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的妈妈
2000-06-13刘雪辉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0年11期
刘雪辉
儿子还差两个月就两周岁了,可是,我和儿子之间的谈话却已经进行了两年半。到现在,谈话已成为我们母子间交流的最佳途径。
儿子出生后我就不断地指着屋里的东西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家里人取笑我“唠叨”,我却照说不误。不久我发现,只要我问他:“宝宝,挂钟在哪儿?”或是“布贴画在哪儿?”他的眼睛就会有意识地看向这些东西的位置,而那时儿子才三个月。此外,我还把我所有能记起的儿童歌曲手舞足蹈地唱给他听,或者配上动作绘声绘色地给他讲童话和寓言故事,每当这时候儿子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不哭也不闹,有时还会笑出声。
天气好转,我和他爸爸就尽可能带他到外面去玩,并且不停地把沿途看到的事物讲给他听,因为我知道即使是一片树叶、一个行人,对儿子来讲也是新奇的。
我的苦心没有白费,七个月儿子叫第一声“妈妈”,十五个月背出第一段歌词(《小燕子》),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的儿子不仅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且还常常“妙”语惊人。
一次他不小心掉到床和暖气片的夹缝里,奶奶忙把他拉出来问他怎么样,他边哭边说:“都人仰马翻,头破血流了!”弄得大家忍俊不禁。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们的话题也越来越宽,为此我渐渐有了一种紧迫感。因为“只有优秀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子”,我自己绝算不上优秀,但儿子的求知欲却与日俱增。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儿子,至少为了不至于有一天和儿子无话可谈,看来自己还得不断充实,活到老学到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