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的乳法妈妈的爱

2000-06-07段冬梅田安欣

父母必读 2000年3期
关键词:奶嘴奶瓶断奶

段冬梅 田安欣

上一期,十几位母亲谈了她们在喂奶过程中的苦、辣、酸、甜。下面,我们继续就这些母亲们在哺乳过程中的焦虑与困惑,请儿科专家苗淑新大夫和妇产科专家杨振芸大夫逐一做出点评和指导。

我的奶不太好,孩子老哭,没喂奶时哭,喂完了还哭。后来我姐姐来看我,说这孩子肯定是饿的,我便开始给她加奶粉。

开始混合喂养的时候,怎么喂孩子都吃,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只认一个奶嘴。这个奶嘴的大小介于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大奶嘴和小奶嘴之间,是一个朋友从日本带回来的,国内市场上根本没有。为了给孩子换奶嘴,我几乎跑遍了全城的大商店,不知道多花了多少钱,什么样的奶嘴都试过,可怎么都不行。

问:1.因为不用奶瓶,不太容易知道母乳量的多少,怎样才能知道孩子是否吃够了量?

2.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只认一种奶嘴的现象?

杨:“别看孩子小,自己懂饥饱”。只要孩子吃饱了,自然也就不吃了。尽管母乳的量不能测量,但乳量充足时会有以下几种现象:

1.喂奶时可以听到孩子有节律的吞咽声;

2.母亲有下奶的感觉,喂奶前乳房丰满、胀,奶后乳房松软;

3.吃饱后孩子表现满足、安静,或安然入睡,或醒着玩耍;

4.有适当的尿量,每日至少更换6次尿布;

5.孩子的体重增加。

孩子只认一种奶嘴,这也是一种习惯形成,即对奶嘴的大小、软硬度、形状、射乳孔的大小等等形成了固定的感知觉,短时间不易改变。为避免这种现象,在准备附加人工喂养之前要多准备几个圆形的奶嘴备用。随着孩子长大,口腔的容量也有变化,奶嘴的型号需要更换,不妨将新旧奶嘴交替使用一段时间,再过渡到新的型号。

我大姐的奶特别好,孩子一直吃到10个月。人家告诉她,断奶的时候不能让孩子见着妈妈,就让亲戚把孩子抱走了。现在孩子落下个毛病,经常不自觉地嘬嘴唇。因此我觉得断奶还是应该让孩子知道,慢慢减少喂奶的次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有个自然过渡的过程。

不仅断奶如此,任何事情都应该这样。比如说我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有人对我说,你自己悄悄走,省得孩子哭。我爸爸说不行,就得告诉她妈妈坐车走了。我们邻居同样面对这种情况,妈妈选择了悄悄走,结果孩子总是到处找妈妈,最后竟憋出病来了。

问:很多人采取抱走孩子的断奶方式,但这种方式使孩子心理或行为受到一定影响是否普遍,这种方式是否可取?是否可以因孩子而异?能否针对这位母亲的经历给予具体指导?

苗:孩子断奶为何有困难呢?这除了与孩子的性格有一定关系外,主要还是与断奶的准备及方式有关。所谓断奶的准备包括辅食的添加,母乳喂养次数的逐渐减少,添加牛奶等等。只要把这些方面都准备好了,每天孩子只吃2次母奶,并不困难。有的母亲晚上与孩子睡在一起,而且平时也让孩子随意叼着奶头吃个没完,这种不良习惯对孩子断奶将是很大的障碍。

出现断奶困难时把孩子抱到亲戚家的做法,并不是个好办法。首先孩子即使不断奶突然见不到母亲也会产生恐惧感,更何况又没奶吃呢!其次,断奶时没准备好,孩子由于突然的饮食结构改变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疾病。再者,10个月的孩子也好,1岁的孩子也好,他们的智力发育已很好,突然见不到母亲,尤其是到母亲快下班的时候和晚上入睡前见不到母亲,孩子会闹很大情绪,比如烦躁、哭闹、不肯入睡或实在困极了入睡后的惊醒等等,都说明孩子有心理恐惧。这时易出现吮吸毛巾、被角,男孩出现抓小鸡鸡的不良习惯。

把孩子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偷偷离去更是不可取的,孩子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产生更大的恐惧感。有的孩子会拒食,整夜地哭闹不止,生病者绝不少见。

