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叩刺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78例临床观察

2000-06-13李茂鹏杨瑜瑛

中国针灸 2000年2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风热风寒

李茂鹏 陈 军 杨瑜瑛 宫 岩 王 伟

(青岛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266043)

摘 要 采用梅花针叩刺颈背腰骶部为主的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78例。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治愈824例,显效4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9.2%。认为本法能够纠正植物神经调节障碍,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主题词 三叉神经痛/针灸疗法 梅花针疗法自1979年以来,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颈背腰骶部为主,配合局部取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7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878例中,男380例,女498例;年龄在25~83岁之间;病程20天~31年。左侧疼痛者344例,右侧疼痛者534例;Ⅰ支疼痛者134例,Ⅱ支疼痛者283例,Ⅲ支疼痛者221例,Ⅰ、Ⅱ支疼痛者102例,Ⅱ、Ⅲ支疼痛者138例。

2 治疗方法2.1 取穴主穴均取双侧。风热偏盛者取颈后部、骶部;风寒偏盛者取背部、腰部。配穴均取患侧。Ⅰ支疼痛者取鱼腰、下关;Ⅱ支疼痛者取四白、下关;Ⅲ支疼痛者取颊承浆、下关。

2.2 叩刺方法颈后部:起自枕骨下缘,向下至第1胸椎。以正中线为中心,于脊柱两侧由上而下梅花针叩刺2~3行。

背部:起自第1胸椎,向下至第12胸椎。以正中线为中心,于脊柱两侧3~4cm范围内,梅花针叩刺3~4行。

腰部:起自第1腰椎,向下至第5腰椎。以正中线为中心,于脊柱两侧3~4cm范围内,梅花针叩刺3~4行。

骶部:起自第5腰椎以下,至尾骨上方,以正中线为中心,在两侧3~4cm范围内,梅花针叩刺3~4行。

病人取伏卧位或伏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后,梅花针在脊柱两侧每行各叩刺3~4遍,每遍约10次。叩刺颈背腰骶部位,以局部有出血点为止;四白穴、下关穴必须有强烈的闪电感传向上唇[1];鱼腰、颊承浆穴必须有强烈的紧握感。2.3 疗程隔日叩刺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病人自感疼痛消失,临床检查拂、触、压、揉局部不引起疼痛,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疼痛减轻80%以上。无效:治疗后疼痛无好转。

3.2 治疗结果治愈:824例(93.8%);显效:47例(5.4%);无效:7例(0.8%)。

4 典型病例韩××,女,67岁。1997年11月20日就诊。5年前突发右眶下部阵发性火灼样剧痛,不能说话、吃饭、喝水;因走路的震动可引起疼痛发作,所以连走路迈步都十分小心。曾做过射频热凝治疗,拔过2颗牙齿。现每日疼痛发作6~7次,每日口服卡马西平3次,每次3片。伴有喜暖恶冷、流涎、小便清长等风寒偏盛的症状。经梅花针叩刺背部、腰部,针刺四白、下关,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1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疼痛减轻90%;3个疗程后,疼痛消失,追访1年未见复发。

5 讨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作与植物神经调节障碍有密切的关系[2]。临床上,我们观察到三叉神经痛病人除疼痛外,多有风热偏盛或风寒偏盛两类表现:如风热偏盛的面部潮红、口干舌燥、便秘、尿赤等;风寒偏盛的面色苍白、怕冷恶风、流涎、小便清长等。所以叩刺颈背腰骶部纠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偏盛偏衰,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方面。

纠正植物神经调节障碍的具体方法:若是风热偏盛者(类似交感神经兴奋),就应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叩刺颈后部、骶部;若风寒偏盛者(类似副交感神经兴奋),就应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叩刺背部、腰部。在此基础上局部取穴,Ⅰ支痛者取鱼腰,Ⅱ支痛者取四白,Ⅲ支痛者取颊承浆,无论哪支痛或两支合并痛,皆取下关。

叩刺的颈背腰骶部,基本上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所以叩刺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有治疗头痛、眼周痛的作用。

近年来在美国由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不佳,病人们多采用捏脊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一定效果,其作用机理与作用部位与梅花针叩刺颈背腰骶部是一致的。

笔者通过878例的临床实践,认为叩刺颈背腰骶部,配合针刺面部穴位,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6 参考文献1 徐笨人,葛书翰.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0例.中医杂志,1980;21(8):612 柏钟扩.刺激神经疗法.深圳:海天出版社,1989:45(收稿日期:1999-03-07,成平发稿)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风热风寒
内蒙古冬季风寒温度分布特征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龙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秋夜吟
三叉神经痛,“疼”你没商量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治三叉神经痛
热伤风,喝薄荷粥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大蒜水治风寒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