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中国繁荣的新动力

2000-06-14

南风窗 2000年4期
关键词:体制力量改革

本刊记者张良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

当今的中国,走到了新世纪的门口,也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一系列的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但是,它们似乎掉进了神秘的"黑洞",力量被消散于无形;许多刺激经济的政策不断出台,但是,自1997年经济软着陆后,我们还没能起飞。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并出现某种衰退迹象。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企业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市场需求不旺、物价下滑、社会投资热情衰减……

而在改革的推进和成效上,我们更是处在"十字路口"状态。国企改革仍搁浅在"所有权",金融机构的商业化、独立性仍是遥遥无期,行政管理和机构改革的目标---建立高效廉洁而廉价的政府---仍难以成为公务员普遍领悟和实现的理念,社会保障在普及面及保障度上的模糊依旧,政府财政在大力开源节流的同时还在探索其真正职能,司法的公正和权威仍广受关注…… 1991年11月,当宣布"治理整顿"正式结束后,中国经济和改革的局面仍难以突破。那时的中国,被人称之为徘徊在十字路口。而在1997年中国实际结束"宏观调控",转向"反衰退"的战略目标后,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十字路口。

徘徊意味着选择的艰难。

为什么看似简单的命题蕴含如此复杂的风险?为什么众口一词的方向会导致南辕北辙的步伐?当良心已被无数次证明了它的可疑时,有人仍把国企的根基寄托在某种不稳定的因素之上;当"入世"已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时,中美协议却被某些人喊成"新的21条";当腐败已是人人喊打时,腐败的纪录仍在刷新……

改革进入"深水区",可以摸的石头没有了;改革进入"地雷阵",需要我们更仔细地辨别路径。困难和挑战全面显现,机遇和风险交织并存。我相信,每一个关心中国、关心社会以及关心自己的前途命运的人都会追问:中国繁荣的新动力在哪里?

最新的消息显示,日本已经走出持续9年的经济衰退,正式开始步入回升;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更是已经超过100个月,而且伴随着"高增长、低通涨"的"奇迹"。越南的经济在以两位数增长,印度也即将进入这一"新贵俱乐部"。

谁在妨碍我们致富?

20年前,当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率先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时,它所带来的冲击是现在的人们难以想像的。那时,一次对旧观念的突破,就能让我们在致富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8年前,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的"不要争论姓资姓社"、"三个有利于"、"要警惕右,但更要防左"等,又一次释放了中国社会压抑已久的活力。

此后,旧体制的障碍日益明显,日益强烈,以致很少有人不为它付出代价,也很少有人不把失败归咎于它。两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名叫《体制不是借口》。在这篇解剖一个国企的文章里,企业的厂长在讲述他的成功故事时,也详细阐述了他的体会:既然体制就像空气,把我们每一个人包裹在其中,那么,你的失败就不能以体制为借口,因为有人能在这个体制下成功。朋友说,在多次考察了这个企业后,他也相信这一点。不久前,一个海南的知名民营企业家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认为在政府已从市场渐渐淡出的情况下,再借体制来掩盖商业智慧的贫乏是一种过时的想法了。

一度,这些说法也曾让我心动。但是,国企持续不良的整体状态让这种说法多少显得言之过早。没人能否认这个厂长和这个企业家的成功,他们巨大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超越体制的障碍,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而经济规律决定了大多数企业家不能。1、在大多数领域,竞争的残酷性在增加,胜负取决于毫厘之间的差异。第二和第一的差距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市场上"赢家通吃"的效应却越来越明显;

2、在不久的将来,大多数领域的竞争对手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独守一隅的封闭市场将因全球化潮流而不复存在。我们的企业诚然支付共同的体制成本,但对手们却不。

目前,整个社会投资的2/3仍由政府主导,因为银行存款仍主要由国企支配。体制内仍然存放着最多的资源,它的分配仍然决定着市场的运转方向,权力从市场的退出太过缓慢,而且,赎买的代价仍然太高。我们能说"体制不是借口"吗?

僵化观念、部分公务员和政府机构的腐化低效、特权经济垄断(银行、电信、铁路、民航、电力等)、不良法治和信用等,都在加大社会运行的成本,在剥夺全体国民的利润。

繁荣的新动力

中国社会并不缺少推动力量。我们面临的选择是:

靠内力还是外力?

