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培养,还是扼杀
2001-04-29周礼解
周礼解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很有感触。文章援引了华盛顿大学物理系教授卡兰得拉写的一篇名为“气压计的故事”的文章。说的是一个学生答的一道物理题导师给了零分,而学生声称应该得满分。导师和学生同意将这件事委托给一个公正无私的仲裁人,卡兰得拉教授被选做仲裁者。试题是这样的:“试证明怎么能够用一个气压计测定一栋高楼的高度?”学生的答案是:把气压计拿到高楼顶部用一根长绳系住气压计,然后把气压计从楼顶向楼下坠,直至坠到街面为止;然后把气压计拉上楼顶,测量绳子放下的长度,这长度就是楼的高度。卡兰得拉教授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答案,他让这位学生用6分钟回答同一个问题,但必须在回答中表现他懂得一些物理学知识……这位学生答出了好几个与物理学有关的答案,但肯定都不是导师要的答案。教授给了这个学生几乎是最高的评价。这位学生最后又说:“如果不限制我用物理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其他方法。例如,你拿上气压计走到楼房底层,敲管理人员的门‘亲爱的管理员先生,我有一个很漂亮的气压计,如果你告诉我这栋楼的高度,我将把这个气压计送给你。”
(一)“标准答案”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
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多年在高三任教的化学教师,参加过几次高考阅卷,深深地感受到“标准答案”对评分的重要性。特别是简答题,若是学生答的意思对了,但没有标准答案中的关键词是不能给分的。例如1993年化学高考题中有一道题:“倒置的漏斗为什么能防倒吸?”阅卷中规定,若学生没有答出“漏斗的体积大”是不能给分的。再如1994年的高考题:“”一设计一个最简单的试验测定氧化钠试样的纯度。”标准答案规定,只能用过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来测定,若选用了过氧化钠、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来测定,因为方法不是最简单,答对了也最多只能给6分,而满分是9分。为此,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为了适应高考的评分标准,追求化学答案的严格性与严密性。我们给学生作了很多规定,例如回答试液检验题必须记住:“各取试液少许……”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必须写:“取滤液或取上层清液……”“除去氯化钠、硝酸钾等物质中的杂质离子的最后两步一定是加碳酸钠和盐酸或碳酸钾和硝酸。”我的脑海中常常涌现出高考阅卷时决定评分细則的那些老师逐字逐句推敲字句含义时严肃的面孔。现在,对照卡兰得拉教授,我对教学进行反思,我现在的教学到底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还是在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呢?
(二)“标准答案”是钳制师生创造性的枷锁。
今年我教高一年级,高一的学生刚开始学化学时,还没有受到标准答案这类清规戒律的束缚,他们的思路没有框框,他们答题“没有规矩”,他们有想像力,所以他们回答问题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高一“卤素”一章里有一道测试题“证明一瓶溶液是碘化钠溶液”。有的学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出氯气,再用氯气置换出碘化钠溶液中的碘,最后用淀粉检验碘单质。有的学生认为只要用硝酸银检验出碘离子,就可以确认这是碘化钠溶液了。有的学生用电解碘化钠的方法制出紫色的碘蒸气来判断……
再如“如何测定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有的学生选择将混合物溶于水,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即为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算出过氧化钠的质量。有的选择将混合物加水反应后蒸发溶液,称量蒸发后固体的质量。有的选择将混合物加水再加硫酸铜产生沉淀,再加热沉淀使之分解,称量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来计算混合物各质量。有的学生选择用混合物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测定氧气的体积。有的选择将混合物加热使氧化钠变成过氧化钠,再称量加热后的物质的质量,通过增加的质量即可算出氧化钠变成过氧化钠的质量……
在第一个例子中,作为试题的批改标准,钠离子、碘离子都有规定的检验方法,钠离子用焰色反应检验,碘离子用酸化硝酸银溶液或用氯水和淀粉溶液来检验,为了让学生强化记忆碘离子的检验方法,我还一再强调:加了硝酸银产生黄色的沉淀后必须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才可以确认是碘离子。所以,那些制氯气,用氯气置换反应,电解法少加了硝酸的答案等都属于错误答案。我在讲这些方法为什么错误时,同时也在想,我在把学生的思维纳入正规时是否正在扼杀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当他们不再异想天开的时候,他们是否已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个性。我这样严格地批改,是否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当你翻开高三学生的答卷时,你会发现经过训练的学生做类似的题目不会有这么多“离经叛道”的答案。在高三化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只会做过的题目,没见过的题目就不会做,甚至连模仿都不会。这不全是学生的责任。我们的标准化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强调的公正的评分标准,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难免使学生的思想僵化。长期训练的结果使学生变成了复印机与计算工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继承前人的知识与经验,没有了创造性。它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三)苛刻的试题和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我们强调素质教育,改革高考模式,但是我们的评价标准还是原来的一套,平时用的练习题、测试题仍是原来的模式。我们还有许多种统一考试,在这些测试题中,常常会有一些“陷阱题”,最常见的有“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有:A金刚石B白磷C二氧化硅D氖”,常有学生忽视了“化合物”几个字只看“原子晶体”而误选A。还有一些故意误导的题目,例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都是金属元素、‘有阳离子的晶体中必定有阴离子”,这些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结论对某些特殊情况不适用,初学者往往上当。所以,当学生明明已掌握了基本知识,却考不出好成绩,一次次失败的阴影笼罩在他们的心头,一次次不理想的成绩浇灭了他们学习的欲望,使他们渐渐失去了自信。特别是高一刚开始学化学的学生,就像一群欢天喜地扑进大森林的孩子,却被一个个陷阱、绊子摔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渐渐地学会了小心翼翼匍匐前进。这难道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记得学生在刚进入高一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收集有关科学知识和化学资料的热情令我感动;他们写的小论文也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在化学竟赛辅导班上课时,我班上的学生几乎来了一半;他们在语文老师调查喜爱的科目时,大多数学生写了化学……可是在几次考试以后,情景又是如何呢?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下降了,来参加化学辅导班的学生少了,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变得面目可僧了,同学们也不再觉得我是那么可亲了。这些苛刻的题目和标准划一的答案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我们能做些什么?
郭沫若曾说过,我们不仅是要实事求是,而且要异想天开。
新世纪开始了,我们在这些方面能做些什么呢?一方面科学的学习要求我们严谨、严密,“双基”知识的训练要求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我们能否也像卡兰得拉教授那样肯定学生的思维素质,允许学生在大前提不错的情况下,有“离经叛道”的答案,有各种奇异的想法。在作业、试卷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思维火花,挖掘发现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期望学生回答出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时,多倾听学生的心声,看看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那些没有经过刻意雕琢的思维是否更富有创造性。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小心地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他们营造创造的快感,把我们的衡量标准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让我们也能透过答卷看到另一面,看到活生生的学生,看到一双双渴望成功的眼睛。
在前面提到的测定氧化纳、过氧化钠的质量百分含量的实验中,我们在看学生的实验方案时发现学生的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实验步骤太多,时间太长,造成误差太大;有的实验不切实际”一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学生的这些想法,而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领悟这些问题,逐渐掌握科学的省时实用的方法。日常,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到实验室里去做一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做实验的乐趣与实验要求的重要性,尽管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出结果,但能增长不少实验知识。然后,我们注意让学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寻找改进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具有良好的实验素质。
当前强调素质教育,改革高考模式,还必须改革评价体系,才能改变目前的教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