最好就让孩子在自己家中断奶,不产生环境变化,减少孩子的困惑。如果准备工作没做好,再准备1~2个月都没关系。断奶时父亲或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如祖母、外祖母、阿姨)应给予帮助。比如喂牛奶时,不要让母亲喂,晚上让父亲帮助洗澡、换衣服、喂水等。父亲与孩子平日要是接触得太少(当然是不应如此的),帮不上忙,就得找除母亲外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了。

还是一句老话: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再干。什么事都一样,对孩子更不能搞突然袭击,他会“报复”你的。这种“报复”就是孩子的心理不平衡,最多的是恐惧不安和对母亲的不信任。

可能我的小孩吞咽反射发育得不太好,我的奶又很冲,滋滋地往外冒,孩子一吃就呛,呛着了就哇哇大哭,扭头不吃。喂不了多少,孩子折腾累了,就睡着了。可奶还剩很多,不能憋着,我就开始挤,好不容易挤完了,一看,又到下一次喂奶的时间了。有时候为了喂这点奶,一夜一夜地睡不了觉。

我的孩子睡眠少,有时候夜里总睁着眼不睡,我看看不到喂奶时间,也不敢睡,就只有睁着眼睛陪着她。等到了喂奶的时间,哪怕孩子正在睡着,我也得把她摇醒。

这样坚持了几天,我实在是太累了,又加上孩子因为呛奶总也吃不饱,就去找医生开回奶药,慢慢地给孩子停了母乳,加了奶粉。

我孩子的饭量天生较小,那时候我妹妹帮我带孩子,她也没有什么经验,有时冲好的奶还差几十毫升没有喝完,孩子就不太愿意喝了,我妹妹就抱着孩子连唱歌带打鼓点,孩子一高兴就喝下去了。我们也觉得这方法不错,其实孩子很难受,拉的大便都特别臭,还有奶瓣。孩子满月后去复诊,体重比出生时还轻。

一段时间后她怎么都不肯吃奶了,把奶嘴放进去,她就用小舌头哆哆嗦嗦地顶出来。只靠喝一点果汁维持,这样持续了两个星期。大夫说可能是我们的喂法有问题,喂的太多了,孩子不吃就不要强迫她,只要进液体就行。

后来,这段比较困难的时期虽然过去了,但孩子的食欲一直不太好。为了让她多吃点东西,我什么办法都尝试过,比如吃东西时大人在旁边做表演,她一高兴,也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就吞下去了。

有时她白天不吃饭,我就给她空腹洗澡,让小孩洗完澡饿急了再吃。

不知是不是哺乳期没有过好的缘故,现在孩子总是吃毛巾被的角,还对我说:“妈妈,我告诉你毛巾被哪儿最好吃。”如果她做好事得到表扬,她就会说:“妈妈,我不要表扬,你就让我吃一口那儿吧。我都没吃够,我怎么对小时候吃这个没有印象呢?”

问1.对于由于奶量较大孩子呛奶的问题该怎样解决?

2.到了喂奶时间孩子正在睡觉,是否要把他弄醒?

3.很多人觉得孩子的胃是撑大的。如果孩子的饭量小,是否要强喂?

4.做表演可取吗?

5.孩子吃毛巾被角是否和哺乳有直接关系?出现这些问题后该如何解决?

苗:妈妈的奶太冲,就如同奶嘴的孔太大了一样。孩子小,来不及吞咽,出现呛奶现象,这并不是孩子的吞咽反射发育不好。恰恰相反,说明这个孩子的吞咽反射很好,否则就把奶呛进气管里去了。呛奶后孩子哇哇大哭,扭头拒食,也说明孩子发育不错,知道拒绝这种“痛苦”。为了减少奶冲呛奶的情况,有两个方法可试一试,一是母亲用食指和中指捏紧奶头上方的乳晕处,减少奶的“出量”,不呛孩子。另一个是把奶先吸出来(不是挤出来)放在奶瓶中再喂给孩子。不一定把奶吸空,只要吸出一部分,奶水就不会太冲了,可以先吃乳房中的奶,再吃奶瓶里的奶(略加热)。如能用前面的方法取得成功是最好的。

夜间孩子睡着了不必摇醒了喂奶,就是白天也同样如此。母乳喂养虽然也应最终形成3~4小时喂一次的规律,但也不是一分钟都不能差,必须要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孩子饿了,可以提前一会儿吃,而孩子睡得香香的则可以错后一会儿吃,这根本没有关系。而这位母亲因为喂奶方法没掌握好而回了奶,实在是太可惜了。

