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老人不宜生育
2000-06-06曾庆佩
曾庆佩
大多数再婚老人有儿有女,不会考虑生育问题。但也有少数老人或因过去未曾生育,或一方未曾结婚,或生育后子女夭折,或原有子女不孝、不成才,总想趁一方或双方尚有生育能力再生一个" 幺 ",这样就给社会和家庭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老年人再婚后该不该再生育?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老年夫妇是否还具有生育能力?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老年夫妇是否具有生育能力,主要取决于女方。因为老年男性的生精功能和性生活能力可以一直延续到70岁之后。而妇女一般在绝经期后,就丧失了排卵和妊娠能力。但绝经的早与迟,由于每个妇女的营养、健康及遗传不同,可有较大差异。少数妇女经期能推迟很久,排卵功能也能延续很长时间。故民间素有"九十九,还生猴" 之说。我国明代的《王芝堂谈荟》一书记载:"刘氏62岁,生一女;潘氏72岁,生二子。"现代生殖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老妇生子更是屡见不鲜。1994年3月,一位年满66岁的妇女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一所医院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意大利62岁的妇女罗莎娜·德拉科特与65岁的丈夫通过人工授精,生下一试管男婴;英国一位59岁的妇女采用人工授精,产下了一对双胞胎……古今中外的一些事实证明,少数老年夫妇确实还具有生育能力,故老年得子,并非不可能。真可谓"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也著花"。有些再婚后的"老夫老妻",生育能力也不成问题。
那么老年夫妇是否适宜生育?可以肯定地说,老年人生育于国、于家、于己、于后代,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妇女年龄过大,骨盆韧带松弛弹性减弱,骨盆肌肉张力下降,所有这一切都会使难产的机会增多,极易造成胎儿损伤或母婴死亡。此外,40岁以上的妇女,葡萄胎的发生率比年轻妇女高4~7倍,而且年龄越大,葡萄胎恶变为绒毛膜上皮癌的危险性也越大。50岁以上妇女如果怀孕,每3~5个人中就有1个葡萄胎,而每4个葡萄胎中就有1个是恶性的。一旦发生"绒癌",治疗又不及时、不彻底,几乎全部患者在半年内死亡。
第二,夫妇年龄过大,精、卵生殖细胞都会老化,染色体常有异常改变,致使受孕后胎儿发育不全,形成生理缺陷与畸形。据国外学者报告,胎儿畸形率随夫妇年龄增长而成倍增多。如45岁以上妇女所生的先天畸型儿的发生率为1/40,是25~30岁妇女所生先天畸形儿的38倍。先天性畸形儿不仅抵抗力差,难以喂养,还常罹患呼吸道感染,体力、智力都低下,有的成人后不能自理生活,将终生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包袱"。
最后,老年人大多靠退休生活费或子女供养,以维持晚年生活。无论从体力上还是经济上,都很难把幼儿抚养成人。自己一旦撒手人寰,其所生的幼子稚女尚未成人,不能自食其力,即使父母留下金山银山,也有花光用尽之时。这样,必将给社会和家庭留下更多的难题,对尚小的子女成长也不利。
所以,再婚老人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再生育。如果已萌生了这种想法或打算,应该赶紧刹车。尚有月经来潮的更年期妇女,可以采用避孕药膏,它不仅能有效地阻止受孕,还能增加阴道润滑性,消除性交时的干涩刺痛感,使性生活更增情趣和快乐。(图/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