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西进运动”
2000-06-12晋宇
海外星云 2000年13期
晋宇
“西进运动”从1607年弗吉尼亚的英裔拓荒者第一次向蛮荒进军为起点,至1890年为止的近三个世纪中,大量的人群蜂拥西去,建立了一连串的移民区。
在整个西进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巨大的移民高潮。第一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由于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法令,并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的广大地区,移民们于是纷纷涌向西部,开拓俄亥俄、肯塔基和田纳西等地区。
第二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15年以后,一股移民向大湖平原区迁徙,逐步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整个地区,建立了美国谷物生产和畜牧业的基地。另一股则进入了濒临墨西哥湾的广大平原地区,并逐步建立起了一批以生产和销售棉花为主的大种植园。
第三次移民高潮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美国领土扩张和兼并而掀起的:在西南,于1845年兼并了得克萨斯,并在1848年的美墨战争中,夺取了墨西哥的大片领土;在西北,经过与英国长期谈判,于1846年取得俄勒冈大片土地。最后,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亚汇合,完成了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与此同时,由于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也激起了涌向西部淘金的移民浪潮。至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
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扩展到建国初期的3倍,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对美国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及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