孩子的饭量也与成人一样,有多有少。人工喂养者往往都喂的量比较大。人们看着奶粉筒上的“标准量”给孩子喂奶粉,孩子吃的量超过了“标准”,家长就特高兴;相反,孩子吃不到“标准”,或有时有一两次吃不到“标准”,就心急火燎地着急,把孩子吃剩下的这点儿奶粉热了喂,剩下,再热再喂,让孩子不得安生,甚至孩子都睡了还想偷偷喂!这顿这么喂进去了,下顿孩子还没饿又到点了,吃得就更不痛快了。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孩子把吃奶当成一种受罪的过程,因为无论他如何不想吃,成人总是往他嘴里硬塞奶瓶,最终他只要看见奶瓶,还未吃就先哭了!我说的这个镜头是绝对真实的!

用敲敲打打、唱歌、表演喂孩子的事不新鲜,甚至祖父母围着餐桌扭大秧歌的都有。还有开着卡拉OK,当孩子哈哈一笑时,喂饭者突然往孩子嘴里塞上满满一大口。这种错误的喂奶喂饭方法,一喂一个多小时者有之,喂两个小时的也有。曾有一位外祖母说过:“给我家孩子喂饭,比打仗还厉害,家里锅碗瓢盆能响的都响,还得满地追!”

要知道,无论大人孩子,甚至婴儿进餐、吃奶,都是一种条件反射。有了良好的条件反射,人们就会愉快地进餐,相反就没有任何食欲,婴儿也如此。有了良好的条件反射,从唾液、胃液到人体的消化酶都会很好地分泌,相反则分泌减少,没了食欲。说白了,心没用在吃饭上,忙着看秧歌,被噪音骚扰,哪儿还有食欲!根本没品到饭是什么滋味,只是被成人机械地“塞”了进去,好可怜的孩子啊!

凡是自幼没受过良好进食教育的孩子,长大了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进食困难,食欲不佳,挑食偏食等,总会营养失衡。进食教育是从母乳喂养时就开始了,不要小视这些“小事”。

空腹洗澡是绝对错误的,小心低血糖休克!成年人都不可以这样做。俗语说:饱不洗头,饿不洗澡。不是没有道理的。

孩子叼毛巾、被角、吮指癖等不良习惯的形成,都与孩子的心态不平衡有一定的关系。

我女儿生下来4.5千克,当时我没有奶。孩子很饿,用手碰一下她的嘴角,她就马上扭头找,而且小儿黄疸提前出现。没办法,我们先请同病房的一个熟悉的产妇帮着喂了一次,以后就一直是混合喂养,吃我的奶就像改善生活。她8个月时我出差,本来不想给她断奶,但回来后孩子自动就不吃了。

现在孩子已经2岁7个月了,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不知怎么办,就是她每次都必须叼着奶瓶睡觉,不叼就睡不着,怎么哄都不行。

问:1.对于生完孩子确实没有奶,孩子又是巨大儿的情况,这种方法是否不失为一种应急措施?

2.孩子出现叼奶嘴睡觉的习惯该怎么办?

苗:巨大儿也是高危儿之一。母亲因分娩劳累等原因完全无母奶或不足的情况并不少见。就是正常产的足月儿也并不能保证每位母亲都有充足的母乳,且下奶时间也有早有晚。借母乳喂养也没什么不可以,但必须了解对方的健康情况。其实,问题并不复杂,在没有母奶时,可以用温开水,5%葡萄糖水先在生后6~8小时喂20~30毫升,以后仍无母乳即可给牛奶或奶粉喂养,等待母乳下来后再喂母乳,或混合喂养。凡混合喂养的孩子断奶都比较容易。

孩子叼着奶瓶睡觉,并不是孩子的过错,是母亲的过错。谁叫你第一次让他叼着奶头睡着了呢?谁叫你在他叼着奶瓶睡时不把奶头拿出来呢?这与叼毛巾一样,需要慢慢纠正。

虽然我的奶很冲,一碰就往外喷,喷得孩子满头满脸都是,但不知为什么一天中吃几顿后就会没奶了,就得加一点奶粉。

我的饭量不是很大,为了孩子,我不停地吃。我觉得自己的身体也比较有母性,只要吃一点好东西就会全变成奶。孩子小时候只要一生病,我都吃相应的药,比如孩子上火,我就加倍地吃清火的药,我相信我的奶里面肯定有这些药的成分,孩子的情况肯定能改善。

到我上班的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吃辅食了,但我想,反正多喂一点没坏处,就早晚喂自己的奶,一直坚持到孩子1岁1个多月。当时正是夏天,我得了乳腺炎,每天发烧38℃以上,肉、奶、蛋等都不敢吃,水也尽量不喝,吃了很多种药,才不得不把奶断了。

喂不喂母乳差别很大。我的孩子在1岁以内每次检查时医生都说发育超常。但1岁以后断了母乳,身体就不如以前好了。

问:1.为什么奶很多,却出现这种现象?

