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服药,缘何还会遭殃
2000-06-07王慧君编译
王慧君 编译
一位年轻护士服用伤风止咳露后晕倒在手术台上,原来是药水中的异丙嗪(非那根)让她昏睡过去,幸好没出什么意外。一位中年男子在牙科门诊注射麻醉药后突感天旋地转,经处理后才好转,原来是麻醉药中的肾上腺素使他心跳加速,险些导致晕厥。一位胃炎患者服得乐冲剂一个月后全身皮肤出现瘀斑,血小板减少,原来是药物中的铋在血中的含量大大高于正常值,只得立即停药救治。一位心脏病患者第一次服用普奈洛尔(心得安),却突发心力衰竭而死亡……
这些药物反应是因为医生用药剂量过大了吗?不是。是患者自行服药过多了吗?也不是。原因只有一个:个体差异。据美国《研究生医学》杂志报道,许多用来治疗高血压病、过敏性疾病、失眠、抑郁症、高脂血症等病的药物,其标准剂量对不少人来说可能偏大。许多药物的较小剂量与标准剂量相比,治疗效果上没有差异(有时候小剂量反而获得了更好的效果),但用药副作用却可因此大大减少。这一重大发现告诉我们,几十年来,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毫无必要地让过多的药物穿肠而过,由此承受了许多不必要的副作用。沿用成习的“一种剂量,万人遵循”的用药方式,可能到了必须纠错的时候了。
标准剂量不标准,人们肯定会感到纳闷,其实不难理解。其一,因为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先行试用,但受试对象往往是有限的,与实际使用时的人群覆盖面无法相比,所以它提供的结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二,为了以最快速度取得预期疗效,剂量的设置必须充足,这种“充足”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合适的,但对于部分人来说,往往偏大了。所以,当有更多的人使用时,个体差异就出现了,这些情况不可能在用药说明书上如数表达出来。
美国1998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住院病人的药物反应是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医生和患者都无可指责,因为用药剂量都符合标准。然而,如同人的外貌一样,不同患者肝脏代谢药物酶的功能千差万别,所以药物从血浆中消除的速度差异也很大。虽然我们可以根据体重、年龄、性别决定用药剂量,但即使这些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用的是同一种药物、同一种剂量,他们对药物的敏感性仍可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这就是医生难以掌握、患者易于对某些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例如高血压病、头痛、抑郁症等慢性病患者,常常因为服药后副作用造成的痛苦要甚于本身疾病而最终放弃治疗。然而,如果医患双方都注重个体治疗,从1/2、1/4甚至更小的剂量开始,最终摸索出适合个体的用量,这些患者是能够接受这些生命攸关的治疗的。
综上所述,由于个体差异,有的人对药物特别敏感,即便是服用标准剂量的药物,也会发生不良药物反应。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对药物是否敏感呢?下述问题有助于作出自测:服用任何药物都是“药到病除”吗?是否易醉酒?服用某些药物(抗过敏、抗晕动病、安眠药等)后是否会出现疲乏、嗜睡等症状?服食咖啡、茶、巧克力或抗过敏等药会否精力充沛,抑或导致焦虑失眠?用肾上腺素后会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牙科治疗时,按常规在局部麻醉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如心慌、头晕、面色苍白等?服药后会否出现记忆减退、视力模糊、头痛、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头晕、心慌、皮疹、水肿、耳鸣等药物不良反应?
如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即使部分是肯定的,说明你对药物敏感。由于对某一种药物的敏感往往提示对其他药物也敏感,所以用药要小心,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但需要提醒的是,抗菌与抗病毒类药物用量一定要充足,不能随意减少剂量以免诱发耐药,延误治疗。
所幸的是,近十年来,这一问题已受到关注,某些药物也开始列出系列剂量,以便于医生“量体裁衣”,为患者选择最低的有效剂量。不过,关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