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苗

2001-04-29汪庆云

人民教育 2001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学生

汪庆云

2000年6月15日,在金陵中学高二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答辩会后的教师座谈会上,教师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惊呼:“真想不到学生会有这么广泛的兴趣爱好!”“真想不到学生有这么宽的知识面!”“真想不到学生有这么大的创造能力!”“它改变了我们原来认为中国学生动手和创造能力差的看法。”这几个“想不到”使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研究性学习课程能获得如此良好的反应?金陵中学是怎样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

高三实验班:研究性学习破土而出

在几年前,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还是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是要有勇气的,金陵中学的人们就有这份勇气,他们的勇气源于活跃的思维。岳燕宁校长认为,在21世纪,创新能力已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而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尝试新的育人模式,尤其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某种变革。岳校长特别推荐了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倡导的“渗透性学习方法”,即对一个问题,在还不太懂的时候,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便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弄懂。这不是与研究性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基于上述认识,金陵中学在1996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以学分制为制约和激励机制的高中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方案》,1997年秋季开始,又与南京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创办了高三实验班,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评价制度、与高校衔接等方面,突破应试教育束缚,探索素质教育新路。为了把高三实验班学生培养成文理兼容、素质全面、特长鲜明、能力较强的优秀毕业生,金陵中学尝试让学生通过撰写学术论文和专题社会调查报告的方式,运用渗透性学习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例如,谢玺韬同学利用整个寒假在扬州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现场拍摄照片,然后又花了几乎所有课余时间,对大量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研究,撰写了题为《从扬州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的论文。以大学教授为主的论文答辩评审委员会委员,一致认为这篇论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三届高三实验班学生共写出183篇学术论文和141篇专题社会调查报告,得到了有关专家、教授和部门的热情赞扬和较高评价。金陵中学积累了一定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经验。

由点而面:让每个学生都搞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它具有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0年2月,金陵中学开始推广高三实验斑的经验,在高一、二年级普遍增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为了开好研究性学习课程,金陵中学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统一教师的认识,制定课程计划,成立以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确定班主任为该课程的班级组织者、管理者,从校内教师、家长中和社会上,聘请指导教师,进一步开放图书馆和实验室,并加强了物理实验创新研究室建设,特别是在每一个教室安装了一套实物投影仪,方便教师教学,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将每节课45分钟调整为40分钟,每天安排8节课,下午4点来钟就放学,这样既可以在每周增加2节研究性学习课,又能有充裕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其他活动。

金陵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的一般程序是:进行思想动员,介绍科研方法;选择研究课题,组建课题小组,聘请指导教师;组织开题交流,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中期小结交流,形成研究成果;组织论文报告答辩;撰写个人小结,评定学分,表扬先进。金陵中学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消除学生思想障碍学生第一个思想障碍是,“中学生没有能力搞科研”。学校介绍了英国中学理科革新教材《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介绍了高三实验班学生的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用事实消除障碍,解放思想,用渗透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诱发学生研究动机口学生第二个思想障碍是,怕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影响高考。学校讲清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明白研究性学习是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及锻炼的机会,不但不会影响常规学习,反而能促进大家以科学的方法高效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同时指出,它完全适应“3+X”的高考改革要求。

聘请专家介绍科研方法学校和各个班级分别聘请了南京大学施央申等教授进行“怎样做科研”、“科研的特征——创新性”、“中学生创新思维”等专题讲座,还请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老师介绍了写作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使学生对一般科研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从实际出发选择课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强调根据自己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以及本人的兴趣特长选择课题,要求所选课题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逻辑性和可行性。例如,14岁时就通过美国微软公司考试,获得比尔。盖茨签名的专家认证证书的高一学生王坷,选择了《电子商务客户端解决方案》的课题;有的同学结合南京实际,选择了《夏利车换型方案是否可行》的课题。高一、二年级816个学生,共选择了402个课题。在选题过程中,根据自愿原则和教师建议,组成1~3人的课题组。