2.孩子生病,乳母吃药的方法是否可取?如治上火的药对孩子有无副作用?

3.像这种喂奶一段时间后得乳腺炎是什么原因?

4.断奶后怎样保证孩子身体素质不下降。

苗:这位母亲和前面讲的那位母亲一样,奶很冲,一碰就流,百姓形象地叫“漏奶”。可以用瓶接住这些“漏奶”。漏奶并不是奶真的非常多,而是在某些时候多些,比如休息后的早晨、上午,而劳累后的下午或喝汤汤水水少时奶就少了。这种“漏奶”现象也与母亲精神紧张有关,比如母亲外出时一想到孩子奶就流出来了。

孩子有病就应该给孩子吃药,不能靠母亲吃药孩子吃奶的办法,让孩子从母乳中获得药效。这很危险,一是药物过量,造成反应;二是药量不足,治不了病。去火药往往引起腹泻,对孩子也很不利,不要提倡这种方法。

母亲上班后早晚喂奶,中午应吸一次奶,否则会因淤乳而导致乳腺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1岁孩子断奶,断奶后仍有2次牛奶,只要断奶饮食加得合适,孩子营养就会跟得上。凡出现体质下降者都属喂养不当。如果1岁内孩子各种指标都真的超常,那么1岁以后生长速度降下来也属正常。

断奶后,孩子可以靠牛奶或奶粉及其他食物保证营养供给。但并不是先断了母乳,从6个月、10个月或1岁多才开始改用奶粉及其他辅食的。这个准备工作应该从新生儿期就开始。比如15天加果水,28天加菜水,加维生素C;15天加鱼肝油(或维生素D),28天加钙剂……这都是为了断奶做准备,也都是为孩子将来的营养做准备,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也许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也许是因为大多数人一生中只能有一次做母亲的机会,和过去相比,现代的母亲更注重科学喂养,很多母亲甚至在小生命还处在孕育阶段就开始从书本上获取相应的知识,这种精神是极其可贵的,这些具有普遍性的科学喂养知识对母亲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它为母亲们提供了许多可遵循的育儿规律。但同时,和过去的母亲相比,如今的母亲又仿佛少了一份顺其自然的心态。这种心态的缺乏常常使她们过分地依赖书本上的东西,也过分地依赖某种科学的标准,用仅适用于某些情况的片段性知识去指导自己所有的行动,这就使她们在这个成为母亲后的第一段历程中显得有些机械和死板教条。当这些“招数”失灵时,她们便感到十分焦虑和无助,于是产生了数不尽的失误、遗憾和笑话。毕竟,每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鲜活的,也是与众不同的,他们各有各的特点,这就需要母亲们在科学指导下细心地去摸索适用于自己宝宝的方法。

座谈会已经结束一段日子了,可这个话题却时常在编辑部里提起,母亲们那份和着泪水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尤其是一位母亲的话——当孩子吸吮的那一刻,我心里总有一种感觉,就算是为孩子而枯竭我也在所不惜……

希望我们的这组文章能使更多的刚步入母亲行列的妈妈们,少一点泪水,多一点欢笑;也真心地祝愿我们的小宝宝们都能够吸吮到更多的母爱。

*美国儿科学会(AAP)去年正式发布了一项提倡母乳喂养的声明:把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延长母乳喂养期作为“2000年健康人(HEALTHYPEOPLE2000)”计划的目标之一。具体要求将母乳喂养率提高至75%,将母乳喂养期延长至婴儿生后5~6个月的比例提高到50%;建议母亲们坚持母乳喂养1年,至少维持到4个月。■

猜你喜欢

奶嘴奶瓶断奶
智能的婴儿奶瓶
我和“奶嘴”的断舍离
Hunter—Gatherers
奶嘴如何清洁消毒
恒温的不倒翁奶瓶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小赛和奶嘴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断奶并不是“咔嚓”一下就断了
奶瓶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