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亡陷阱”到“生命之泉”:难忘的人类输血史
2000-06-06徐文
徐 文
鲜红的血液是“生命之泉”,在全身一刻不停地循环流动,维持新陈代谢,调节生命活动。当由于受伤或生病,人体血容量减少到一定数量时,生理活动便受到干扰,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及时而适当的输血,可使生命之树柘木逢春,生机勃发。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为了输血,前人曾经在黑暗中长期摸索,做出了巨大牺牲。
15世纪初,罗马教皇英诺圣特病危,群医束手无策。当时,意大利米兰有个名叫卡鲁达斯的医生提出,直接给教皇输入人血,可以救治。他残酷地割开3个男童的动脉血管,让血液流入铜质器皿,再加入名贵草药,用手工制造的粗大注射针头,将血液输入教皇血管中。三个孩子放血后抽搐着死去,教皇输血后也立即感到胸闷窒息,很快死亡。这次输血,断送了4条人命。
1665年,英国科学家查理·罗尔将一条狗的血管接到另一只奄奄一息的狗的血管上,进行输血,使后者死而复生。但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7世纪,法国医生采用羊血输入人体来治病,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羊血最为圣洁。从17世纪保存下来的油画上,可以看到用羊血给人输血的情景:一头健壮的公羊被缚在凳子上,颈部的毛被剃光,割破的颈动脉内插有一根管道,另一头较细,连接于病人腕部血管,羊血经管道直接流向病人体内。但病人输入羊血后,血液凝结,病人窒息,往往和羊一起死亡。由于如此危险,故当时输血前,病人都要立下自愿书,表示一旦死去,与医生无关。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输血而死亡,引起社会震惊,巴黎宗教法庭不得不出面干预,发布命令,禁止输血。
大约100年后,1875年,朗特亚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血清、血细胞和血小板,而血细胞又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之分。不同动物的血液混在一起,可促使红细胞凝结,从而揭开了羊血杀人的秘密。
1900年,生理学家肖特克和郎特斯脱发现了血型。根据红细胞所含“抗原”的不同,将人的血型分成三型,即A型、B型、O型。人对人输血,血型一定要适应,否则,红细胞就会凝结,致人死命。这一发现恢复了人类之间的输血。
1908年,外科医生亚历克西斯·卡勒尔将一位父亲的动脉和他女儿正在出血的血管相通,让父亲的血和女儿的血混合在一起,从而挽救了女孩的生命。这件事的成功,引起社会注目,成为当时的特大新闻。
1910年,科学家强斯基和莫斯又发现了AB血型。后来又发现MN、P、RH等十余种血型,隐藏在血液中更多的秘密被陆续揭开。
20世纪初,产科医生詹姆斯·布兰德尔使用人的血液来补充妇女分娩时的失血,确立了输血在医学界的地位,开始了实用、安全输血的新时代。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断改进,输血技术日臻完善,新方法不断涌现,人类进入输血的自由王国。
为了减少发热、过敏等输血并发症,现在提出,配血除了红细胞“型号”相同外,白细胞“型号”也要尽量相似。更有人提出去除供血红细胞血型抗原,使其失去ABO血型特点,便可以随时输给任何病人,以利抢救,预防溶血反应。之后,成分输血被大力推广,用先进技术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病人缺少什么就补充什么。比如外科手术失血过多,输入浓缩红细胞,以改善运送氧的功能。缺少血小板的病人,就光给他们输血小板。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日趋紧张的血源,并减少不良反应。国外和国内有些地方,已经建立“血液银行”,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先抽取一些病人的血贮存起来,手术时再输回;也可将手术时没有污染的血液收集起来,经过过滤等措施,回输给病人。
1978年2月,人造血液在日本制造成功,并于1979年4月在临床手术中实际应用。我国也于1979年研制成功,于1981年开始应用。人造血制剂主要有两种,即全氟荼烷与全氟三丙胺的混合乳剂和全氟三丁胺乳剂,目前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最近,1997年培育出轰动世界的多利羊的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正在研究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制造人血。用培育多利羊的技术饲养的牛和羊长大后,其奶中将含有人类血浆的主要成分。
可以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输血技术将不断进步,过去的幻想将逐渐成为现实,为人类的健康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