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专题社会调查、访问专家学者、进行专项实验、研制成品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各种方式往往交叉结合采用。例如,张文嘉、张裕两位同学最先受到立体声电影的启发,萌发制作使个人能享受的高质音响设备。他们参观访问电影院和扬声器厂,请教专家,参看大量资料,围绕“体型小、高保真环绕声、成本低”等关键问题分专项反复对比试验,取得各种数据,提出和反复修改设计方案,终于制作成“听音头盔”,取得了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最后写成了《高质音响与你同在——对试音空间的研究与探索》的论文。

组织好关键阶段的交流活动一是组织好开题交流活动。先是在班级进行交流,例如高一(1)班开题交流的有《中学生留洋的思考》、《证券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20多个课题方案。然后各班推选2~3个较好的课题方案到年级会上进行交流。如,《自动温控保温杯》课题:一般玻璃杯不保温,普通保温杯虽能保温,但它不能使开水迅速降到60℃人能喝进嘴的程度,而经过研制的自动温控保温杯,根据温差气压变化的原理,在非真空夹层底下,安装了可以自动开关的气压阀,自动调控水温,既能迅速将水温降到60℃左右,又能增强保温效果。开题交流,使学生受到启发,对自己课题方案及时修改补充。在研究活动中期,学校又选择了几个研究课题较好、进度较快、效果良好的課题组,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交流。例如,高二年级在中期交流会上,王同晖同学介绍了《速变角锯弓》研制情况:传统的锯弓在改变角度时要卸下锯条,多次调整,既费时,又费工,很不方便。他设计研制的锯弓,无需卸下锯条,即可在45°~360°内的8个区位,迅速、随意、准确地调整好角度使用。专家说这是“锯子历史上的一次革命”。该项成果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造发明大奖赛一等奖。中期交流会,旨在总结经验,示范指导,防止大家轻视研究过程而急于写论文谈成果的倾向,推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发展。

分析研讨,制作成品,撰写论文或报告各小组或个人,经过两三个月的研究,通过多种手段占有了大量信息资料和数据,然后依照方案,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筛选、归纳、综合、分析、提炼,上升为某些结论或研制成一定成品,撰写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并准备答辩评审。

重视论文、报告答辩评审论文、报告是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实践证明,学生在准备答辩、进行答辩以及答辩以后,不仅对所研究的课题或制作的成品有更系统的了解,而且能了解不足之处,进行修改补充,甚至激发深入研究的动机。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学校聘请了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教授,组成十多个答辩评审小组,先后对高二和高一年级402个课题进行认真仔细的答辩。答辩会开得很热烈,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答辩评审小组对论文、报告一一认真地评定等级,学校根据等级评定学分,还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小结。对获得优秀等第的论文、报告,一一发给奖状,并选择优秀论文、报告,编辑出版了《激活创造的潜力》一书。

金陵中学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掌握的评价原则是,突出重过程、重实践、重创新的原则,坚持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尾音:创造之光在闪烁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和品质,而且增强了关心人民利益和祖国前途的责任感。例如,谢臻达同学从小爱好制作模型,当他了解西方国家正在研制自动遥控无人驾驶飞机,而国内起步较晚,还有不少空白时,萌发了制作“全新设计的超轻型电动遥控模型飞机”的想法,结果他制作成功了。一般同类模型飞机,为了增加电动遥控性能,往往加重机体重量,或牺牲飞机其他性能,而他选用了稀土电机,自己绕线圈,进行改装,功率大,机体重量又得到控制。在机体结构上,他采用薄壳受力原理和三角形稳定原理,强度大,爬升性能好,比同类模型飞机有较大的优越性。又如,黄磺、金敏同学研究了“关于解决口香糖污染问题的构想”。他们在分析口香糖的化学成分和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过改制的口香糖可以吞食下肚消化排泄从而消除污染的大胆设想;在不能吞食的情况下,从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多种防止污染的办法。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认为:“在现今的中国,当人们还到处寻觅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之路在何方时,金陵中学的师生们却以他们已经走出的稳健步伐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金陵中学的同学们已经用他们所迸发出来的智慧证明了马斯洛曾经指出的: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在所有健康兒童中肯定都会发现它的存在。”

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可贵的;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现实意义就更为重要。金陵中学努力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苗,其实就是在创造未来的希望。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学生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赶不走的学生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学生写话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聪明的学生等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