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逃离沟通

2001-04-29李维榕

父母必读 2001年10期
关键词:独生子游戏机青年人

●李维榕

去年在北京,一口气见了六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带给我一个不同的角度。突然发觉—从家庭的角度看文化,竟然别有洞天。这次重访首都所见到的家庭中,最能反映大文化的,是一个独生子家庭。儿子十三岁,是精神病院的住客,我问他说:你为什么发病?他答:因为我在家是个小皇帝,爸妈一切都依我。我问:这有什么不好?他说:我饭来张口,要买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但是没有能力应付外面的世界。这孩子目光迟钝,明显是受精神药物的影响,但是他仍努力与我交谈,而且说话清楚明了,一点也不含糊。他的父母十分关注地看着儿子,对他的一言一动,都观察细微,母亲的表情,完全是绕着儿子而转,默默地欣赏着儿子的每一句话,这位母亲的面上,明显地写着“儿子”两个大字。父亲对儿子也是全神贯注,只是他完全看不到儿子的挣扎,不停地在一旁叮嘱孩子:说话大声一点,坐得正一点!我初见这孩子时,以为这不过是个被宠坏了的典型近代中国独生子。但是我很快就发觉,情况不是如此简单,被宠坏的孩子很多,不一定每个都这样年轻就成为精神病人。

细看这一家三口,父母的两双眼睛,全都牢牢地盯在孩子身上,每次父亲督导儿子,母亲就面有不乐之色。我问母亲:你是否不赞成你丈夫的管教方式?母亲毫不讳忌地点头,而丈夫对妻子的不认同,好像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到了刀枪不入的境界。他对我们的谈话,全部听而不闻,只管专心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吩咐儿子做事。

明显地,这是一对互不相容的夫妇。彼此无话的父母大都把注意力及精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像两盏高热度的聚光灯,集中焦点照着那苍白的少年。一种逃避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自己空间的孩子,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思一想全都被控制,母亲的一声叹息,父亲的一个皱眉头,全部都会引起孩子的情绪反应。这孩子在入院前一口气打了两天游戏机,然后就彻底崩溃了。其实精神病和游戏机的道理有时很相同,都可以是一种逃避。我见到另一个刚出院的青年人,他说:我在家里完全无法逃避,好像坐牢一样,只有借病而逃!而这个青年人的父母,也是关怀备至,说要借着几天假期,好好与儿子沟通。这青年人一听到要沟通,头就垂了下来,说:这一回要死了。

沟通是好事,为什么有时会令人舍命而逃?问题不在沟通本身,而是在沟通的形式。我在这次讲学中,特别请来两个十二三岁的青年人,让他们当小老师,教导父母怎样处理孩子。当中有父母问:我们要怎样才能与你们沟通?孩子一听到要沟通,就谈虎色变,忙说:不要沟通,千万不要沟通!因为你们的沟通方式都是话不停口,太憋人了!爱也是一样。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但是塞得太饱,就会肚子爆炸,太多的爱,会让人窒息。没有自我空间的人,不论孩子或成人,都很容易出毛病。自我空间我们上一代父母,往往生下一大堆儿女,根本没法逐个管教,孩子反而会找到很多空间发展身心。

现代所谓优质教育,孩子变成家庭的中心点,他们的成长路途却更容易产生阻塞。道理其实很简单,孩子不可能是父母的全部寄托,否则父母就变成他们的全部依赖。离不开父母的青年人是很悲惨的,像个案中提到的青年,他会反抗,甚至殴打母亲,然后精神病发作。在发病的状态下,才可以脱离那一股被控制的压抑,只是由一个牢狱,走进另一个牢狱。据说前些日子江苏省发生一宗杀母的家庭悲剧,一个十六岁的儿子,把母亲杀掉后收藏在衣箱内,然后继续上学,事件等到出差的父亲回家后才发现。这宗案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学校里实行“减负运动”,减低学生的功课负担。学生们倒是万分高兴,减少功课,起码也多了一个喘气的机会。但这件事只是一个家庭问题。

猜你喜欢

独生子游戏机青年人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新闻评论 你无我有的“独生子”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的孤独
小侦探
山区农村独生子女在初中阶段行为偏差的教育探讨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知识漫画
iPhone沦为破解PS3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