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努力办好民族高等教育

2001-04-07陈达云

中国民族 2001年12期
关键词:三个代表少数民族办学

陈达云

在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中,建立民族院校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从50年代起,我国陆续兴办了13所民族院校。50年来,民族院校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族院校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民族高等教育中也同样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1998年,我国13所民族院校的在校本科生近35000人,仅占全国高校1.2%的民族院校,承担了全国高校总数18%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任务。民族院校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说明民族院校是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最重要、最稳定的培养和输送基地,更说明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生动体现。办好民族院校,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新时期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处理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迫切需要。

民族院校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在教育相对落后、人才相对匮乏的民族地区,面对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面对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历史重任,民族院校应当给予民族地区以怎样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怎样才能给予民族地区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呢?

第一、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坚持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民族院校要承担起党和国家交给的历史重任,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须把培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放在首位,使少数民族人才在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上起到带头作用,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因此,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头等重要的任务。同时,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要通过坚持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来实现。与其他院校相比,民族院校在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进得来、学得好、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类人才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目前我国的民族院校在办学实力、办学水平上与其他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民族院校面对的“生源战”、“质量战”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宗旨始终不能变。

第二、必须做到“三个面向”,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要面向世界,要与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对外开放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要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民族院校尽管实现了从“培养政治干部为主”到“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人才”办学方针的转变,但应该看到,民族院校目前在人才规格、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等方面都还不能完全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与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人才,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规格、高质量人才要求还相距较远。因此,我们民族院校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只有用“三个面向”的方针办学,才能真正承担起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任。

第三、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教育而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怎么服务?“三个代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民族院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今社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面向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走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加速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努力攻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充分发挥人才和知识优势,为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做出贡献。高校是社会的理性之光,是先进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基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民族院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代表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同时,民族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还必须做到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办出民族院校的特色,使民族院校的一切工作真正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三个代表少数民族办学
Jiao Ayi| 《娇阿依》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三个代表”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