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 科学补钙
2000-06-07李长龄
李长龄
中央电视台曾进行过一次消费调查,结果发现:尽管目前钙剂的宣传铺天盖地,但仍有很多消费者不知如何科学补钙,他们面对琳琅满目的钙剂,往往不知所措。更有一些人补钙不能持之以恒,缺钙的症状一消失就停下来,结果是无功而返,从头开始。总而言之,消费者对于补钙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根据产品的名称来选择钙剂
仅仅根据商品名来选择钙剂是不科学的。钙剂通常有两个名称:一个是商品名,也就是消费者通过广告了解的名称;另一个就是钙源名称,即与医学和营养学有关的化学名称,消费者对此知之甚少。
钙源不同,钙剂的品质便会大相径庭。一般从原料来源划分,钙剂可以分为三类:
1.采用动物骨骼、海洋生物的脊柱、贝壳等原料,经过煅烧加工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氧化钙和羟基磷灰石等。这些钙原料碱性较强,对胃肠刺激较大。如果这些生物受到环境污染,体内可蓄积大量重金属,若加工不当,可能会影响人体。
2.无机盐,如氯化钙、氧化钙等,由于其副作用较大,现已很少作为钙源。
3.有机盐,如葡萄糖酸钙、醋酸钙等。这些钙源的吸收率较低,且葡萄糖酸钙中还含有一定糖分,不利于中老年人及特殊人群服用。
L-苏糖酸钙,属于有机盐。它以维生素C为原料,采用L-苏糖酸根作为钙的吸收和利用载体,无需消耗大量胃酸,无需维生素D强化,增加了钙的吸收和利用。
误区之二:钙含量越高吸收越多
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不与钙含量成正比,也就是说,钙含量高,人体不一定吸收就多。事实上,钙剂中添加的成分及钙源的不同,极大程度影响了钙的吸收和利用。
维生素D能够增加钙在肠道的吸收。因此,一些对维生素D及钙需要量大的人群来说,适量的维生素D可增加钙的吸收。不同钙源吸收机制的实验表明,L-苏糖酸钙在不同条件下,仍有一定的吸收率。这与L-苏糖酸根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由此可以看出,人体对钙吸收和利用的最终决定因素,并非在于钙含量的高低。因此,钙含量越高吸收越多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误区之三:补钙一定要补维生素D
很多人知道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因而往往以为缺钙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引起的。其实,维生素D在体内可以自行合成。一般情况下,人体不会缺少维生素D。尽管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但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导致钙的异常沉积,造成高血钙症。即便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误区之四:身体结实就不用补钙
有些人认为,身体结实还需要补什么钙?然而,如果告诉你缺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终身的,你又会作何感想。年轻人的身体调节性能较好,几乎不感到钙的流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缺钙的危害就显现出来了。如果这时才想起补钙,为时已晚!
人体骨骼的骨峰值在35岁前达到最高,骨峰值越高,才能为将来储备更多的钙。达到高骨峰值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间断补钙,并通过运动使钙沉积于骨骼中。身体强壮只是掩饰了钙的不足,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出现明显症状。
误区之五:日常膳食中的钙已足够
国人的膳食多以谷物为主,少食含钙丰富的乳品,这种膳食结构的最大缺点就是钙摄入不足。况且谷物中的草酸、植酸会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因而对于国人来说,除了改善膳食结构外,更重要的是选择一种好的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