最后我取得进入甲组决赛资格,赵国荣和孙志伟则要在乙组中征战。
8月,36名棋手汇集于景色秀美的四川省乐山市,甲组棋手的比赛是在东坡楼进行的。据说是因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曾在这里饮酒赋诗,尽情观赏乐山风光而得名。比赛间隙,大家不忘浏览名胜古迹,以暂时缓解比赛的紧张疲劳。乐山大佛是这里最有名的古迹,观看之余,大家不禁感叹工匠们的巧夺天工。我在大佛旁边更是照了许多照片,可是现在大都找不到了,实在是可惜。
也许就是因为玩得太尽兴了,我在开赛头三天居然来了个“三连败”,该输的也输,不该输的也输,这种情况是我从来没有过的。看到我这个成绩,胡荣华走过来对我说:“老王啊,在这种比赛上出现三连败,冠军是没指望了,别再一不小心降组哟!”听了这句话,我十分不高兴,心中暗暗憋着一股劲:就让你看看,到底谁降级。
正是凭着这股动力,接下来的比赛,我下得十分顺手。第四轮、第五轮,连克内蒙李曰纯和湖北胡远茂,第六轮、第七轮又“倒拔杨柳”分别战胜老对手杨官和柳大华。有趣的是,1980年的个人冠军得主柳大华也和杨官、胡荣华一样没能逃过我这个冠军主考官的一关。
比赛至此,形势已经比较明朗,赛前人们都认为冠军非胡即杨,然而现在杨官在败给我后又被柳大华胜了一场,夺冠已然无望,而胡荣华也没有续写十一连霸的可能了。相反,柳大华、李来群和徐天利倒很有希望夺冠。
升降级的制度就是这样变幻莫测,起初还为我担忧的胡荣华,在输给徐天利后却也蒙上降级的阴影。最后一轮,与我相遇,形势对他十分不利,他只有赢了这盘棋才能保住甲级席位。开局时,胡荣华走了自己的拿手布局——飞相局,中局时又故意卖给我一个破绽,想让我和他对杀,但我一看没有十足的把握,没敢冒进,最后胡荣华排名第九,而惨遭降级。杨官则是在最后一轮险胜臧如意,才以小分比胡荣华略高的优势,侥幸过关。我以五胜二和四负名列第五,柳大华、徐天利和李来群大分相同,最后是依据小分才分出名次。
这届个人赛充分显示出升降级制度的残酷,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最后降级的是竟是胡荣华。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