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到了上海合唱的希望

2000-06-13

音乐周报 2000年18期
关键词:王燕上海音乐学院亲和力

上海需要合唱专业指挥已经呼吁多年了,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马革顺早先曾在报刊上写文章,希望我们年轻的指挥系学生能重视合唱的问题,亦为上海数百支专业及业余合唱团的前景担忧。

今天,我看到了上海合唱的希望,这就是卫革顺的弟子,上海音乐学院指挥、钢琴双专业的本科生,如今又是合唱指挥硕士生的王燕,一位年轻的女孩。

4月7日一台名为“伏尔加之声”的前苏联歌曲专场音乐会在改建后的兰心大戏院上演,王燕的出场,让我捏了把汗,她个子不高,胖乎乎的模样能否压得住百人歌剧院合唱团的阵脚?然而,担心是多余的,她的激情、她的细腻,她的手法均秉承了马先生的传统,我和上广音乐部的徐敏霞说:“活脱脱的一个小马女生。”

王燕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喜欢音乐的父母省吃剑用给女儿买了架钢琴,恁着聪敏的灵气,她考入武汉音院附中,但是上海从小是她的梦想,通过努力,继而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

王燕直爽的性格在我采访时一展无遗。她说:“事实上我喜欢合唱还是硬逼的,哪个学指挥的人不面对宠大的交响乐队不动心呢?”

王燕说:“我这几年参加了许多业余和专业合唱团的指挥活动,收益菲浅,面对着‘姐‘叔‘阿姨,他们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亲和力是一个指挥的必不可少的素养。”在他的演出中,我仔细地对她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揣摩,她的台风,她的起拍以及将献给她的花转献给恩师和观众,都多多少少地印上了“亲和力”的痕迹,我曾在演出间隙采访了马革顺先生,他赞誉有佳,说她是块“好料”。

王燕多多少少有了些成绩,但对于一位指挥来说,要成为“家”,路途还遥远,还需要更多的磨练,王燕说:“我很有信心,在师辈的关怀下,我会尽最大努力的。”

猜你喜欢

王燕上海音乐学院亲和力
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名单
智取“私了协议”
民国时期西文乐谱文献存佚考略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跨国、跨时空的交融与借鉴
走错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