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百科》

2000-06-05

东西南北 2000年7期
关键词:刘半农红裙裤腿

“她”字的由来

汉语词汇中“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是现代诗人刘半农首创的。古代汉语中是没有“她”字的。古代的诗词歌赋小说中,第三人称代词男女不分,一律写成“他”。到“五四”时期,曾留学法国专攻语言学的刘半农认为,白话文的兴起,加之翻译介绍外国文学骤增,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繁,仅一个不分性别的“他”字是不够的。于是,刘半农1917年在翻译英国戏剧《琴魂》时,试用自己创造的新字“她”。随后,为了表示第三人称中性,又使用“它”字。

谁知这在当时文化界引起反响,有人支持,有人抨击。为此,1920年6月,刘半农发表《“她”字问题》一文。为推广使用“她”字,刘半农1920年写了脍炙人口的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后由赵元任谱曲,成为现代著名歌曲。(葛山)

(张俊湖摘自《少年百科知识报》)

水兵裤为何侧面开口

水兵裤侧面开口的由来,有一段惊心动魂的故事。

那是1713年的一天早晨,英国海军的“海狼”号军舰紧急出动驶往爱丁堡港,然而航行不到半小时就跟敌人一支舰队相遇。敌舰队分成两列钳形纵队,用猛烈的炮火夹击英国“海狼”号。势单力薄的“海狼”号很快就带着浓烟沉没了。全舰38名官兵仅有一人生还。这名生还的水兵叫约翰·卡尔。他穿的一条裤子使他幸免于难。原来,卡尔出航前跟女友住在一起。接到紧急出航的命令后,他迷迷糊糊起了床,黑灯瞎火中把高他一头的女友的裤子穿走了。当军舰下沉时他迅速跳到海里。奇怪的是,当他头朝下钻进海里时,他身上的裤子呼的一声自动脱掉了,并在裤管里充满了空气。卡尔来不及多想,伸手一把抓紧鼓成气泡的裤子在海上漂流。当裤泡逐渐收缩浮力变小时,他又及时向里吹进空气增大浮力,直到被人发现救起。

事后,英国海军部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结果发现是卡尔女友的裤子救了他一命:其他遇难的官兵,关键是裤腿小且为前开衩,入水后裤子紧紧地贴在了腿上,不仅脱不下来,而且越来越重,一个个都先后沉下海去。海军部由此觉得女裤侧开衩,不仅头向下入水时极易自动脱离,脱下裤子扎紧裤腿充以空气即是应急“救生衣”,而且脚向下入水时肥大的裤腿又容易充气,平时裤腿宽肥也便于冲洗甲板时将裤腿卷到膝盖上或者罩住靴子可防止水花溅入,遇到紧急下海救生时脱退也迅速得多,便将水兵裤改为女裤式样。以后经过多年发展,多次更改,水兵裤就成了今天的样子。(袁振)

(张淼摘自《军事博览报》)

裙子史话

裙子在我国历史悠久。相传4000多年前黄帝即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裳”即裙子。裙子在古代男女通用,并非女性的专利。

南北朝时期纨绔子弟以穿裙和木鞋为时髦,只会修饰打扮,不知读书上进,无可造就。可见公元五六世纪,裙子在我国男子中颇为风行。

裙,还是宫廷中那些须眉大臣上朝见驾的必备服饰。上朝必须着裙,称为“朝裙”。一直到清朝,仍保留着朝裙的服饰,不过那裙子是穿在上衣外罩之内。

据作家包天笑先生所著《衣食住行百年变迁·女裙的制度》文载:古时女子家居穿的裙子是 黑色的,遇到有所庆贺的日子,则穿红裙。红裙是大礼服,要夫妇双全才可以穿,若是一个孀妇,永远不许穿红裙。如遇应穿红裙的时候,青年少妇也可以改穿别种颜色裙,浅碧澹青,各随所好,但总觉得不快于心。老年人儿孙绕膝了,改穿黄色的裙,而且直到死,再不能穿红裙。还有夫妇之间,惟正室可以穿红裙,小妾不许穿红裙,即使她的儿子已是科甲发达做了大官,也不许穿。为了一条红裙,嫡庶之争常常闹出纠纷来。

古代的裙子,色泽及款式已很多,但最著名的莫过于百褶裙。据《西京杂记·赵飞燕外传》载,赵飞燕十分讲究裙子。一天,她身着云英紫裙与汉成帝同游太液池,鼓乐声中赵飞燕翩翩起舞,突然刮来一阵大风,将她像燕子一样吹起,幸亏宫女们拉住裙子才救下她。裙子被拉出了许多皱褶,结果比原来的平挺裙子更好看。此后,打褶的裙子便在宫中流行,上至皇妃宫女,下至平民女子都着百褶裙,于是,“裙钗”便成了妇女的代称。

裙子发展至今天,色泽及款式更加丰富多采了。汉族妇女流行喇叭裙,旗袍裙、西装裙、连衣裙等等;少数民族中如有傣族的筒裙 、壮族、苗族的百褶裙,朝鲜族的长裙,维吾尔族的艾蒂丝长裙等等。它们不但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也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陈继培)

(马耀良摘自《家庭与生活报》)

猜你喜欢

刘半农红裙裤腿
绳索
刘半农登广告“找骂”
又见木棉花开
刘半农的“喜诙谐”
龙潭湖
声东击西的猫
刘半农和他的“她”
村夜广场
刘半农“找骂”