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2001-04-30王芳
【按】编者曾经走进天津市南开区多个小学课堂,和孩子们一起,从优美的音乐、欢快的小鸟、嫩绿的草地中领会“春天”的含义,从亲手敲击中学习声音的强弱、高……情境引发的兴趣拉着孩子们快乐、活泼地学习、成长,这些,就是南开区教委追求的生动教育。从理性层面来看,生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3个领域,分别是:情感领域——以趣激学,以情励学;认知领域——求精求活,调动参与;能力领域——注重内化,启迪创造。作为南开区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王芳从她个人的教学中理解并实践着这些理念。现仅从“调动参与”一个侧面谈及,有设计、有操作、有分析,让读者管中窥豹,亦传达了编者的感受,不妨一读。
创造的种子往往孕育在孩提时代,如何去培植,让它日后结出丰硕的果实,一直是教师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几年来,在南开区生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大胆进行了实践,逐渐感觉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参与率提高,参与度向深层次发展,创造潜能才可能得以普遍开发,学生才可能在他们自己营造的生动活泼的课堂中快乐地成长。所以,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我研究的方向。
激情引趣调动参与激发创造欲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或某一活动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就会为之付出极大的努力,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一种乐趣,在奋斗中形成志趣。强烈的情感可以变成追求的巨大动力。可见,兴趣和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认知实践活动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以自己的真情感染學生,引导、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创造的欲望,让学生体验乐学的情趣。
前提——教给学习方法
低年级识字量大,在学习中不教会学生识字方法,识字效果甚微,但如果呆板地讲方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学以致用,效率也不会高。于是,我将传统的学习生字过程和教授方法过程变为学生自己探究识字方法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在讲《春风吹》一课的生字时,我将难点字“燕”提到生字之首来讲,电脑画面上出现一只黑色的伴着音乐上下翻飞的小燕子,不时发出唧唧的叫声。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将孩子们吸引住了,继而画面定格,出现了一只俯卧的燕子,一会儿,一个红色的“燕”字跑出来。黑、红色彩的反差以及动画效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因势利导:“谁有办法记住‘燕字?”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廿”是燕子的头;中间的“口”字是燕子的身子;拆开的“北”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随着学生的发言,各个部件被复合在燕子的身上。而后田字格里出现了规范的“燕”字。我热情地表扬了勤于思考的孩子,和同学们一道为这种识字方法起了名字——联想识字法。在兴趣盎然中,我解决了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了生字,创造了联想识字的方法,同时也激发了继续探究识字方法的欲望。
条件——现代媒体
阅读教学中没有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发展,不能说是成功的语文教学。如何使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转换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又得到情感的升华和发展呢?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以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他们愉悦的情绪,带给他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选材于平凡、琐屑的小事,语言质朴,也没有生动有趣的情节,表现的又是人间最普通的父子之爱,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现在学生生活有很大差别,单靠读文、讲解,学生难动真情,体会不深,甚至会对这篇看似平淡实却饱含深情的名作不以为然,更有甚者认为父亲为儿子买桔子是应该的。针对教材及学生实际,讲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音画散文。剧中演员带着感情的朗读,把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真挚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立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唤起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学生马上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带着这样的情感学习文章,学生对那些平淡之中见真情的语句有了深入的理解,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看定格的父亲背影的画面,借助此文,以朱自清为父写回信的形式直抒胸臆,表达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创设情境调动参与开拓创造空间
调动参与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教育思想的核心。只有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快乐,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才能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产生创造灵感。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创设新的问题情景,设计开放型的问题,以提供探索、创新的空间。
设计学生质疑解疑、乐于学习的氛围
“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通过“疑”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围绕重点和难点引疑、导疑、设疑,创设“疑”的环境空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学会思考、分析、解决疑难,且见解独特,有新意;创新精神就会在“疑”和“思”中得到培养。
为学生创设质疑空间,首先要营造一种欢迎学生发问的生动活泼的气氛,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情绪。老师鼓励的话语,信任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表示赞扬的手势,都会增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从而增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分别将质疑环节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把质疑安排在课前预习中,或上课开始时,集中质疑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安排在课后,可以消化知识;以及在思维的延伸中质疑,发现新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教师要允许学生随时发问,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我在讲《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一位学生突然举起了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书上的图错了!小竹排顺着水行可以,图画中的鱼怎么也顺水流呢?”我想,由于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可能很难准确到位,她要提的问题,可能是鱼游动的方向问题,于是我为她的语言搭桥:“你说的是鱼游的方向不对,鱼应当逆水游或向与水流相反的方向游?”其他同学说她胡说,书从来是正确的。究竟谁的答案对,我没有做判断。“怎么弄懂这个问题呢?”我问学生。有的说去找自然老师,有的说应该查阅资料,有的说应该问问编教材的人。课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自己寻求答案,证实了大家认为“胡说”的同学说得对。的确是课本出了错误。鱼“逆水而游”的常识会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同时,在质疑中,学生懂得了一个道理,要仔细观察生活,善于发现、敢于提问题,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使学生的质疑空间更为广阔,更为有条理。学会质疑也要有个学习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理解,词语的运用,句子的意思,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时代背景,写作方法,写作目的,标点符号等提出问题。坚持经常训练,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学生的问题就会由“多而杂”发展到“少而精”。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提高,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问题提出后,留足学生思考时间,进一步导思解疑,实行多向交流,不搞包办代替,不快速给出正确的、惟一的答案,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及时发掘出创新的火花和智慧的闪光点。
