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强:新疆棋坛第一人
2001-01-01□文/阿梅
□文/阿 梅
薛文强是新疆棋坛第一人,他凭借父母给予的江苏灵气和大草原赋予的刚毅,驰骋在全国赛场上,从1992年第一次涉足全国赛场到如今,通过自身不断的拼搏已从一个无名小卒跃升为大师。在没有老师,没有专业队的新疆,他凭借什么力量在团体赛上打败柳大华,从众多象棋精英里脱颖而出的呢?
薛文强1968年10月出生在新疆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父母是江苏人,在50年代,父母为了支援边疆来到了新疆,薛文强出生在这一片未开发的土地上。他是家里最小的,而且是家里惟一的男孩,上面有三个姐姐,因此父母对他也分外喜爱。薛文强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算加减法和负数,虽然很调皮,但学习成绩非常好,不用父母操心。
由于母亲没有具体的工作,只靠父亲一个人的收入,家里自然很拮据,生活也很清苦,加之孩子又多,营养品相对缺乏。在初一时,他得了一场重病,住到了医院里,因为小孩子好动,在医院又很无聊,恰巧同病房有一个病友会下棋,看到小文强虎头虎脑的,很愿意逗他,一来二去,大家混得很熟,这个病友在打完点滴后就教他下棋。也许是天生的灵性,使他很快就领悟到了象棋的精妙,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教他下棋的病友已经不是对手了。
出于喜爱,在文强出院后,他带文强到乌鲁木齐的广场下棋。乌鲁木齐是边城,各项娱乐活动少之又少,但惟独下棋的氛围非常浓厚。在广场常常有很多人围在一起下一盘棋,各抒己见。由于文强年龄小,水平很低,也不敢讲话,只听大人们分析棋局,当然有时也会跟人家切磋一盘。通过一年多的实战演练,薛文强的棋艺水平飞增,广场上已鲜逢对手,这为他在以后能晋升为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机会,其中也许就有改变你命运的,如果抓住了,将会有不同的天地;而一旦失去,就可能后悔一生。
1986年10月,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本来以他当时的水平和名气是很难参加省自治区里的象棋比赛,可是体委蔡明达老师看他棋好且年龄小,出自培养后备人才的考虑,就把惟一的名额给了他。当时薛文强正在念高二,在班级里的学习一直很好,父亲怕下棋耽误他的学业,所以严格规定他不许下棋,可是严密封锁非但没有让他失去对象棋的热爱,同时还迫使他练就了盲目摆棋的绝技,直到参加全国赛,他都没有一副棋子棋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后来在蔡老师的极力劝说下,父母终于改变了态度,不过更多的只是出于让他在高手堆里吃吃苦头,以便知难而退的考虑,可是谁知他竟然得了第一名。
除下棋之外,薛文强还喜欢踢足球,崇拜马拉多纳,并为此花费了很多的时间。预考前,同学们都忙着复习功课,他却带着足球到部队里玩,结果高考时他的最强项数学只打了98分,而英语更是惨不忍睹,只得了20多分,即使这样,他最后还是考到陕西的大专攻读经济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文强本来可以留到内地,不用回到西部,但由于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孩,父母的年龄都很大,身体也不是很好,再有他在新疆已经生活了20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有感情,于是他带着知识重归故里,被分配到石油管理局工作。石油管理局的领导对象棋很支持,每当有比赛都积极让他参加,而且在他的宿舍里还配有一台电脑,这也是他与外界高手联系的惟一途径。
但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薛文强更需要的是与高手对抗,需要实战的磨砺。新疆没有专业队,为了能保持高竞技状态,他比别人付出的心血也更多。通过不断的努力,他的棋艺水平进步很快。1992年,首次参加全国团体赛,在二台就顶和熊学元和邓颂宏两位大师。在1992年至1997年间,他带着棋子长途跋涉到广东、江苏等地观摩、学习超一流棋队的学棋方法,感受下棋的氛围。“比我们这里好得多,有特大们在一起帮你猜棋,这样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像现在我只有自己一个人猜棋,对棋的理解有时并不是很精确。”
在1998年精英赛上,他获得第二名,且胜率达到75%,从而晋升为大师,但他却深知自己的水平只是介于甲组和乙组之间,虽然这种差距并不是很大,但要想弥补也不是很容易的。“我的棋不如他们熟,开局方面他们比我研究得透彻,我觉得中残局大家比较接近。”
为了缩短与大师们的差距,他经常上网下棋。在网上下棋没有那种压力,虽然难碰到真正的对手,但他坦言:“在网上下棋对我的棋力还是有些长进的。象棋已经跟我分不开了,我每天都会想着他,脑里子有他。”
对胜负并不是很计较,但对每盘棋的质量却非常在意,把棋下得更加精彩,把每一步都走得更完美,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虽然对于将来并没有太多的奢望,但我从他的神情中已经强烈地感觉到他那股永不服输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