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域教育网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1-04-30杜兴义

人民教育 2001年12期
关键词:校园网教学资源资源

杜兴义

随着校校通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出台,以及校校通工程不断地深入人心,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近一段时间,城域教育网建设已成为继几年前校园网建设热潮之后的又一次建网高潮,并将在全国有轰轰烈烈的展开之势。

城域教育网是介于主干网和校园网/教育局内部网之间,覆盖整个城市或地区教育单位,它以城域教育网网络中心为核心,以光缆、电缆,或无线接入方式连接各下属单位内部网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在资源共享、在线管理、远程学习等方面,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资源和环境。随着校校通工程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域教育网是推进校校通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将有效地克服校园网建设中的很多弊端,实现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通、教师教学的资源通和学生学习的应用通。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中小学校68.74万所,而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才5700多所。若以平均每个学校建设校园网投入30万元计算,全国共需资金2062亿元左右,这在教育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来实现校校通是不可能的。城域教育网的建设能够有效地组织网络资源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校园网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校校通的建设从单所学校的发展走向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正是由于城域教育网的众多优越性,眼下各地城域教育网建设方兴未艾。但是如何建设好城域教育网,实现校校通,一些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并不是很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性越高,造成的浪费可能就越大。我认为城域教育网的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城域教育网的建设不能作为面子工程。

城域教育网的建设是教委或教育局牵头的政府工程,千万不能办成争第一、求时髦的面子工程。按惯例某些地方为了面子工程,经常是你们地区投入2000万,我们就要投入3000万。在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中,这种不求实用,只争第一的面子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其它工程无法相提并论的。因为IT的技术与产品是日新月异的,其更新换代率和折旧率是非常高的。比如:20世纪80年代,在苹果机进入我国时,全国绝大多数的县市都配备了一两个计算机教室,造价在60万元左右,时过三年不到,PC机问世,苹果机被淘汰。在随后全国兴起的计算机热潮中,大多数重点中小学又开始装备286、386计算机,又是不到两年时间,WINDOWS全面取代DOS系统,286、386计算机被全面淘汰。接着,486计算机全面登场,并立即被586计算机所淘汰。

城域教育网的建设是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也就是为了解决校校通的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的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教育行政人员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而不是为了检查评比和参观。因此,在城域教育网的建设中,主管部门不能对中标的承包公司的设计规划听之任之,一定要有现代教育技术专家的参与,对其方案和规划进行科学的论证,同时,把资源建设、队伍培训等等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中,一些学校花巨资装备的计算机教室,很少向学生开放更别提充分利用了。都要考虑进去。

二、先进的网络服务和快速的对外接入方式是城域教育网生存的关键。

两年前,某市的中小学教育信息网开通了,它联接了全市20个市县教育信息网以及30多所校园网。可是不久,师生就对它失去了兴趣,分析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它把城域教育网做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局域网,通过它的专线,只能访问内部网,不能访问外面的站点。二是提供的服务也是比较低级和简单的,不要说在线管理,就是电子邮件的服务都不能提供。同时,它的网上资源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很匮乏。

一个有生命力的城域教育网首先要考虑建成一个开放的网络,能快速与全国主干网联通。互联网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及时性及海量的资源共享。城域教育网与主干网的联接,可以首先考虑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中国教育科研网对所有中小学国内上网实行免费。

为各学校提供先进的网络服务,也是城域教育网必须关心的问题。城域教育网能为校校通工程节省不少资金,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城域教育网可以采用先进的网络服务系统,比如可以把时下较先进的ASP(应用服务提供商)及IDC(数据服务中心)方式移植到城域教育网中来,实现整个区域各学校共享一套软件平台,从而节省重复购买的资金投入。如果不能提供先进的网络服务,或者它只是一个局域网,这个城域教育网的建设就是一种浪费。

三、资源建设是城域教育网建设的核心内容。

目前,教育资源匮乏已成为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众所周知,在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硬件建设和软件平台的建设还比较容易,只要资金到位,在短时间内就能办成;而资源的建设却并非那么容易,有了钱也难买。城域教育网的资源建设,可以发挥整个区域为一整体的优势,以区域为中心,进行有效地规划与开发,再通过城域教育网的网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克服校园网资源匮乏的弊端。

在城域教育网的建设过程中,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网络环境的建设更为重要。要记取在以往校园网建设中,硬件投入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都可以,软件和资源开发投入几万元、几千元却舍不得的深刻教训。网络化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内容和实质。因此,建设丰富的城域教育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城域教育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域教育网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

