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中宗贬谪武当山

2000-06-13

武当 2000年12期
关键词:武则天

文 苑

唐中宗李显是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三子。他当上皇帝是有缘故的。本来唐高宗总想传位给比较有才能的太子李弘(武则天四子中的长子),因武则天怕他不按其政见行事,便用毒酒毒死了他。另立次子李贤为太子。唐高宗曾使李贤监国。李贤处理政务也颇为能干,又招集著名学者范晔等注《后汉书》(后汉政权落在后母外戚手中,李贤注《后汉书》,含有微意),在士人中影响很大,引起武则天妒忌,于680年借故废李贤为庶人,继而立第三子李显为太子,史称唐中宗。682年李显生子李重润,唐高宗特立这婴儿为皇太孙,开府置师,想保李家天下代代相传。683年唐高宗死,中宗继承帝位,时年28岁。

李显与其母后武则天仍是政见不一。他公开反对武则天的功臣徐敬业,引起武则天气恼,存心等待时机废掉他。

嗣圣元年正月,中宗与其妻——韦皇后小宴,席上韦后恳请中宗加封其父韦玄贞为侍中,中宗答应了她。谁知在与近臣商议时,中书令裴炎列举汉代外戚王莽篡权之例,反对提升韦玄贞。中宗李显初登帝座,认为中书令裴炎仗势欺君,于是嚷道:“朕乃天子……金口玉言,封个小小侍中算什么?朕若愿意,可以把天下让给韦玄贞……”裴炎怕事闹大,次日秘密求见武则天,把此事呈奏给她,使武后抓了把柄,决定借机废中宗,自当女皇帝。

嗣圣元年二月六日,武则天秘密下懿旨命御林军程务挺率军进入乾元殿布阵。她亲自临朝,由裴炎向文武百官宣读皇太后懿旨说:“奉皇太后敕令,中宗李显昏庸无能,不胜任一国之主,从即日起废为卢陵王,皇位由四子李旦继承。”当时李显急呼:“朕何罪之有?”武后对曰:“你不是要把天下让给韦玄贞吗?这罪还不大?”随之,韦皇后也被废为庶人。

四子李旦睿宗年幼,惧怕母后,从此军政大权落入武后手中。

《均州志》记载,唐武后贬卢陵王于房州,后迁来均州。武后还派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与方员外郎徐伯彦护送卢陵王李显及其家眷到均州。当时的均州知州周憬,接旨后安排李显住在城内思诚坊,这里是原被唐太宗贬到均州郧乡的三子李泰住过的行宫里(这便是净乐宫后〈北〉的报恩寺,又称佛爷庙)。

知州周憬常派人送粮送菜给中宗,抽空便去看望他。见他闷闷不乐,便特意向他介绍武当山名胜古迹。当他听说老子曾在武当尹喜岩与弟子尹喜论道,至今岩下有老君所骑青牛饮水的牛漕涧和青羊吃草的青羊涧,又有太宗命武当节度使姚简求雨而得雨的紫霄宫和太宗敕建的五龙祠后,便兴致勃勃地请周憬同游武当山。

其时正当四月,春雨乍晴。他们徒步登上紫霄层峦,只见柳绿桃红,远山近壑,雾淡林绿;七十二峰千姿百态,各展奇幽;千山万壑,峰奇谷秀;主峰天柱,直插云霄。再眺山下,“点点秦山横地出,悠悠汉水接天流”。骤觉心旷神怡,胸怀开阔,忘却富贵沉浮。

在五龙祠里,李显特意抽了一支签。签文曰:“逢申戊午起风云,初夏丁丑照山城。遇酉岁月困流陵,神龙甲辰复飞腾。”李显惊讶地发现前两句对应了过去发生的事,即甲申年被贬入房州;丁丑年迁均州城。后两句虽然是预卜未来之事,虽有酉寅之困,但可喜的是“甲辰复飞腾”。于是一再朝拜真武大帝,高高兴兴下了山。他重修了均州报恩寺,敬武当之神并报父母之恩。

公元698年,武则天年近八十,欲传位武姓,但朝臣们都要求传位给皇太后的儿子,她才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杀了她的面首(情人)张昌宗等近臣。从均州接回李显即皇帝之位,史称唐中宗。

(摘自《历代名人与武当》)

猜你喜欢

武则天
武则天的惜才之仁
武则天妙解恩怨
公法
《武则天》
飞蛾扑火
武则天的度量
悠悠千载无字碑
悠悠千载无字碑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
关于武则天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