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的几重阶梯
2000-06-13桑标
桑 标
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既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也体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一些质的差异上。对于后者,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看作成长道路上的几重阶梯。
开始说“偏不,偏不”——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孩子呱呱坠地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吃的有大人来喂送,拉的有大人来操作,既不会走又不会讲,全靠从成人那里得到依赖与满足。所以,不管孩子的脾气如何,主见有多大,他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一般总能听大人的。
到了2岁,一切就乱套了。吃,他可以自己用小手满嘴巴地塞,而且非要自己动手;走,不用说已经稳稳当当,大人一不留神,他跑得比你还快;说,他开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大人的要求与命令,“我不要”、“偏不”成了常用语。
随着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得以拓展,视野也越来越广。这必然导致孩子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增强,从对父母完完全全的依恋,变为在对父母的依恋和独立之间的摇摆不定,并且逐渐向独立靠拢。加之孩子的天性是好尝试、爱表现的,他没有任何理由不表现一下自己的“自由意志”,并幸灾乐祸地等着看大人束手无策的好戏。
于是,父母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小小年纪就这样自说自话、自以为是,长大以后可得了?
有一位母亲,提起这么一件事:“我的孩子,喜欢把杯中的水、牛奶到处乱倒。大人越是严厉地阻止他,他倒得越是开心。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样的事情,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孩子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如何把握结果。故意把杯中的水到处乱洒,是因为孩子觉得洒水很好玩,而且这种好玩的动作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操作与控制。这样的机会在此前几乎是从未有过的。至于将水洒到地上、床上的后果又将是如何,孩子可不像大人那样考虑得那么多。
第二,大人的过度反应强化了孩子的洒水行为。是不小心也好,故意也好,只要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大人往往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对孩子严厉限制。在很多时候,聪明的孩子不仅自己在玩“控制结果”的游戏,而且还会千方百计将父母拉进去,以此来看看父母对自己一些行为的态度与做法。要是父母的反应方式在他看来新奇有趣,难保他们不采用同样的招术再来惹你一番。所以,面临这样的处境时,保持淡然与沉默,并让孩子一起把“残局”收拾掉,是远胜于指责的。
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第一反抗期,通过日常生活与游玩中对自立与自主能力的培养,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诸如自己学着拿调羹吃饭、拿杯子喝水、握笔画画、上下楼梯等等,莫不是锻炼孩子能力的好机会。父母既要表示出对他的信任,又要鼓励他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及时给以帮助。
孤独的交流——自我中心与自言自语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曾写信给笔者,诉说了一件令她颇为担忧的事:“我孩子今年五岁。这段时间,我常常有意无意地发现,孩子独自一人在玩玩具时,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自言自语地在说些什么。可当时他旁边并没有另外的人呀!他不会脑子里出了什么毛病吧?”
正如这位家长有所顾虑的那样,人们通常难以理解小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独特现象,如常见的自言自语。我们不是以为孩子的自言自语毫无意义,就是认为这是异常表现。而事实上呢,恰恰相反,这正是学前儿童的主要心理特征之一,谓之“儿童期自言自语”。
心理学家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发现儿童在六七岁以前,处于一种思维的自我中心状态。在这种状态的支配下,孩子在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时,通常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而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意识到他人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与观点。所以,孩子以为别人理解他正像他理解自己一样。当然,这种自我中心并非为儿童本人所刻意为之,更不能与大人的“自我中心”或“自私自利”相提并论。
由此,孩子在玩玩具或做游戏时,哪怕独自一人也好,与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也罢,自言自语其实不外乎是自我中心思维的流露。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自言自语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是自言自语有帮助孩子调节行为的作用,比如说孩子在搭积木遇到难处时便会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想办法找解决的途径。此外,孩子还将自言自语当作一种词句的刺激,游戏和娱乐,或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经验与思维。
尽管自言自语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普通现象,但它与孩子的性格特点、智能水平、性别等因素关系依然十分密切。平常性格比较孤独的孩子,一般自言自语比较少;相反,交际型的孩子自言自语较多;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会有较多的自言自语;词汇丰富的孩子,自言自语使用的频率较高。
所以说,作为家长,没有必要视孩子的自言自语为怪异,而应该从孩子的自言自语中了解孩子。你可以多为孩子创设一些角色游戏,通过让孩子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立场、观点与感受,从而使他整个心理水平得以提高。
“心理断乳”——青春期的迷茫
从儿童进入青少年的主要标志是生理上的迅速发育。生理上急剧变化,给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震荡。在不少人看来,这种震荡来势凶猛,所以这个年龄阶段是心理发展的“狂飚期”或“危险期”。其最为明显的特点,是青少年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附而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自主。因此,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心理断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独立感增强
从尚未发育的“小不丁点”,一下子窜到了与大人差不多的身高,男孩变得魁梧,女孩变得苗条,一种“我已经是大人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希望别人不再把他们看成孩子,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开始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与父母的“权威”冲突日益增多。
2.闭锁性突出
身体的变化带来了许多烦恼与秘密。“谁识少年愁滋味”这些烦恼与秘密只能深深埋藏于心底,要不就是借助于日记本倾吐心声,再不就是升华于诵读文学作品或参加体育运动。心理的闭锁导致他们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所以,事实上,在闭锁性突出的同时,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理解,包括来自长辈的与同伴的。
3.对自我过分关注
自从跨入青春期以后,注意从集中于自身以外的周围世界,转向对自己全方位的审视——包括外貌、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等,产生认识自己、塑造自己的需要。通过与同龄人的比较,青少年会对自己的容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缺陷感到焦虑与不安,甚至产生自卑;反之,则会沉浸于自我满足与陶醉之中。
4.对异性的向往
躯体发育的成熟还会导致青少年渴望了解异性、接近异性。美国性学专家赫洛克认为,青少年的异性观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最初,出于对性的不安、害羞与反感,有一段时间不长的性的反感期;其次是向往年长异性的时期;接着是对几乎所有异性的狂热期;最后是专注于一个异性的浪漫恋爱期。
现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青春期的某些心理特征未必完全就是年龄特征的产物,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价值多元化为青春期的动荡不安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处在这样的时代与社会之中,作为家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忽视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不少家长曾经表示出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孩子,常常能够摸透父母的心思,而后相机行事。
可不知怎地,父母却总弄不清孩子在想什么,也不知该怎么办。
作为父母,可能在家庭中位居“统治”地位。如此一来,父母就以为一切靠权威、靠命令就可以行得通,因而不太在意进一步了解孩子,去琢磨分析孩子的心理。而孩子呢,由于身处“被统治地位”,他得摸清“统治者”的脾气和心理才能适应,才能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如此这般,孩子成了“父母心理”的“专家”,父母却是“儿童心理”的“无知者”。
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更好地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吧!只有这样,父母才会在与孩子的“对话”中成为主动者。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心理学博士、系副主任)图/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