四、不同的资源开发要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城域教育网的资源开发必须是全方位的,并在不同的程度上满足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资源以及行政人员的管理应用。不同类型的资源开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1.教师的教學资源开发应采取教师既是资源的建设者又是资源的使用者的方式。

教师的教学资源一般分为五类:一是多媒体素材,包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二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三是题库;四是案例库;五是文献资料。城域教育网的教师资源的建设,应该具有上述种类的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优劣判断标准要看它能否帮助教师形成教学能力,而不是给他多少专业水准的教学软件。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点,并且所教的对象又各不相同。所以,哪怕你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做得再好,他也只能用上一部分,这就需要发动广大教师去开发。

社会上软件公司开发的教育资源库产品,往往缺少统筹规划,什么赚钱做什么,甚至有些公司开发的资源库产品仍然是在大搞题海战术,这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不相符的。更有一些公司的教育资源库产品只是简单地堆积了一大批素材、教案、试题等,并且分类极不合理,组织结构非常差,没有一个有效管理资源的管理系统,资源利用非常不便。另外,公司开发人员对学校教学没有真切的感受,许多资源不适合教师的胃口。

事实上,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最好是通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既是资源的建设者,又是资源的使用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建设。发动教师开发资源,不是让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而是让教师收集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学素材和教学经验,然后将自己研制或收集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管理系统添加到城域教育网的教师资源库中,使教师的教学资源库实现自增长的良性循环。

2.学生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可以采取市场运作下的网校方式。

随着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网上学生的学习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加之大量中小学学生的上网,也急需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交流与娱乐方面的教育资源,否则,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学生也只能在因特网上毫无目的地漫游。

中小学生网校的大量涌现,说明了这个市场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了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的接受。网校网站的学习资源建设,需要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和大量的投入,由政府、学校和企业来共同完成是比较好的方式。这种城市联合网校与传统的由一所学校主办的网校相比,因为它是教委牵头,所以汇聚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比一所学校多得多。而且,网校教师使用课件制作系统直接就能将自制的课件、学件或电子教案另存到城市联合网校服务器上,提供远程学习极为方便。网络中心将可以向学生或有关机构收取网校学费,从而实现“以网养网,以网促教”的良性循环方式。

3.政府部门必须参与城域教育网在线管理系统的开发。

城域教育网的在线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发布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教育统计系统,教育督导系统,网络邮件系统,网络计费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等。很多软件公司都可以提供比较先进的在线办公管理系统,但是,现成的管理系统是不完全适合本区域的管理需求的,因此,在线管理系统的开发有必要采取政府与公司共同开发的方式。在数据开发的过程中,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政府必须明确告诉公司,本区域的教育管理有哪些需求,管理的流程又是如何,等等。只有在公司为本区域“度身定制”的管理系统,才能让网上管理得心应手。

同时,系统的开发一定要有先进性。比如,目前的基于互联网B/S和基于ASP技术的教育网络应用系统E-ASP,是可以考虑开发的。这种系统通过建设一个互联网教育数据中心IEDC,来存放各个学校的基本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办公信息、共享资源,作为教育局间、教育局和学校间、学校间的信息交换和流通中心,从而实现了区域间教育的在线管理。

五、城域教育网的资源建设还要注意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

在以往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由于忽视了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之网络教育具有地域广泛性和技术复杂性等特点,使得大量的网上教育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同的教育系统之间也难以互相沟通。城域教育网的资源建设一开始就必须注意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这方面可以依照前不久教育部出台的《国家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通过这一规范,可以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开发资源的制作要求、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等。它从三个角度进行规定:一是从资源的技术开发的角度,提出一些最低的技术要求;二是从方便用户使用的角度,提出需要对素材标注的那些属性,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规范了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三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这些素材的管理系统以及远程教育工程的教学支持平台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它把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再比如,它把媒体素材按照媒体类型划分为五大类:文本類素材、图形(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只有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推动教育资源高效率地共享。

城域教育网的建设,无疑是推动校校通工程的建设以及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城域教育网的建设还处在一个探索和实践的阶段,我们必须多加研究,在校校通建设的热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只求快,还应求稳;不能只求轰轰烈烈,还应求扎扎实实。

猜你喜欢

校园网教学资源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我给资源分分类
中职学校校园网教育功能应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校园网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