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故事

2001-04-29李维榕

父母必读 2001年8期
关键词:后座儿女女儿

李维榕

一个母亲打电话给我说:“我女儿18岁了,去年开始,突然不肯吃东西,怎么劝都不成,已经一年没有月经,最近却突然暴饮暴食,把自己塞成一个小胖子……”她又说:“我最关心的是我的一对子女,我先生老是叫我不要管她,但是看她如此糟蹋自己,我怎能不管?我每次劝她,都是惹她生气。你告诉我,我要怎样办才好?”

焦虑弥漫整个空间

我忙着备课,听她焦急如此,忍不住说:“也许你先生说得对,女儿已经长大,要管她也管不来,你是不是很紧张?”她说:“我不是很紧张,是极度紧张!”我们都笑起来。我想,这位太太其实很有幽默感,怎的弄得这般彷徨。

电话线传来一阵一阵的焦虑,连我也被弄得坐立不安起来。忧虑和焦虑是不一样的,忧虑只是自己忧心,别人不一定感受得到;焦虑却带着强烈的侵占力,弥漫着整个空间。因此,母亲的焦虑虽然出自关心,但是女儿所感受到的却往往是一种无可忍受的控制。

最复杂之处,是他们并非不知道母亲爱护自己,抗拒之余又加上一分内疚,挨不住,走不开,进退两难。但是要焦虑的母亲不要紧张,实在不容易。我问她说:“你先生是否比你能放松?”一问之下,勾起来的是满肚子的伤心事。她说:“我先生与我是两个绝不相同的人。从我结婚的那一天开始,我便成为一个哑巴!他从不把我放在眼里,对婚事一点也不起劲,成婚的那天连新鞋子也不置一双,新房内也没有大红锦被。我不知有多伤心……”我原想说,我先生在结婚时也没有置鞋置被,但是我明白各人有各人的执著。

伤痕累累的母亲

伤心的妻子变成两个孩子的母亲,对婚姻的失望,满肚子情怀都放在孩子身上。没想到孩子反而站在父亲的一边,都嫌她口罗唆。她的挫败感,她的不甘心,她的无助,化做千言万语,尽向我这陌生人倾吐。我赶去上课,对她说:“我要走了。”她却一定要我听她最后一段故事。她说:“你一定要听完这个。那天我们一家出外,我一直走,一直走,到目的地后,才发觉他们截了一辆计程车上路,竟然不叫我……”这位母亲伤痕累累,她的故事,其实代表了很多母亲的故事。

我常觉得,我们这夹层一代的女人,大都百折不挠,精明能干,她们往往比丈夫更能适应。但是正因为如此,夫妻虽然一同经历过不少难关,却绝不同心,而且距离日远。孩子夹在中间,自然有各种不同反应。

对家庭忠心的孩子

我放下电话,母亲那句“我该怎么办”的话,仍然萦绕在我的脑间。我实在不知道她该怎么办,我只知道,孩子的问题往往反映的是父母的问题。

愈忠心家庭的孩子,愈难于放下父母亲,也愈不能专心应付及面对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反叛,对象其实并不是父母,而是针对自己内心那一股无法消除的矛盾。我同时知道,一个事事不如意的女人,会有各种不甘心,很容易就会专心把精力投资在孩子身上,无意中会给儿女增加很多心理负担。有个朋友的女儿也是患上厌食症。那天她邀我同游。我们一边谈话,她一边在后座提醒儿子如何驾驶:不要太快,要留心交通灯,为什么不走另一条路……儿子是专业人员,女朋友就坐在身旁,对母亲的提醒一言不发,但是我坐在后座也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不平伏。我笑朋友说:“你对女儿一定更加放心不下。”她笑:我已经故意不看她,不提醒她,她仍是一样向我发作。

我朋友不知道,她不闻不问,女儿也一定听到她的声音,感受到她的焦躁。

最难学习的一课

母亲最难学习的一课,就是懂得什么时候要闭口,什么时候视而不见。尤其儿女在成长中,是夫妻最需要彼此的时候,因为如果你有个好伴,就会有人商量大计,就会觉得被人爱护,就不会把全部关注放在孩子身上。十多岁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发展适当的自我思想空间,如果事事都要父母提醒,就不容易成功地投入外面的世界。道理很简单,却很难实行。尤其当儿女患上厌食或暴食的心理病时,单叫父母不插手,实在是空谈。遇到这种情形,专业的参与十分重要。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父母是最不适宜处理患者饮食问题的人物,最好是把这个问题交由专人处理;然后发展一个把孩子当成人的交谈形式,什么都可以谈,就是不谈食物,才有机会打破这个以食物为题的僵局。我衷心地希望这位太太找到她生活的乐趣,因为如果解不开自己心中的结,将更难为儿女解结。

猜你喜欢

后座儿女女儿
天山儿女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江湖儿女
家有儿女欢乐多
后座提醒技术
通用推出“后座提醒”技术以加强儿童乘车安全
单车后座上的世界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