设计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流程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教法,要有引导学生学习创造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指导,使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富有创造性。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四句诗,写出了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曾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尝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教学流程的设计着意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尝试自我发现、自行解决问题,从而在古诗的意境中,学习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创造灵感,培养创造能力。
在以上教学流程中的分组学习,我采用了画一画→比一比→演一演→议一议的形式,学生在伙伴合作中理解了诗意。在朗读点拨中,我采用了动画演示→感情朗读→点拨写作→指导背诵→配乐表演的形式,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会了诗情。在延伸扩展中,我采用了话说春天→演示画面→想像作诗→反馈评价的形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从课堂反馈的数字表明,这堂课训练点明确集中,学生在读、思、疑、议、创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学习写法,在教学延伸中激励创造运用写法,写诗歌,抒情怀,出色地完成了学习计划。这堂课的成功还表现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置于感知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熟记性语言训练的全过程。学生在形、声、色、光等多种方式感官刺激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产生积极的情感效应,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同学间发挥互补作用,增强了合作意识,创新的火花闪烁其间,课堂上呈现出自主的学习气氛。
指导实践调动参与培养创造能力
启发学生敢于奇思妙想
想像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像力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
在语文学习中,不少学生将作文视为难题,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单调,语言呆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想像力。低年级语文实践课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想像作文,电脑出现了一幅画面,一只小兔子正在吧嗒吧嗒掉眼泪。随后引学生发问,看到画面你有什么小问号?学生立刻回答,小白兔为什么哭了?它遇到什么伤心事了?继而引导学生想像多种原因,多种情境。到此为止,学生通过想像已初步得出把事情讲清楚、明白的几个要素。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将小白兔放置在不同的情境之中。通过周围的景物判断时间,采用讨论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展开想像情节,指导学生将语句说具体,说通顺,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童话世界里,有许多成人已幻灭了丰富的想像。但是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想像力,我们的任务是给他们一张未被涂鸦的白纸,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梦幻。
除了作文实践课,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外,还应尽可能多地从阅读教材中挖掘想像因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奇思妙想。如补充故事情节,开拓学生思路;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使情节更加具体;根据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表的描述,展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想像,突出人物的品质;利用現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延伸扩展进行续写、仿写,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语言的运用。
总之,教师若善于提供条件,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系统中找出规律,将自己头脑中储存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形象加以描述。学生思维将插上想像的翅膀,创造能力将不断增强。
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动手实践就是把通过感知、思维、记忆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运用知识也是一个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开放型教学观,即把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向社会实践。
今年暑假,我布置了这样的暑期作业,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走入社会,为社会、为他人做三件好事。比一比哪个小队的创意最好,开学后以书面形式作汇报。小队计划上来了,什么“学会理财小队”、“警民一家小队”、“逛天津小队”、“献爱心小队”,等等,有了好的开始,我想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崔明迪所带的第三小队开展献爱心活动的消息被登在《每日新报》上。翻开他们的小队日记,我了解了活动的全过程。
他们小队有一个心愿,要自己动手去帮助一个最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从报纸上了解到患有白血病的小雪急需用钱做手术。几个人将自己没有用的书、报卖掉,换来了80元钱,不知捐向何处。大家开动脑筋,终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打电话与报社联系捐款事宜。在热情的报社记者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小雪所在的医院,和她聊天,为她讲笑话,让多日不见笑容的小雪和她的父母终于露出了笑容。他们圆了自己的梦,出色地完成了计划。在活动中,他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情,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成功之后,换来的是无数人的幸福。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们会开动脑筋,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实质上就是创新的过程。同时,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动手能力,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使他们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产生创新意识,为培养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仅从“调动参与”这一角度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大家不难发现在调动参与中有情感的激发,有能力的培养。这也就是说,生动教育六要素的运用不是割裂开来的,而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实践证明,落实六要素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