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痛
2001-04-30倪翠坤
人民教育 2001年12期
倪翠坤
每每看到四处游逛的孩子,我就不由想起现已17岁的一个女孩子。打那孩子一巴掌时,她还不足10岁,那一巴掌却成了我永远的痛。
事出有因,但绝对可以肯定的是,在带着学业和家境的不如意去村小代课时,我的阅历和处事能力很有限。我教三年级的语文课,同时担任该班班主任。38个农村孩子并不如我想像中那般文静和安分。第一周班会课前,打报告的孩子就挤满半屋,反映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丢东西现象严重。
这还了得!我帶着初为人师的正义感暗访后,最后将疑点放在一个约10岁的女孩子身上。她的眼睛很亮,但怯怯的,不断绞动的手指和挪动的双脚表明了她内心的不安。在我严厉的目光下,她认错的态度极好,并交出了同学们的几支笔和一本字典。
但是第二天,她的母亲就气势汹汹地到学校找我,断然否认了女孩所做的一切。这实在令人尴尬和气愤!那女孩一言不发,只是睁着大眼睛使劲摇头,她母亲在办公室肆意叫嚷一番离开之后,有铁证在手的我气愤至极,抡起巴掌,啪,很漫长的一刹那,那孩子惊恐而无助、绝望的眼神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事后我曾静心地想:不管那孩子的母亲怎样,我当时的做法对那孩子的伤害有多么深?我很想和那孩子推心置腹地谈谈,但一直放不下为师者的架子。
一年后我就离开了生活了18年的村庄,上了大学,毕业后真正做了教师。在我接触很多良师益友的过程中,我的伤痛越来越深,但已没有弥补的机会了。那个女孩一度因偷东西的名声遭受同学们的冷遇,性格渐趋内向,上完小学后便退学了,跟着家人到处打小工,去新疆已两年有余,生活很苦。苦孩子的经历刺激着我的心,那一巴掌的痛也就不只在记忆中,更在心底,让我时刻记着不再鲁莽地对待任何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