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沉入水底 冷静少年终于打开那扇生命之门
2001-03-26
晓冉编译
1999年2月25日,意大利全国16岁以下游泳锦标赛正在热那亚附近举行,7名十几岁的男孩兴致勃勃地赶往位于意大利撒丁岛的卡利亚里机场,从这里乘坐1553航班前往参赛。14岁的马可和最要好的朋友丹尼尔一起登上了飞机。
这架德国生产的“多尼尔328”型飞机上共有32个座位,当时机上只有27名乘客。马可的座位位于机舱的后部,紧挨着他的教练。丹尼尔则坐在机舱的前部,旁边的座位上是59岁的马盖尔,这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大提琴手,正好也赶往热那亚参加一个曼海姆室内音乐会,随身带的一个巨大的乐器箱,放在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
飞机准备起飞的时候,服务员开始向乘客讲解安全常识,但大多数人并没有仔细去听,只有马可认真地记住了这些内容,出于一个少年的好奇心,他根据服务员的介绍找到了最近的紧急出口。要打开这个门,就只移开一个塑料护罩,压下手柄。马可在心里牢牢记住了藏在门后的红色手柄。
这是一次穿过地中海的短距离飞行,他们在空中只需要飞行1个小时。
马可看到了远处的海岸线。这时飞机已开始下降,大约20分钟后就可着陆。他注视着窗外热那亚机场,主跑道沿地中海岸平行延伸,使他联想起巨大的航空母舰的甲板,当飞机着陆或起飞时,机翼甚至会掠起海上的波浪。
那天天空湛蓝,能见度极好。但是飞机在这里着陆仍然时刻面临着挑战:机场北部的群山中,不时会形成一股强劲的旋风,严重威胁着飞机的安全。就在1553航班着陆的前几分钟,热那亚机场控制塔提醒机长,旋风可能正在接近机场。
旋风一般无法预测它的风速和风向的变化,更糟的是,塔台随后报告说,有一股风速达20节的龙卷风正从飞机的右边袭来,很有可能将飞机吹离跑道。为了增加安全系数,机长不得不“侧航”飞行,将机头对准风向,然后在着陆的一刹那间再改正航向。
着陆前两分钟,飞机撞上了一股气流,开始摇摆发抖。一分钟后,机长仍在努力修改航向以对付旋风和可能的风暴。飞机终于着陆了,在跑道上以每小时260公里的速度狂奔着,主着陆轮接触跑道发出巨大的撞击声。在飞机驾驶舱里,机长尽力控制风门杆,试图将航向纠正,但未能成功,这时飞机仍以每小时24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前猛冲。于是他猛地拉下了紧急刹车。
但是这太迟了,几秒钟内轮胎上的橡胶就被磨掉了,金属轮在跑道上发出刺耳的磨擦声。飞机向一侧滑去,冲过了机场围墙,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飞进了大海,沉入30米深处。
当行李在机舱内乱飞的时候,丹尼尔的座位已经与地板裂开。他跌倒在通道上,向前滑去。他没有受伤,但是他的脚全湿了.通过窗户他看到一种暗色的流动的植物。他恐怖地发现“我们在水下面”。此时,海水通过机身腹部的裂口涌进机舱,很快淹过了丹尼尔的脚踝。
有人叫道:“救命!让我们出去!”但是没有人答应。由于照明系统已经损坏,客舱陷入了可怕的黑暗。
不一会儿,大量的海水首先涌进飞机前舱,使得机身严重向前倾斜。坐在机舱中部的马盖尔一阵阵发昏,有一段时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里。这时,水已经淹过了他的双腿。他爬到自己的座位上,看到坐在前面的乘客已经被水淹到了胸部。他悲哀地想到:“他们可能会被淹死,接下来就轮到我了。”
突然,人们听到了从飞机后部传来的叫声:“赶快到这边来!”
机舱后部的乘客已经离开座位来到了走道上,在紧急出口处周围喊叫着,拥挤着,但似乎没有人知道该做什么。
马可看见一个男人正努力想把门打开,但发现他并不记得服务员讲解的安全知识:移开塑料护罩,按动手柄!
“让我来!”马可叫道。他从座位上跳了下来,向紧急出口处跑去,由于飞机严重向右倾斜,紧急出口门到了他头顶的位置。
他掂起脚用掌心将护罩打碎,然后使尽全身力气压下手柄。沉重的安全门终于被打开了,暗淡的光线和海水一起涌了进来。他叫道:“在这边!”乘客们从他身边爬过,狂乱地冲向出口。
马可听到他们跃入水中的声音,可他自己却动弹不得,因为安全门转开后将他的腿紧紧地夹在了座位上。他一边用力挣脱,一边呼救,但是没有人听到他的叫声,大家都忙着逃命,他不停地扭动以图拖出双腿。终于腿被拖了出来,好在没有受什么大伤。他扑向安全口,擦破的腿浸在冰冷的海水里,让他感到一阵阵发晕。
浮出水面后有一段时间,他感到一切都是模糊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直到他发现他的教练和3个队友在波浪中上下跳动,以及在跑道尽头30米处的混凝土码头。
他一阵兴奋,脱掉浸满水的大衣,向码头游去。他身后跟着许多落水的人。
在这次事故中,有4个人死亡,其中3名乘客和1名空姐,但是如果没有马可及时打开安全门,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死去。直到现在,丹尼尔还在感谢他的朋友“救了我的命”。
马可说:“我只是打开了门!”
1999年5月24日,马可得到了由意大利内务部长颁发的城市勇敢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