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是出版者的社会职责
2001-06-13文/曹维琼
文/曹维琼
苗族堪称“服饰大族”,走进苗族服饰世界,古朴的款式,巧妙的设计,绚丽的色彩,和谐的搭配,精彩的纹样,繁复的工艺,令人眼花缭乱。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苗族从远古走向现代的丰富内容,充满了艺术和历史的双重魅力。
苗族服饰是中国历代服饰的活化石,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服装款式,大都能在苗族服饰中找到对应构型。苗族服饰是服饰制作工艺的博物馆,从获取野生植物纤维的方法,制衣成型的手段,印染的工艺,到刺绣的技巧,苗族服饰制作的全过程,都大跨度地保留着制衣史各个发展阶段的多种工艺。许多似乎早该进入博物馆的工艺,始终在苗族服饰制作中占一席之地。倘若把各地苗族仍在运用的各种制衣工艺按其进化的序列排在一起,我们将会看到一部纺织史,一部成衣史。苗族服饰是苗族社会文化的纹饰书,服饰纹样已突破衣着原有的单纯基本功能而具有了复杂的象征作用,发展成为表现美感的艺术品,更成为了标识族群的代码,历史、文化、道德、习俗的记载物,展示苗族的精神世界。苗族服饰是现代服饰设计的资料库,一套盛装,是苗族女子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倾注心血而成的。苗族服饰之美,是在执着的追求中获得的。苗族服饰不是设计大师的灵感之作,却可以是大师们的灵感源泉;苗族服饰不是缝制大师的传世手笔,却可以是大师们的借鉴范例。
对于苗族服饰的种类形貌,古往今来探索者大有人在。由于条件的限制,或山阻水隔,无法深入苗族聚居区;或语言差异,难以交流和沟通;或资料不全,不能掌握苗族各支系的分布;或体能关系,适应不了艰苦的考查工作。诸多困难,造成苗族服饰研究成果有限,成书者寥寥,语焉不详,难见全貌。
苗族摄影师吴仕忠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对苗族服饰文化执着地探索,耗时30年,遍历苗族聚居地,以本民族的眼光去搜索和观察,在数万帧照片中整理出1250幅图片,推出苗族服饰173式。可以说,《中国苗族服饰图志》是第一部接近完整地反映中国苗族服饰全貌的图册;是第一部全部从山野中纪实拍摄出来的图册;这是第一部由服饰设计缝制者自己担任模特的图册;这是第一部由苗族摄影师记录整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图册;……由于具有诸多的第一,其纪实性、准确性、历史性、权威性、原生态性等等就不言而喻了;其出版的价值,对服饰设计、工艺设计、民族研究、文化研究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图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编辑肩负着文化传承的社会职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苗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苗族服饰文化必然也会受到影响。30年中所拍摄的部分服饰已经发生变化,所展示的图片有的成为不可再现的历史记录,尤其显得弥足珍贵。在新旧交替的时期,我们编辑出版《中国苗族服饰图志》,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坐失良机,对我们,对我们的后人,更对苗族服饰。
作为责任编辑之一,我慎重地向朋友们推介《中国苗族服饰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