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妥玛与郭嵩焘使团的出使

2001-03-10张宇权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1年6期
关键词:郭嵩焘使臣使团

张宇权

威妥玛(T.F.Wade)是晚清英国驻华公使,是近代中西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以郭嵩焘使团出使英国为例,论述这位殖民者在英国侵华过程中所起的恶劣作用及其殖民心态。

鸦片战争以后,国门虽被打开,但清政府对外界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国际外交知识一无所知,出于对礼节、经费、出使人员等问题的考虑,清政府在正式派遣驻外使团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定,只是在1866年派斌桩随赫德(RobertHart)游历欧洲,1868-1870年派志刚等人随蒲安臣(AnsonBurlingame)出访欧美和1870-1871年派崇厚使团出使法国等三次临时性遣使。三次遣使后,清政府高层逐渐认识到遣使驻外的重要性。而1875年在云南发生的英国人马嘉理(A.R.Margary)被当地人杀害事件,最终促成清政府派遣郭嵩焘使团出使英国,一方面驻扎英国,另一方面向英国道歉。

英国政府希望和欢迎中国驻使伦敦,但并不认为中国未派使臣对英国自尊和利益有何损伤。威妥玛虽有敦促清政府派遣驻外使臣之意①,但由于郭嵩焘使团使英的起源是马嘉理事件,在郭嵩焘使团出使英国的过程中,威妥玛以殖民者的心态,处处从英国利益出发,把清政府本来要派出的驻英使团,变成了专门的道歉使团。

第一,从国书的内容上看,威妥玛只要求对英国的道歉,至于驻扎英国之事,威妥玛却只字未提。

马嘉理事件后,中英两国签订了《烟台条约》。《烟台条约》第一部分第六条规定,中国出使大臣应奉有朝廷惋惜滇案书,底稿须先送英驻华公使威妥玛审阅,而威妥玛要求这份国书必须对滇案表示认错。1875年9月1日,英使馆参赞格维讷(T.G.Grosvenor)按威妥玛的旨意对李鸿章等大臣说,中国赴英钦差国书内"必要将云南凶案说明,并朝廷有认错的话,不然去亦是枉然"②。到了9月6日,英使馆翻译官梅辉立(W.F.Mayers)又对李鸿章说:"威大人说,钦差赴英玺书内,务必将云南凶案说明朝廷惋惜之意。"③这样,经威妥玛审阅的国书只有道歉的内容,并无驻扎明文。

惟马嘉理持照入滇边境,惨遭戕害,不但有关生命,并致几伤和好,朕深为惋惜!兹特简派钦差大臣、署礼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郭嵩焘前赴贵国,代达衷曲,以为真心和好之据。

④所以,威妥玛把这份国书当作了谢罪书。就算清政府中的官员,也是把这份国书当作谢罪书的,总署衙门大臣沈桂芬在向威妥玛解释为什么郭嵩焘迟迟不行的原因时就讲了:"谢罪书尚未备就。"⑤第二,从威妥玛的态度及言论看,他认为郭嵩焘使团是专门的道歉使团。马嘉理事件·35·

发生后,威妥玛态度专横,要挟多端,其要求之一就是清政府必须派钦差大臣赴英谢罪,且派钦差之上谕须登于京报⑥,并对总理衙门大臣宣称:"遣使意义,全在其(郭嵩焘)立即代达中国皇帝对滇案惋惜之意。"⑦完全不理会清政府遣使驻英的目的,把郭嵩焘使团当作专门的道歉使团。

而郭嵩焘也只被视为前往英国谢罪的大臣。故其登轮赴英前所上奏稿称:"臣此次出京,威妥玛以前往谢过为辞,逼迫百端,又复驰至上海,以相催促,凡臣今日之辱,未尝不为辱国。"⑧就是当时的士大夫也认为:"郭、刘衔命至英吉利,实为马嘉理之死,往彼谢罪,尤志士所不忍言也。"⑨第三,从威氏对郭嵩焘使团使英时间的要求看,也能证明这一点。马嘉理事件后,威妥玛要求清速派大员赴英谢罪⑩。但当总理衙门认为遣使是早应办理之事,"今因云南一案可以先行派员前往英国修好"灛伂,并选派郭嵩焘为出使英国钦差大臣时,威妥玛却照会恭亲王:"所有预备出使一节,敬请稍为从缓为荷。"灛伂屗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因为当时他与清政府之间就马嘉理事件的谈判还没有任何成果,中国使臣抵英后可能与伦敦直接谈判灛伂,那样他就没有尽到驻华公使的职责灛伂帯R虼俗詈檬茄蛊惹逭府签订一份协议后,再让郭嵩焘使团赴英。

然而,《烟台条约》一旦签订,威妥玛态度马上转变。当他听说郭嵩焘可能要在上海、香港"稽延",并欲回湖南家乡看一看时,深怕该使团延迟出使,将会使清政府向英政府表达的歉意受到实质上的损害灛伂,便到总理衙门责问总署大臣沈桂芬等人,并恐吓说:"如使臣稽延,将属虚行,在使臣未抵英之前,该案不能视为了结。"灛伂惡笥置娓胬詈枵:"任何未能履行或稽延完成烟台条约规定,均视为对英国政府之严重无礼。"灛伂懺谕氏眼里,郭嵩焘使团由始至终仅是一个谢罪的使团。

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所带国书为道歉书,而没有驻扎文凭,这成为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个笑话。郭嵩焘也因为没有带驻扎国书,而不得不写信回国要求补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总署大臣昧于国际通例与疏忽"灛伂,更主要的原因是英国公使威妥玛的殖民心态,把清政府本来要派出的驻英使团变成了专门的道歉使团,把郭嵩焘所携带的国书看成是向英国政府道歉的国书。

① 早在同治五年(1866年),时任英国使馆参赞的威妥玛为了督促清政府更大程度上的开放国门,扩大英国在中国的市场,发表了《新议略论》一文。文中力劝清政府派使驻外。参看《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40,第29~30页。

②③ 《李文忠公译署函稿》卷四,第9~10页,述格参赞晤谈情形(光绪元年八月初二日);第14~15页,偕丁中丞与英国梅正使晤谈节略(光绪元年八月初七日)。

④⑥⑧11、 《清季外交史料》卷七,第31~32页;卷三,第11页;卷八,第17页;卷三,第12~13页。

⑤⑦12、16、17、18、 郭廷以等编:《郭嵩焘先生年谱》(近代史专刊二十九),第544、548、495、544、554、553页。

⑨ 李慈铭:《越缦堂国事日记》(四),第1918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0辑,台湾云海出版社。

⑩ 参看《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上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8页。

⒀王曾才:《中国驻英使馆的建立》第432页载《中国近代现代史论庥》第七编自强运动(二)外交台湾商务出版书馆发行。

⒁威妥玛在给恭亲王的照会中有“滇案本大臣自行肩担之语引自总理衙门清档前字一百十号烟台会议条款案Publie Record Office,F.O .682/429j照会发文第七十五号转引自《郭嵩焘先生年谱》第544页。

⒂BPP,1877,LXXXVIII,China No,3NO.16Wade to Derby,23,November 1876转引自Owen Hong-Hin Wong:"The Fist Chinese Minister TOCreat Britain"Hong Kong Branch 1987 P.85.

猜你喜欢

郭嵩焘使臣使团
美将6家中国媒体列为外国使团
浅析日本遣唐使的人员构成
定识人间有此人
定识人间有此人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
唯一的要求……
韩国委任“韩中友好守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