"入世"被许多人看作是锁定中国改革之路的关键所在,也意味着更加全面的对外开放。靠外部力量来推动中国的发展进程,在近代历史中多有先例。但外力从来无法对中国的进程起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当一个大国因缺乏内生动力而停滞时,没有什么力量能拉动它。俄罗斯就是一个生动的样板。

就在"入世"紧锣密鼓地进行时,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在当前的中国,与对外开放同等重要的是---全面的对内开放,这意味着对中国所有的经济力量,尤其是新兴的非公所有制经济在资源、市场、社会地位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真正平等对待。近年来,一直高速发展的民营经济速度慢下来了,投资疲软,破产增多。

1999年,私营经济的投资从1998年的2.85万亿减少到2.2万亿。在一些沿海的私营企业主中,则一直流行向海外转移资产。经济学家指出,这构成了经济低迷的主因。有学者估计,在沿海的某些地区,1/3的外资企业资本来源是国内民营企业。

之所以要"出口转内销",一是要享受只有外资才能享受的种种优惠,二是给自己的财产提供更多的保护。同时,相当部分的资产在"出口"后再也没有回来,而是为美国、为加拿大、为东南亚国家、为南美国家、甚至为遥远的非洲国家提供经济增长。

这其中大部分并非向高利润地区的资本扩张,而是向高安全区域的资本逃离。多项研究表明,中国在成为全球第二的资本流入国的同时(仅次于美国),也成了全球最大的资本逃离基地。靠行政力还是市场力?很多人都已注意到这样一些事实:经过20年放权让利的改革,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已大大下降,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不足两成。

行政权力所控制的国企,虽然占有大部分的银行贷款和其他稀缺资源,职工人数也占到全国总数的一半左右,但每年奉献的生产总值只占总数的28%左右。1985年以来,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银行对国企流动资金贷款年均增长22.4%,但国企产值年均增长只有7.78%。

几年来国家的数百项重点工程,大部分以亏损、中途搁置告终。国家计委"八五"以来批准的建设项目中,盈利的只有1/3……在这种背景下,继续让市长、局长们错位地来扮演经理的角色,依赖行政力量参与经济竞争,社会财富的决策性流失必然成为普遍。中外的经验已经证明,行政主导的经济是最不稳定的经济,是成本最高的经济,也往往是最容易变得肮脏的经济。一个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有赖于经济体系成熟的自我运转。

市场诚然不是万能,但综合了社会无数智慧的市场会让我们减少犯错的机会。向市场挑战的人不啻是在向千百万颗脑袋挑战。从中国社会内部生长出来的健康的市场力量,这就是我们的迫切需要,就是中国繁荣的新动力。它的产生,有赖于对上层建筑的重建,有赖于改革力量的推动。

一小步还是一大步?

当人们为市场力量的产生而呼唤改革时,却听到了两种不同的论调:一是改革已经太多了。粗粗一数,近年来的改革措施确令人目不暇给。金融、财税、国企、教育、住房、医疗、养老保险、政府机构、粮食流通……这些以解脱政府财政负担为主要目标的改革,因出台的过于频繁,以及内容的不够明朗,直接导致了民众预期收入的下降和预期支出的上升,成为市场需求不振的一个诱因,反过来又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增加。这倒是各级政府所没有预料到的。总理朱●基3月5日在向全国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此强调:要提高改革措施的透明度。实乃有感而发。

二是改革已经不动了。认为经济的沉闷局面要归咎于战略层面的改革动作太少。无论对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现在的改革与以前的改革在路径选择上、方式上、目标上确有显著的区别。如果说,在1992年以前关于"改不改"的争论还能进入主流论坛,那么,现在的焦点则是如何改?如果说,以前的改革是以"渐进改革"为特征,那么,现在的改革则被称之为"隐性改革"---以它触及的深层次而被称为"不挂牌子、不提口号的改革"。这种改革需要我们更仔细地去分辨。目前,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在"规范管理"的名义下已是越来越热衷于各种"改革"。事实上,股份制改造、产权改革、破产兼并重组、房改等改革中的可疑已让它们的推进遭遇障碍。

同样在3月5日的人代会上,朱●基还指出:各地在落实改革措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原来由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费用不能转嫁到群众身上。"隐性改革"更需要思想的引导和监督。大时代需要大智慧。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平等给予整个新兴经济力量,把力量交还给市场,让中国的活力更进一步释放出来,这需要往前迈进一大步的整体改革。为中国改革鼓与呼,这是《南风窗》的追求,是我们在回望过去15年时一点挥之不去的感受。□

猜你喜欢

体制力量改革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改革创新(二)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瞧,那些改革推手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